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转变策略

2014-02-06郭敏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研体育教师培训

郭敏刚,王 健

(1.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转变策略

郭敏刚1,2,王 健2

(1.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专业发展目标为依据,通过专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理念的成长过程。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令人堪忧,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主动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不强、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专业发展的根基薄弱、缺乏专业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培训方式和教研方式等举措来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1 研究对象

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乡镇及以下)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按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即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辽宁、山东、天津、河北、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西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宁夏、贵州、四川、重庆、甘肃、云南、广西、陕西、青海、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是来自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乡镇及以下)学校体育教师,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样本分布情况(所)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笔者自编了一套半封闭式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针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发展方式情况》的体育教师问卷,以随机抽样为原则,从我国东、中、西部各省中随机抽取9个省份分别是东部的浙江、江苏、辽宁,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和西部的贵州、陕西、新疆,然后,通过走访、信函、电子邮件、农村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班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共发放问卷1 200份(其中东部400、中部400、西部400份),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 178份,剔除无效问卷54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 124份(其中东部390、中部374、西部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4%。

问卷的效度检验。聘请了12位专家对本调查问卷进行了两轮鉴定,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后进行修订,最终有7位专家表示满意,5位专家表示基本满意后定稿。

问卷的信度检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采用再测信度分析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时间分别是2011年7月和2011年8月,笔者在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中随机抽取20名农村体育教师将两次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双尾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较高,农村体育教师问卷则为0.952,表明问卷调查的信度可靠。

3 结果与分析

3.1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为了了解新时期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方式,笔者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认知、形式、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

第一,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情况来看,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回答体育教师是否有必要专业化发展时,被调查的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人认为“非常必要”,占被调查总数的69.2%,而认为“没有必要”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比重很低,这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普遍认同体育教师需要专业化发展的观念(见表2)。

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在回答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时(见表3),东部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掌握认可度要高于中、西部,其中西部认可度最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的认可度不高。

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在回答自身尚待提高的专业知识时(见表4),东部和中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研究知识”最需要提高,而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则认为“体育教学知识”最需要提高,而“体育管理知识”“运动竞赛知识”及“其他知识”则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偏重于解决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和关注自身的职称。

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在回答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的情况时(见表5),东部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自身具备的专业能力的认可度要高于中、西部,其中西部最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自身具备的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并不高。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在回答自身尚待提高的专业能力时,表6的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均认为“体育科研能力”最为重要,这可能与教研成果与教师职称挂钩有关。从总体上看,选择“教育能力”的均值占9.6%,选择“体育教学认知能力”的均值占7.0%,选择“体育教学设计能力”的均值占6.6%,选择“体育教学操作能力”的均值占7.3%,选择“教学科研能力”的均值占37.9%,选择“体育教学管理能力”的均值占10.2%,选择“体育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的均值占15.4%,剩余的3.9%选择“其他”。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关注于自身体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增强和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而对自身的体育教学管理能力、体育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以及教育能力的关注度不高。

表2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认知情况(n=1124,%)

表3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其专业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情况(n=1124,%)

表4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其尚待提高的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n=1124,%)

表5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其具备的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情况(n=1124,%)

表6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其尚待提高的专业能力的认知情况(n=1124,%)

第二,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形式来看,表7的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将“参与各种短期培训”列为首选形式,而西部则将“观摩学习”列为首选形式,这可能与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短缺、参与培训机会少有关。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将“观摩学习”“参与各种短期培训”和“不离岗的在职自学自练”作为主要的专业培养形式,而忽视“定期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进修学习”“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及“其他”的专业发展形式。

表7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情况(n=1124,%)

