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咨询学的形成与学术流派

2014-02-12张怀涛

图书情报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咨询业学派咨询

张怀涛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 郑州 450007)

·专题研究·

信息咨询学的形成与学术流派

张怀涛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郑州450007)

分析信息咨询学形成的内在客观条件和外在标志;研究信息咨询学的学科名称、学科定义、研究对象;探讨信息咨询学的学术流派,包括咨询原理学派、咨询产业学派、工程咨询学派、管理咨询学派、决策咨询学派、科技咨询学派、参考咨询学派。

信息咨询学 学科名称 学科定义 研究对象 学术流派

1 信息咨询学的形成

众所周知,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际上,信息咨询学正是信息咨询实践不断认识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信息咨询学的形成过程与信息咨询实践本身的历史进化过程相一致,即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的基本特征,信息咨询学正是信息咨询实践规律性的概括和反映;另一方面,信息咨询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总进程相一致。

当然,信息咨询学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固有特征,我们可以找出其内在的客观条件和外在标志。

1.1 内在条件

信息咨询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本上取决于其内在的、成熟的客观条件。

(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1],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推动信息咨询学产生、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的社会性决定着人类必须相互联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做任何层级的决策时经常会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信息差”、“知识差”、“智慧差”,从日常生活的请教商量,到社会活动的出谋划策,形形色色的“咨询”在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就开始出现了。随着现代社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咨询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且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广泛深化,活跃且复杂的信息咨询实践进而会寻求规律的升华和理论的指导。

(2)知识体系的确立。学科是一个系统组织起来的知识领域,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自己专门的知识体系和特殊的知识结构。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信息咨询学的知识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也是在长期的信息咨询实践之中,由不断获得、证实、总结、积累、序化的知识要素构筑的。这些知识要素包括事实、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定理、公式、学说、理论、方法等;这种构筑并非只是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筛选、综合、类比、归纳、演绎,从而使其融合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零乱到系统,进而形成一个多序列、多层次的体系。

(3)专门方法的形成。对于任何一项目标明确的行为与活动,方法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独立性是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一门成熟的学科一定会具有专门的研究方法。对某个领域专门研究方法的诉求,实质上就是对该领域研究对象特殊性的探索,信息咨询学的发展需要创造自己独特的概念与命题,需要拓宽与深化自身的学科体系,因而,也需要总结、创造有效的专门研究方法体系。已经运用的信息咨询学专门研究方法有调研法、智囊技术法、预测技术法、专家咨询系统法、文献检索法等[2]。

1.2 外在标志

信息咨询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有诸多外在的、显性的观测点。

(1)学科文献的丰富。学科文献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科本身的出现与成熟。在中国,自1958年以来,先后有题为《列宁图书馆的书目咨询工作》(赵琦、鲍振西,《图书馆学通讯》1958年第3期)、《论现代“思想库”制度》(夏禹龙等,《学术月刊》1981年第3期)、《咨询学略论》(于雄,《情报科学》1986年第1期)等论文发表,至今约有期刊论文逾万篇;先后有《文献检索与参考咨询》(彭溎源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0)、《企业管理咨询技法与实例》(江苏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1983)、《咨询学原理》(卢绍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等书籍出版,至今约有专著逾百部。这些文献反映了信息咨询学从实践到理论、从分支到综合的发展路线。

(2)研究力量的增强。不断增强的研究力量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首先,越来越多参与信息咨询学研究的学者和信息咨询人员是信息咨询学发展的有生力量,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调研可以看出,卢绍君(武汉大学)、詹德优(武汉大学)、尚珊(山西大学)、陈光发(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徐一新(复旦大学)、申静(北京大学)、马海群(黑龙江大学)、陆宝益(淮阴师范学院)、文庭孝(湘潭大学)等,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作者。其次,各个层面的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是组织、联系、集中学者和从业人员,开展信息咨询学研究的有效阵地,例如1993年2月成立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2003年4月成立的中国科技咨询协会,都通过举办研讨会、编印出版物等形式,积极进行着信息咨询行业知识资源的建设。

(3)专业课程的完善。相关的信息咨询课程走进高等学校讲坛,有利于形成以专业教师为骨干的研究队伍,编辑出版信息咨询专业教材,培养信息咨询专业后继人才。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有益于深化对信息咨询活动规律的认识,有益于扩大、强化信息咨询学在现代学科之林的影响和地位。国内许多高等学校在不同的院系开设有相关课程,例如:北京大学开设有“咨询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开设有“企业管理咨询理论与实践”、郑州大学开设有“中外信息咨询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有“企业与城市管理咨询”、南开大学开设有“信息咨询学”、南京大学开设有“信息咨询”、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开设有“信息咨询”等,这些课程有在本科生阶段开设的,也有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的。

