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及思考

2014-02-10邢琳李双伟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思考现状

邢琳 李双伟

【摘 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猪、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现状;思考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猪、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各地都在认真研究,积极应对,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在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促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养殖及污染基本情况

在养殖场规模方面,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目前龙口市规模化养猪户228户、肉鸡313户、蛋鸡82户、肉牛4户、奶牛7户、肉羊5户(生猪存栏200头以上、家禽存栏3000只以上、牛存栏50头以上、羊存栏200只以上)[1]。小型养殖户850余户,(生猪存栏50-199头、家禽存栏500-2990只、牛存栏10-49头、羊存栏50-199只)。散养户11000余户。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龙口市南部乡镇养殖户分布较多,其次为中部和北部乡镇。农村在承包地、口粮地以及旧房庭院搞畜禽养殖的较为普遍;养牛、养羊规模化养殖场比例较小,大多是小规模饲养;养猪、养鸡规模化养殖场较多。南部乡镇在村中旧房庭院养殖的占25%,平原乡镇及城市郊区在村中养殖占10%左右。散养户几乎全部是在自家庭院饲养。

在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建设沼气池等治污设施的养殖场比例较少,多数没有任何污染处理设施,鸡粪、猪粪长时间堆积,冲刷鸡舍、猪舍的污水直接排放在田间和沟渠河道里,造成地下水及相关流域一定程度的污染。

二、造成养殖污染和治理难问题的成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畜禽养殖布局不够合理。养殖场大多建设在城镇郊区、村边,严重影响了水体和空气环境;养殖户密集、饲养密度大,缺乏规划,导致很多养殖户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私建乱建,特别是一些鸡舍、猪舍,没有统一的养殖小区。

二是治污设施建设投入高,经济效益低,缺乏治理的原动力。建沼气池及有机肥生产线等污水、粪便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设备,一方面缺乏资金,治理设施建设能力薄弱;二是建设成本较高,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大多数养殖场只是象征性的建几个粪池、尿池,有的甚至地面也没有硬化,建设标准化的污水、粪便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设备的寥寥无几。

三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管理的存在法律法规空白。环保部门制定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只适用于规模化养殖,不适用于广大农村分散的小养殖户。小养殖户对国家畜禽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治理污染有抵触情绪。

三、治理养殖污染的建议

畜禽粪污治理难度大、牵扯面广,要彻底解决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问题,既需要政府政策扶持,更需要环保、畜牧、国土、农业等部门齐心协力才能抓好落实。

一是积极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畜禽粪污治理经济效益较低,却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对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肥或转化成能源的养殖户,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并在税收、金融、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是合理布局,科学控制养殖密度。加大养殖场的标准化、规模化改造力度,采取合作社、养殖小区等模式,逐步降低散养户比例;科学划定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现有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加强监督和管理,并逐步关停、搬迁或改造;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适当降低家禽和生猪的养殖比重,增加牛、羊等草食家畜的份额,减少高污染粪污的排放量[2]。

三是盘活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农牧结合,在科学计算土地载畜量,让畜禽粪污有足够土地消纳的同时,应促进种养对接,鼓励养殖户与种植基地和种植户联合,实现“种植业-饲料-养殖业-有机肥-种植业”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种养双赢的目的;拓宽粪污利用渠道,鼓励粪污治理与绿色种植、休闲旅游等生态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畜牧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四是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养殖企业必须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并按照环评要求,严格建设内容,落实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新型的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企业只有办理了审批手续,有关执法才能做到执法有据,确保执法顺利开展。

五是要加强协调,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粪污排放。适时开展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与环境要求不符的养殖场;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带头治理,对不治理的养殖户坚决予以取缔。各部门要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同时,注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六是要加大宣传、培训等教育力度。通过呼吁镇级人民政府加大宣传、培训等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水平,掌握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强化污染治理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只有这样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才能彻底改善,环境质量才会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第三章备案管理.

[2]《烟台市畜禽粪污治理现状与思考》.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思考现状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左权县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