第三,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类型情况来看,表8的结果显示:总体上看,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中属于教学型体育教师均值占46.2%,属于教练型体育教师均值占26.5%,属于教研型体育教师均值占18.8%,复合型体育教师均值占8.6%。所谓教学型体育教师是指善于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并能够遵循教学规律,有效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类体育教师擅长体育教学。所谓教练型体育教师是指精通1-2项运动项目,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突出的专项运动技术成绩,这类体育教师擅长课余体育训练。所谓教研型体育教师是指能够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对体育教育中的各类问题能够深入探究,并总结归纳自身教学与训练经验,创造教育科研成果,形成独有的研究风格,这类体育教师擅长于教育科研。复合型体育教师是指在知识结构方面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质的学科知识群组成,在智能结构方面由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聚合而成[1],这类体育教师既能胜任教学,也能担负课余体育训练,且具备较强的教研能力。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类型的结构欠合理,主要表现为教研型体育教师和复合型体育教师所在比重过低,而他们正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理想类型。

第四,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情况来看,在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知上,总体上看,有47.8%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继续教育,但仍有41.5%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10.7%的人甚至表示“没必要”,这说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态度还显得比较消极。在对继续教育的实施频次上,总体上看,有61.3%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选择“偶尔有”,而选择“经常有”的仅占14.4%,仍有24.3%的人选择“从未有”,这说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这可以从我国各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实施效果的满意度情况中窥见一斑。表10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中,仅有9.9%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师实施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也仅有16.8%,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则分别占21.9%和18.5%,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各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令人堪忧。导致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滞后的主要成因可能归因于农村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成本高、机会少。调查还发现,许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匮乏,如果某个在职体育教师出去进修或深造,体育教学工作就会不得不终止,而造成农村体育教师根本无法脱身去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表8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类型情况(n=1124,%)

表9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情况(n=1124,%)

表10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效果满意度情况(n=1124,%)

第五,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近3年主持或参与课题达2项以上的所占比重均值偏低,仅为7.1%,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体育教师从未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工作。从区域上看,东部优于中部,西部最低。在公开或内部发表论文上,总体上看,近3年来公开或内部发表论文达2篇以上,所占比重均值仅为12.3%,公开或内部发表论文1篇所占比重最高,这与我国农村学校科研与职称评定挂钩不无关系。在参与学术会议上,近3年来参与学术会议达2次以上的所占比重均值也仅为10.0%,从未参与学术会议的农村体育教师仍占绝大多数。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科研情况相当糟糕,这一方面可能归因于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强、农村学校领导科研意识淡漠、农村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短缺、科研管理体制缺位等客观因素有关(见表11)。

表11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近3年来体育教学研究情况(n=1124,%)

3.2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现阶段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着教师队伍缺额大、结构不合理、优质师资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发展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工作在农村学校一线的体育教师虽然可以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沉积丰硕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了解教师工作的环境条件、专业要求、科研水平等,然而,走访调查却发现多数农村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没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进行过规划和设计,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思索和探究,他们习惯于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视为专业发展目标,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准确,进而致使自身在专业发展上难以有所突破[2]。

(2)农村体育教师主动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不强。为了了解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意识情况,通过与农村体育教师的面对面访谈、座谈会交流及研讨会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沟通,笔者发现,许多农村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对体育新课改持消极态度、缺乏对体育新课改的主动探究和反思、缺少主动探索提升专业化意识的路径等。

(3)农村体育教师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缺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与农村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工作量大、自我反思意识不强、教学科研能力欠缺不无关系[3]。许多农村体育教师课后没有进行过教学反思,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会写反思,有的则认为有教学督导进行监督和评价就无需进行教学反思了。随机对100位农村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仅有11位农村体育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而绝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未进行过自我反思。

(4)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薄弱。造成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底子薄的根源有二: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这与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偏重于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知识、课程开发和设计知识等不无关系[3]。另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是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4],然而,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存在着培训机会少、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培训质量。

(5)农村体育教师缺乏专业教研意识和能力。访谈结果显示,有的农村体育教师认为:“搞教研工作是教研员的事情,跟体育教师没有关系。”有的则认为:“教师进行教学与做研究是两码事,二者无法统一,且做教学研究对教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还有的则认为:“我不擅长搞教学研究,但我勤于钻研教材教法,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农村体育教师教研意识不强,教研能力普遍较差。

