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艺术介入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个案分析

2014-02-12金鑫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室友心理咨询疗法

金鑫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121001)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的迅速崛起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习的压力、社会竞争的压力、恋爱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往往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据不完全统计,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显示,一所高职院校平均有20%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心理问题。每所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存在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退学、休学、自杀、危害他人与社会等现象,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在绘画艺术教育中引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通过绘画艺术疗法的不同形式使之介入于心理咨询工作当中,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高职教育“高素质专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个案分析发现的普遍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许多学者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目前高职学生最容易存在的精神类疾病为:强迫症、多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类疾病。除此之外,高职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最多的问题还包括如何减轻心理压力、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使精力集中、自我认识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家庭问题、情感问题及如何与人相处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个案分析,发现普遍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大一新生普遍存在对大学新生活不适应等问题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进入所谓的“断奶期”。面对大学生活,与先前的初、高中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不适应等问题随之出现。加之到高职院校求学并不是许多学生的最理想选择,使得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卑感和对学校的不满情绪,面对就业的压力和学习的负担,高职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担心自己的未来就业困难或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除此之外,人际交往问题也是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外求学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处处有人谦让、有人照顾,与同学发生矛盾不容易相互理解、包容,所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年级越低,心理健康问题越多

从各年级心理咨询学生数的统计来看,年级越低,学生的心理问题越多,年级稍高,心理咨询人数相对较少。由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各方面都需要适应和熟悉,所以他们进行的心理咨询往往较多,问题涵盖诸多方面。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活已经基本适应和熟悉,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问题往往以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处理学校事务方面较多。三年级学生由于第三年时间在校外实习,他们往往比较成熟,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能独自解决。但是在离校前,会有较少学生进行咨询,多数以就业问题和毕业相关事宜问题居多,也有因异地原因导致的男女朋友分手问题。

(三)贫困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数据分布统计可以看出,大约有50%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贫困生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本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相对较差,他们往往极易感到自卑,有些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条件差,不愿意表现自己,很难融入班级生活;还有一些贫困生害怕别人瞧不起,性格敏感,与人交往困难,甚至对于一些学校的勤工助学政策也不愿意接受。从心理咨询分析结果来看,贫困生极易出现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绘画艺术疗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绘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审美意识。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绘画的作用,说它是一种距心灵最近的活动,可见绘画艺术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绘画艺术是近些年国内逐渐兴起而应用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种疗法,心理咨询师通过对咨询者所作的绘画作品的分析,对症下药,取得了很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一)绘画艺术疗法介入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基础

绘画艺术疗法顾名思义是借助绘画的途径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它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和心理投射原理。有学者根据裂脑实验得出如下结论:人的大脑的左半球主管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大脑的右半球主管图像化的知觉,具有空间鉴别的能力。有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右半球进行过专门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右半球功能亢奋,可以得出结论是: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好坏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因此,同属于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就可以有效地治疗人患有的心理及情绪疾病。

绘画艺术疗法的另一理论基础即心理投射。分析心理学认为:投射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绘画本身就是对意识的一种表达,人们通过画笔将脑中所想和心中所念描绘出来,是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潜意识活动。所以说,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投射活动。甚至有心理学家在应用绘画艺术治疗时发现,当治疗者绘画结束后表述所画内容时,时常会连带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性格中的不足。绘画艺术疗法最易被别人接受的是治疗者的表述通常是从描述绘画作品开始的,而不是直接所指问题,往往这种方式更易被治疗者接受,易于和心理咨询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绘画艺术疗法较其他疗法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优势

概括来说,绘画艺术疗法较其他疗法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具有以下优势:

1.绘画艺术通过视觉呈现干预左右脑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是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是其他方式不能实现的。

2.患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和创伤往往不愿意向心理咨询师表述,由于道德准则限制致使心中阴暗面难以直接表现出来,绘画艺术会避免这一弊端。

3.绘画艺术作品通过各种描绘,可以让心理咨询师发现患者诸多问题,比语言表达的效果更好。

4.绘画艺术会拉近患者和咨询师的距离,使得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更加创新化和流畅化。

三、绘画艺术疗法对高职心理咨询工作个案的实施

绘画艺术疗法的实施过程是患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思索、创作、回忆、比对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使患者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绘画艺术疗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拓展出多种形式。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心理咨询教师,笔者认为,将绘画艺术疗法介入高职学校心理咨询中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点就是要根据咨询人的心理特点和问题特点,选取合适的绘画艺术疗法形式。笔者将从曾经接触过的两个案例入手,分析诠释几种绘画艺术形式的心理咨询实施过程。

(一)自由绘画

所谓自由绘画,就是咨询者可以按照所想任意作画,最大限度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冲突。

案例一:张某,男,大一学生,在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由于高考的失利导致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进而到高职院校就读。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他非常消极和悲观,内心抑郁不止,甚至觉得自己在亲戚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从入学起就对学校不满,总是独来独往,向心理咨询老师反映自己时常抑郁,不喜欢和同学交往。

笔者接触张某时,感觉他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言语表达闪烁其词,笔者认为自由绘画的方式是能较好地打开张某心灵的钥匙。于是让他自由作画,画什么都可以。张某在画纸上画了一所高楼,笔者问他是什么,他说是自己高中的主楼,并描述他在高中时紧张而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他说,那时候他是一个充满理想、乐观的人,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是家长心里的乖孩子,结果高考失利,来到现在就读的高职学校,极度失望。通过他的绘画内容,张某向笔者敞开了心扉,通过表述心中郁闷缓解了心中积压的情绪,笔者也顺利地取得了张某的信任,随后展开有计划的治疗过程。经过两个学期的沟通和治疗,张某性格开朗了,在学习方面也有了奋斗目标,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二)命题绘画

所谓的命题绘画是咨询师给予咨询者一个主题,让其绘画,从而分析并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

案例二:伊某,女,大一学生。入学后,由于与寝室室友不和找到辅导员要求调换寝室。换寝室后,仍与新室友不和,挑剔新室友哪里不好,说新室友搞小团体孤立她。辅导员老师认为该女生存在性格敏感多疑,过于追求完美等问题。

伊某是其辅导员老师介绍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的,由于笔者事先了解过一些基本情况,于是给她的绘画题目是“用一幅画来表现你现在和寝室室友的关系”。伊某在画纸上画了动物和植物,并向笔者描述说她和室友不是同类,无法沟通。笔者听完她情绪激动地表述完多件寝室矛盾事件后,向她询问了原因,并针对逐一事件让伊某换位思考并劝其主动与他人沟通,伊某经过几次诉说自己的心理困惑,在笔者的帮助下,逐渐和寝室室友缓解了关系,并和寝室室友之一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除以上两种比较典型的绘画治疗方式外,还有一些测验作画也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得比较普遍,如动态“房——树——人”测验(K-H-T-P)、家庭动态图(KF-D)、画人测验(D-A-P)、学校动态图等。这些绘画艺术治疗方式在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7(17):3393-3395.

[2]王春霞.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3).

[3]汤万杰.绘画审美治疗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

[4]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29):22.

猜你喜欢

室友心理咨询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我就吃一点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考前紧张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