2 信息咨询学的概念

对信息咨询学的学科名称、学科定义、学科研究对象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其内涵界定和成熟状况。

2.1 学科名称

“学科名称”往往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的集中体现。信息咨询学的学科名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咨询学”——采用这个学科名称的代表性文献如专著《咨询学基础》(焦玉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该名称直接反映了该学科所要锁定的对象——“人类信息咨询活动”,但未能将传统咨询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咨询加以区分。

“咨询科学”——采用这个学科名称的代表性文献如论文《试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咨询科学》(叶南平,《南通工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人类的信息咨询活动一直存在,但其经验一直未被系统化。因而,当社会需要总结、升华信息咨询规律时,人们便急切地想将其理论化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

“现代咨询学”—— 采用这个学科名称的代表性文献如专著《现代咨询学》(冯之浚、张念椿,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传统咨询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咨询在性质上与形式上有根本的区别,因而,该名称关注了学科研究对象的时代特征。

“信息咨询学”——采用这个学科名称的代表性文献如专著《信息咨询学》(郑建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人类任何形式的咨询活动,都是以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创新为基础的,因而,该名称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实践活动规律。

实际上,上述学科名称的出现,与研究者们在不同时期、对学科特征的关注点不同有关,这也是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磨合期”现象。

2.2 学科定义

恰切的学科定义能准确地、直接地、简洁地回答某一学科是什么。学科定义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需要以科学、严密的语言予以界定和阐述。信息咨询学到底是什么呢?人们提出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卢绍君、缪园认为:该学科是“关于咨询活动和现象的学问”。[3]

韩寿根认为:该学科是“运用专家们的知识、智力、经验、阅历,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4]

李兴辉认为:该学科是“专门研究咨询的构成与功能、咨询的特性以及咨询活动全过程的规律性的学科”。[5]

吴贺新认为:该学科是“研究咨询本质和咨询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6]

郑建明认为:该学科是“研究信息咨询理论、探索信息咨询技术(包括咨询规范、信息咨询方式、方法、信息咨询作用、地位)及其应用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7]

邹瑾认为:该学科是“研究信息咨询业的现象、规律、本质与机制的科学。”[8]

从上述不同观点可以看出,人们都在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述信息咨询学的学科概念,这为进一步探索、明晰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在综合比较上述观点后,笔者认为:信息咨询学是研究信息咨询活动本质和规律的学科。研究信息咨询活动本质是为了回答“信息咨询活动是什么”,这一关系到信息咨询学的学科存在的问题;研究信息咨询活动规律是为了回答“信息咨询活动怎么做”,这一关系到信息咨询学的学科发展的问题。

2.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研究的核心与逻辑起点,他决定着学科能否成立。关于信息咨询学的研究对象,人们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

于雄认为:该学科“以咨询活动、咨询过程、咨询环境、咨询库和咨询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咨询教育等为研究对象”。[9]

吕铁军认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围绕系统内部和外部关系,运用该系统所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综合阐明该系统产生、发展,最后达到最佳状态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10]

杨斌认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被咨询的客体。既然咨询是一种人类获取传递和反馈信息的主动活动,那么咨询学就是研究这些活动的一门科学。它是一种指导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获取、传递、应用和反馈信息的实践行为。”[11]

王金祥认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信息咨询业的理论与方法。这个定义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信息咨询学研究的客体——信息咨询业。 二是信息咨询学研究的目的——探讨信息咨询的理论和方法。”[12]

孙尚清认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咨询实践,它来源于实践,经过理论提炼后,最终目的在于走向实践,服务于实践”。[13]

余明阳认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咨询活动和咨询现象,一句话,咨询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咨询。人们通过咨询实践的长期积累和总结,逐渐形成以探讨咨询现象本质和咨询活动规律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就是咨询学。”[14]

独立的研究对象衡量着信息咨询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因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5]”上述种种关于信息咨询学研究对象的描述,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在人类丰富繁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种活动都会遭遇到特殊的问题,形成特殊的矛盾性,因而,任何学科都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体系。随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信息咨询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明晰,实际上就是为各种决策提供参谋建议或相关信息的“信息咨询活动”,而且这种活动相对于人类的其他活动而言是独立的。

3 信息咨询学的学术流派

信息咨询活动既是信息咨询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信息咨询学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范畴。由于信息咨询活动面向社会多方面的决策,因而在信息咨询学研究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多元凝练的、稳定有型的研究方向,涌现出比较专门的、深刻的研究成果,从而逐步形成一些特色越来越鲜明、风格越来越突出的学术流派[16]。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术流派完全是自然形成,而非人为划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涌现出更多的信息咨询学流派。