4 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4.1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农村体育教师对专业发展目标、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反思意识及能力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念。本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发展意识缺乏、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强等是问题业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此,要处理好这些问题,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必先行。这可以在农村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组织和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理念的转变。具体做法:①通过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参与各类继续培训和校本培训学习,让农村体育教师能够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增强他们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他们专业发展的反思意识和能力;②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建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让农村体育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学习来实现专业成长;③给农村体育教师提供教育考察和观摩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效应来实现专业成长;④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或社团组织。不仅可以让农村体育教师及时获取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动态,也可以给农村体育教师提供讨论、反思的机会,为拓展他们专业发展的新理念奠定基础。

4.2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

一方面,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来看,应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由重经验型、技能型教师培养向重自主学习的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培养转变。传统的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多采用由专家集中授课,传递体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经验,而忽视农村体育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新课改对农村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村体育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农村体育教师的角色也由过去只会凭经验和技能教学向自行开发、自主钻研的学者型角色转变。新课改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方式发生了相应改变,出现了案例分析、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等参与式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重在将农村体育教师打造成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第二,由单一化培训方式向多元化培训方式转变。访谈发现,以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与培训的人数和次数很少,且参与培训方式多以讲授、报告或讲座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不利于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采用专家讲授、现场观摩、案例教学、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无疑是明智之举;第三,由重理论、形式轻实践、实效向理论、实践、实效并重转变。访谈了解到以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内容比较陈旧和局限,且主要集中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教法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课程开发、自编器材、实际教学问题等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却鲜少涉足,致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教学实际,故而实效性和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实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由注重理论、形式向理论、实践、实效并重过渡。

4.3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方式

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方式来看,应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以往基层教研部门的教研员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教研工作过分强调统一指导和统一实施,他们所采用的运作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机制,教研员扮演上级领导角色,具有行政权威性,他们的工作重心也往往仅限于对农村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演绎,通过理论化的研究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而忽视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实际调研和实地考察,这种重理论而脱离实际的教研工作显然难以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所遭遇的现实棘手问题。因而,教研员研究的工作重心应下移至基层农村学校,且教研员应由过去重理论、管理、检查和评价向重调研、服务、引导和协调转变;第二,教研方式应由过去单一化的单向传递方式向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方式转变。第三,教研工作主体的转变。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研工作主要由省级教研室、地市级教研室、县市(区)级教研室等三级教研机构负责学校体育教研工作,造成农村体育教师在农村学校体育教研工作中长期扮演配角,甚至被完全忽视,他们不过仅仅只是研究或试验的协助者、辅导者,并非教研工作的主体,因而,应转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地位,使其能够与教研员平等对话交流,并成为农村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真正主体。

[1]朱建清.试论科学发展观与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体育科学,2010,30(7):62-70.

[2]赵应生,钟秉林,洪煜.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2(1):32-39.

[3]董翠香,茹佳,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88-92.

[4]贾继娥,褚宏启.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与内容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12(2):16-19.

Status Quo of Rural 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 ode, Problem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GUO Min-Gang1,2,WANG Jian2
(1.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430070;2.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

Depending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expert consultation and questionnair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believing that rural 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dea as guidanc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s the basis to improve rural 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 awareness,professional knowledge,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ode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because such teacher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ambiguous development targets,weak awareness of voluntarily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absence of reflection on their professions as teachers,poor foundation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moted by transforming their development concept,trainingmodes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methods.

rural;sports 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mode

G80-051

:A

:1001-9154(2014)04-0085-06

G80-051

:A

:1001-9154(2014)04-0085-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1&ZD15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TY0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13-0816)。

郭敏刚(1982-),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学。

2014-02-21

猜你喜欢

教研体育教师培训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