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研究

2014-02-12赵玉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大学

赵玉峰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大学英语信息化改革与课堂生态失衡

大学英语曾被称为公共英语,主要就是指这门课程是为大学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大学英语改革始终伴随着整个教育发展历程,其中改革力度较大的一次当属2004年教育部推动的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推行的一次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之中。英语教学要想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必须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技术。教学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实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关于教学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最早源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幻灯片技术刚刚诞生不久,这项技术迅速被教育界人士发现并应用在教学中。其中外语教学也受到影响,自此人们不断地将各种先进的声光技术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发展至今,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又一次走进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改革给传统的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给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

大学英语的信息化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动因,一是外在原因,二是内在原因。所谓外在原因,主要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使得英语教学不得不对这种时代变化做出回应。如果不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改革,就会造成教育的相对落后。所谓内在原因,主要就是英语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要始终以外在环境中出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丰富自己。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借助一些实效性和的手段开展工作。当前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而这些改变和技术上的提升产生了对英语人才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而且还体现在质量方面。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英语学习之后,不仅要能够辨识单词和语法,最为重要的是能够用这种语言独立地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这种要求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以语言教学为根本宗旨的大学英语受到严重冲击。以往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虽然能够对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却存在听不懂和张不开嘴的现象。这要求大学英语必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突破口开展更加有效的改革。

二、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考察

1.结构上的失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结构上的失衡具体体现在教材与信息技术、教室布局与信息技术的失衡上。我国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以来,虽然各种信息技术已经强势介入英语教学,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并未从根本上满足这种需求。教材内容中还没有与此相对应的内部机制调整。教材结构仍然以英语文章阅读、生词注释、课后习题等组成部分为主,其中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成分。因此,这种结构上的失衡使得多媒体教学始终处于英语教学的边缘化地带。另外,教室布局结构没有按照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作出相应变革。有的高校在建设新校舍的时候虽然留出了放置和安装电脑以及投影装置,但是这些设备仅限于个别多媒体教室,没有全面铺开,并且网线铺设还很不到位。这为教学中更加高效和便捷地使用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不便。

2.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失衡。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发。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展得较为普遍,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得并不顺利。首先是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仅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照搬到课件中,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教学内容与在以往黑板上看到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变革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信息化与教育的结合应当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应当带有巧妙的对称性和默契组合。这需要教师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整合在一起,那些适合用图像表现的内容就应当用图像展现,适合用视频展现的内容就应当用视频展现,而适合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则就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选取合理的图片与文字一起搭配。

3.教学评估与信息技术的失衡。教学评估环节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整器,教师和学生应当能够通过评估环节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调整和完善。教学评估环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是大学英语信息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教学评估环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一环节在生态结构上失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出勤和成绩。这些信息的获取和记录是完成教学评估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手工记录和重复操作。不但会出现各种失误,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信息化技术完成这些评估带有更加科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些内容中,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成绩进行综合记录,并将这些数据导入最后的评估环节。

4.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失衡。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它依托于教学规律和特点开展工作。教学管理属于传统生态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生态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外部信息技术在引入教学管理环节之后不能很好地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层面。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的同时还应当加大教学技术的层次性安排。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在教学管理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和现实。而且,我们还应当更加彻底地完成这些教学工作的内容。

三、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平衡维护措施

1.调整和优化课堂生态结构。课堂生态结构失衡使得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进而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充分应用到教学环节的各项工作当中。为此,平衡课堂生态结构应当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对称性优化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改革和创新,创新的着力点就是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而且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另外,教室布局不合理也是课堂生态失衡的表现之一。为此,我们应当通过加大投入使得信息技术应用所需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为课堂生态平衡的维护创造坚实的硬件环境。

2.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更加高效地整合在一起。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失衡是造成课堂失衡的一个重要推手。维持这一领域的生态平衡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的评估和再认识。对于教材中适合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表现的内容应当制作相应的课件,并更加深入地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便利性。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主题建设专业网站,或者充分利用校内网资源,制作精品课程和课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相应的网站或者论坛。而在教材中,则应当根据这些内容在最后附上网络教学课件的地址。这样,学生就能自由地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自己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生态平衡。

3.平衡教学评估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生态关系。教学评估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和评估手段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改革和变化。为此,首先我们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对其进行高效的改革。在这样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评估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高效的信息技术改革。当前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出勤和考试成绩。我们知道,仅仅对这两项数据的考察是不能完全得出学生的综合状况的。我们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评估,还要不断地提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当以更加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更加有效的变革与革新。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评估中发挥更加直观和有效的作用。

4.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管理手段。教学管理是利用外部力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性施加影响,以此作为提升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管理的手段首先要认清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我们所说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安排、学生作息时间等等诸多内容。这些方式的信息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中将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便具备了更加自主的选择权。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特点和学习阶段的不同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内容。教师或者学校则要对学生的这些选择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学生的学习重点和方向,以此作为优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这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信息化改革以来,信息技术的强势介入对传统的课堂生态系统形成了挑战,导致了各种生态失衡现象。例如结构失衡、信息失衡、模式失衡等等。为此,我们应当以完善结构为首要出发点,通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教学内容的信息化设计等工作不断完善和维护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

[1]杨治中.从实际出发,求实际成效——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5).

[2]谷峰.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及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王守仁.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J].外语界,2012(4).

[4]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1(12).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大学求学的遗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