3.1 咨询原理学派

咨询原理学派立足于信息咨询学基础理论研究,是以信息咨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冯之浚、张念椿认为:“现代咨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许多领域。只要哪个领域投入咨询服务工作,哪个领域就能受益,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7]

咨询原理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从本质上把握信息咨询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明晰信息咨询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二是重点剖析人类信息咨询活动中的共性问题、本质规律、主要特征,研究人类信息咨询活动发展过程、基本经验。三是其研究成果可以用来指导信息咨询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可以供开展各项专门的信息咨询活动借鉴。

咨询原理学派的著作如:《咨询理论和实践》([日]竹本直一著、王超平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现代咨询学》(冯之浚、张念椿,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咨询学基础》(焦玉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信息咨询学》(王金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现代咨询理论与实践》(吴贺新、张旭,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信息咨询学》(郑建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信息咨询概论》(柯平,科学出版社,2008)。

3.2 咨询产业学派

咨询产业学派是在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咨询业逐步壮大的进程中形成的,它是以信息咨询业的发生发展特点、成长壮大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张占仓认为:“依靠现代咨询形成的产业,就是咨询产业,简称为咨询业。从实质上看,现代咨询产业就是依靠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才,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运用、综合、加工与创新形成的一门知识产业,也有人称之为‘智业’。”[18]

咨询产业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紧密关注信息咨询机构、信息咨询人员在信息咨询市场上的运作规律、竞争策略和操作方法。二是重视研究国内外相关咨询机构的经验、教训和典型案例。三是注意运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用以解决信息咨询业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咨询产业学派的著作如:《咨询业:基础和超越》([美]伊莱恩·比斯著、孙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进入广阔的咨询业》([英]苏珊·纳什著、贾光伟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中国咨询业发展研究》(杨永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咨询业:正在兴起的知识产业》(刘志光、武文生,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咨询产业发展纵览》(卞福荃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与市场》(周智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现代咨询及咨询产业》(张占仓主编,地震出版社,2002)。

3.3 工程咨询学派

工程咨询学派起源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土木建筑咨询, 它是以各类工程技术咨询活动的规律和专门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汪滨认为: 工程咨询“通过专家‘智囊团’, 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咨询评估、 审查等, 为项目决策者和业主提供咨询服务, 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19]

工程咨询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紧密结合各类工程建设的实际开展研究,偏重于技术领域,涵盖了国家、行业、地区、城镇、工业区等层面的经济发展。二是研究对象的联系范围广泛、交叉性强,如涉及到环境评估、勘察设计、建设监理、设备监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等。三是研究对象的活动规定性强,规程严谨、标准明确、行业制度完善。

工程咨询学派的著作如:《工程咨询与咨询工程师》(秦庆祥等编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国际工程咨询》(蒋兆祖、刘国冬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工程咨询业质量管理指南:中英文对照》(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制,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译,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中国工程咨询业质量管理导则》(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写,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工程咨询业探索与发展》(汪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工程咨询概论》(王晶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现代铁路工程咨询方法与实践》(朱颖、陈列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4 管理咨询学派

管理咨询学派起源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它是以企业等组织的管理咨询规律和有效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毕秀玲认为:“管理咨询是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合格人员向客户客观并且独立地提供以合同为基础的服务,帮助客户确定和分析相关问题,推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为方案的实施提供帮助,以达到改善现状、谋求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智能服务的一门系统性科学。”[20]

管理咨询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应用,紧密结合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的自身性质和特点进行研究。二是在研究范畴上不断扩大,除对管理咨询的概述性研究外,还涉及各个专门领域,如人力资源咨询、税务咨询、会计咨询、战略咨询等。三是在研究的深度上不仅限于对管理咨询一般程序和方法的叙述,而深入到管理咨询的方法论与原理、规律的研究。

管理咨询学派的著作如:《管理咨询:专业指南》(国际劳工局著、中国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管理咨询:优绩通鉴》( [英]菲利浦·萨德瑞著、段盛华译,中国标准出版社、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完美咨询:咨询顾问的圣经》([美]彼得·布洛克著、于凤霞译,中国劳动出版社,2003)、《管理咨询》(徐国君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管理咨询与企业诊断》(张文泉、沈剑飞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现代企业管理咨询》(刘建华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超越管理:揭秘麦肯锡管理咨询技巧》(李淑华,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5 决策咨询学派

决策咨询学派起源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它是以各级政府管理咨询的规律和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包括科技决策咨询、政府决策咨询、公共决策咨询等领域。王开春、朱殿武认为:“咨询业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对决策者的才智、经验和智慧是必要的补充,是各级决策者解决复杂问题,进行正确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参谋机构。”[21]

