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可再生能源电力新时代

2014-02-11本刊编辑部

太阳能 2014年11期
关键词:配额电价风电

■ 本刊编辑部

今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纷至沓来,除分布式光伏发电系列政策落地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也获得进展。据悉,国家发改委主任会议已经讨论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将提交给国务院审议。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建议。在地区电力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需在各类电力总装机中保持或占有一定比例即配额,以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障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量化发展目标,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用法律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将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配额制考核范围,具体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国家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地方政府三大主体提出约束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要求;强制要求发电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发电义务,强制要求电网公司承担购电义务,强制要求电力消费者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义务。在制度设计上,允许配额指标交易流转,获取交易收入。

在具体操作上,实行奖惩制度。未达到配额指标或在年中进度明显落后的省市,将暂停或减少其新增石化发电项目。对超过配额基本指标的地区,超过部分的电力消费量不计入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限额,对达到先进指标的地区,将给予示范项目、财政、优先进行电网建设等支持。

我国现有电力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分类标杆电价制度,目前我国分类标杆上网电价从低到高为: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对于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来说,如果电网还保持目前一手买电一手卖电的盈利模式,那么上网电价较高的风光发电在电网消纳层面处于劣势。因此,在当前我国新电力体制改革呼声渐高的形势下,可再生能源对于新电改落实的期盼更迫切,因为新电改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定价的电价体系,核心是从体制上实现电力“买卖分开”,电网一旦变为只收过网费的独立商业主体,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的市场阻力将大为降低,但同时也对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配额指标是核心,也是难点。指标的确定应立足区域经济与电力平衡发展的现实布局,与国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宏观目标相协调,确保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发电产业均衡规模化发展。

我国政府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工作十分重视。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到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kW以上,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作为我国电力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解决方案,有利于我国“十三五”能源规划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大发展的新时代将会加快到来。

猜你喜欢

配额电价风电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电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办法出台 确保风光水全额消纳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