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页岩气革命的冷思考

2014-02-11

环球时报 2014-02-11
关键词:单井页岩效益

彭元正 发生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被称为“一百年来发生在石油行业最重大的事件”。而同样高度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中国,不得不为这场革命侧目而视。一个中国要“气”的革命似乎就要到来。要“气”和争“气”的心情与态度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在这场“革命”中保持清醒。面对巨大的投资风险,冷静思考尤为重要。 首先要冷静思考页岩气的资源基础。有专家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市场非常乐观、大有作为。对此,笔者认为还是要持审慎态度,美国的页岩气储量评价建立在几十万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而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只有少量钻井,认识还不透,数据精确度比较低,其资源量的评价结果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想当然”的阶段,离完全而基本正确的“证实”还有一定距离。 其次要冷静思考效益这本账。有专家认为,只要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政策到位,页岩气开发是有效益的。但也有专家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之所以近年来才显现出强大威力,正是因为国际油价高位振荡的结果。他们认为,美国的页岩气与中国的页岩气最大的不同是其轻烃含量较高,而轻烃价格在高油价下水涨船高,在干气对冲成本的前提下,仅轻烃就可产生不菲的效益。而中国的页岩气几乎不含轻烃,属于干气,在单井投资近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其产量下降快、单井累计产量低,难以保证投资的回收,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再次是冷静思考环境的风险。关于页岩气开发的环境问题,目前国内有两种观点在较劲:一种观点认为页岩气开采的体积压裂工程中,单井就需要“万吨水、千吨砂”,必然带来环境伤害,在中国人口密度远高于美国的现实中,开发页岩气必然是得不偿失。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环保要求极为严格的美国,有关各州都相继开放了对体积压裂的限制,说明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伤害是有限的、可以容忍的,没有必要为此而忧 虑。但无论如何,环境风险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要实在面对。 第四是要冷静思考体制和技术的问题。要看到,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数千家中小型公司共同创造的,而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不充分,政策不到位,制约了不同性质投资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参与。要看到,国家已经为页岩气开发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关键还是技术问题,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效益,就不会有人来投资。而美国数千家公司之所以投资页岩气,正是因为其技术取得突破,能够获得效益。笔者认为,当以三大石油为主的中国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形成了配套技术之后,结合国家页岩气产业政策,推广技术,培养人才,也许这才是中国走向页岩气时代的最佳捷径。 现在中国能源紧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日益严峻和重要。但愈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愈要稳住心态,要“气”更需要志气和智慧,实现有秩序有质量有效益地开发。千万不能因为头脑发热而在“页岩气革命”中“被革了命”。▲(作者是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单井页岩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运用统计评价系统实现单井精准评价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