决策咨询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与决策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其研究与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等密切相关。二是注重对决策行为的过程、方法、组织以及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进行综合性研究。三是突出了决策信息咨询的软科学研究性质。

决策咨询学派的著作如:《咨询与决策》(金良浚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决策咨询》(李庆伟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商业决策》(乔迪编著,天地出版社,1998)、《发达国家决策咨询制度》(杨诚虎、李文才,时事出版社,2001)、《现代咨询与决策》(马海群等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管理、领导决策与咨询》(陈路、刘汉杰、刘翔编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决策咨询研究》(项浙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3.6 科技咨询学派

科技咨询学派源于现代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它是研究综合应用科学技术知识、经验、信息开展咨询服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齐如松、帅相志认为:“现代科技咨询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附加值的知识型产业,它是以科技为依托,以信息为基础,系统、综合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决策和运作服务,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2]

科技咨询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遵循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与投融资、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贸易、企业策划等技术经济活动的规律。二是注重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综合应用科技、经济、金融、法律等知识和经验。三是把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及各阶层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不同特点。

科技咨询学派的著作如:《全国科技咨询服务手册》(该书编写组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农村科技咨询》(江苏农学院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科技咨询的实践与理论》(该书编委会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科技咨询与科学决策》(湖南科学技术咨询中心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咨询研究》(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科技咨询师:基础知识》(熊兆铭、程红、张利庠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现代科技咨询业持续发展对策研究》(齐如松、帅相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7 参考咨询学派

参考咨询学派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它是以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参考咨询服务为研究对象的信息咨询学流派。詹德优认为:“参考咨询是咨询人员以文献信息为依据,通过编制资料或利用检索工具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揭示、检索和传递知识信息的信息服务工作。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高层次的参考咨询已转移到以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与智力的充分发挥为重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与科学方法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经验、方法与策略的服务。”[23]

参考咨询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各级各类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如图书馆、信息研究所、档案馆等)为发展平台和应用领域。二是重视研究代查代检、定题咨询、课题跟踪、学科服务、一对一服务、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形式。三是突出研究信息资源(如检索工具、参考工具、资料工具、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在参考咨询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咨询学派的著作如:《图书馆员和参考咨询》([美]杰霍德等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美] C.R.麦克卢尔等著;卢海燕、王磊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文献检索与参考咨询》(彭溎源等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0)、《参考资讯服务》(胡欧兰,台湾学生书局,1984)、《参考咨询新论》(夏侯炳,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初景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詹德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 [德]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2.

[2] 朱建亮,吴 杰. 信息咨询学略论[J].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122-125.

[3] 卢绍君,缪 园. 咨询学浅说[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7):42.

[4] 韩寿根. 学科大全[M]. 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456.

[5] 李兴辉等. 新学科文献分类手册[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58.

[6] 吴贺新,张 旭. 现代咨询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6.

[7] 郑建明. 信息咨询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9.

[8] 邹 瑾. 信息咨询[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

[9] 于 雄. 咨询学略论[J]. 情报科学,1986(1):1-13.

[10] 吕铁军. 咨询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J]. 情报学刊,1989(1):59-62.

[11] 杨 斌. 软科学大辞典[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5.

[12] 王金祥. 信息咨询学[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

[13] 孙尚清. 中国咨询研究机构大全[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0.

[14] 余明阳. 咨询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

[15] 毛泽东. 矛盾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

[16] 柯 平. 信息咨询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3-41.

[17] 冯之浚,张念椿. 现代咨询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7.

[18] 张占仓. 现代咨询及咨询产业[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1.

[19] 汪 滨. 工程咨询业探索与发展[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1.

[20] 毕秀玲. 企业管理咨询[M]. 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4-5.

[21] 王开春,朱殿武. 决策与咨询[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632.

[22] 齐如松,帅相志. 现代科技咨询业持续发展对策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

[23] 詹德优. 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

(责任编校 骆雪松)

TheFormationofInformationConsultationScienceandItsAcademicGenres

Zhang Huaitao

Library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inner objective condition and external signs of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science. Then, the discipline name, discipline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objects of this science are presented. At last, the academic genre of this science is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genre of consulting principle, the genre of consulting industry, the genre of project consulting, the genre of management consulting, the genre of decesion consulting, the genre of science consulting, and the genre of reference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science; discipline name; discipline definition; research objects; academic genre

G350 C932.4

*本文系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支持基金项目“现代信息咨询产业发展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张怀涛,男,1957年生,研究馆员,馆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18部。

猜你喜欢

咨询业学派咨询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多维度审视我国PPP咨询业发展现状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工程咨询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工程咨询业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
珍惜良机,加快工程咨询业发展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