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 《密室中的旅行》元小说叙事策略

2014-02-05韦薇

文教资料 2014年30期
关键词:奥斯特密室虚构

韦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987年,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1947—)发表了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这位曾经被出版商十七次拒绝的另类作家,他的才华终于在十二年后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与肯定。如今,他已成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三部曲》所呈现出的对传统侦探小说创作模式的大胆颠覆、对存在与孤独,身份认同,当代语言危机等主题的关注等特点,为其后的创作奠定了后现代主义的基调。2007年,《密室中的旅行》这部颇具实验性的作品发表,又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奥斯特几乎所有作品都以美国纽约为背景,因为纽约最能代表奥斯特本人对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即误入迷宫般的迷失感。“迷宫”是对后现代世界的高度概括,元小说则是奥斯特对世界迷宫化体验的艺术呈现。与《三部曲》的戏仿不同,《密室中的旅行》采用了故事套故事,虚实并置,以及作者人称介入这三个明显的元小说叙事技巧,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有头无尾,情节繁杂,循环往复的故事构架。作者有意地在作品中揭示小说的人为痕迹,其目的在于揭示小说的虚构本质,并映射客观世界的虚构性,荒诞和破碎,使其作品如同迷宫一般令读者产生扑朔迷离之感。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戏中之戏

许多评论家将奥斯特的作品比作精致的“俄罗斯套娃”或是神秘的中国套盒,正是因为其许多作品在布局上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即在一个文本里又展开另一个故事文本,不同的文本之间互相嵌套但又彼此独立。此结构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表现多元世界的重叠,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揭示文本的虚构性。不同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要真是还原或再现客观现实”的创作理念,后现代小说家正是要将现实与艺术想象之间的裂缝展现在公众面前。“戏中之戏”的叙事结构在《密室中的旅行》中表现最为淋漓尽致,笔者将一一展开分析。

《密室中的旅行》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引发读者的反思。一个老人在一间陌生的房间中醒来,他丧失了记忆和行动能力,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密室,他称自己为茫然先生,一个叫安娜的女人负责照顾茫然先生的饭食起居,她告诉茫然先生他正在接受一项治疗。作为治疗的一部分,茫然先生开始阅读桌上的一部文稿,那是约翰·特劳斯(《神谕之夜》中的人物,也是一名作家)写的关于西格蒙德·拉格夫与联邦的故事,于是文稿中的世界与茫然先生所在的世界同时展开。由于手稿并未完成,茫然先生被要求继续虚构这个故事,然而当他给将故事虚构出了结局,再次翻开桌上的手稿时,发现故事远没有结束,就在格拉夫的故事后面还有一部一百四十页的手稿,标题为“密室中的旅行”,作者署名N.R.范肖。当他翻开第一页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人坐在单人床边上,手掌抚住膝盖,垂着脑袋,凝视着地面。”①这正是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茫然先生绕了一圈后猛然发现自己也成了虚构中的人物,而读者也被拉回到了本书开头,形成一种故事嵌套故事周而复始的自我复制。博尔赫斯在《堂吉诃德的部分魔术》一文中专门论述了这一叙事现象,正如《罗摩衍那》的最后一节是作者跋弥亲自到罗摩的聚会上演唱《罗摩衍那》;奥德修斯向阿尔基努斯讲述了奥德修斯的历险记,山鲁佐德在第六百零二夜讲述的是整个《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开头到结尾……这些都是“戏中之戏”的经典案例,博尔赫斯进一步引述了十九世纪美国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在《世界与个人》第一卷中的论述:

“设想英国有一块土地经过精心平整,由一名地图绘制员在上面画了一幅英国地图。地图画得十全十美,再小的细节都丝毫不差;一草一木在地图上都有对应表现。既然如此,那幅地图应该包含地图中的地图,而第二幅地图应该包含图中之图的地图,依此类推,直至无限。”②

这种故事套故事,画中有画的结构体现了看与被看彼此间的相对性,一种互为镜像的梦魇般的无限性。如同著名荷兰艺术家艾舍尔的《画廊》③,如图所示,左下角是一画廊的入口,画廊内正举办画展,向左边看去,一个青年正在欣赏眼前的句型画作,画作从左上角沿着码头向右绵延着密密麻麻的楼房,到右边时突然出现一角楼,角楼下的廊柱是这间画廊的入口,画廊内正在举办画展,一个青年正在欣赏眼前画作……如此循环,好像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从整体而言,《密室中的旅行》的叙事结构便是如此:既无开端,也无结局,呈现无限开放性。

二、作者视角介入

通过第三人称叙述加带第一人称侵扰叙述,频繁地变换叙述视角,这是元小说的一种特殊的叙事手段。“在第三/第一人称侵扰叙述中,一个自立自治的世界突然由‘作者’闯了进来,给人一种突兀感,原因是他来自一个在本体上不同的世界级小说的外部世界。”④作家往往借助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以文本虚构作者的身份介入文本,采用与想象的读者对话的方式,讲述文本创作的过程和灵感来源,甚至不惜向读者披露小说的故事编造、情节构置、结构安排等“机关”,使文本突然跳脱原本的叙事。

《密室中的旅行》是在故事的结尾通过老人的行为来揭示其所处故事层面的虚构性。茫然先生翻开了桌上的文稿,惊觉自己也成了文稿中虚构的人物,他感到愤怒而绝望,“他攥起拳头往桌上狠狠砸一下,大声喊道:这些胡说八道什么时候有个完?”⑤在这一句结束后,作家特地间隔一行,突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出现在文中解决茫然先生的疑问:“它永远也不会完。因为现在茫然先生是我们中的一员。”⑥然后,作家向读者交待他接下来的构思:“稍过一会儿,一个女人将进入房间喂他进食。我还没有拿定主意让谁去,但如果到时候一切安排妥帖,我会派安娜进去。”⑦如果说,《密室中的旅行》是在故事收尾时给读者以恍然大悟之感,那么奥斯特的另一部作品《神谕之夜》,作者的介入则是更为肆无忌惮。例如,主人公希德尼在讲述其虚构的人物尼克与罗莎的第一次相见时,尼克对罗莎的第一印象及其心理活动如下,“她穿着十分简单,几乎没化妆,短发,剪得并不入时,可是尼克发现她的脸庞是那么可爱,那种叫人心疼的年轻和不设防,简直就是(他突然觉得)希望和生命力的化身,以至于他有片刻屏住了呼吸。”⑧就在读者期待着尼克接下来与罗莎的进展时,希德尼突然以该文本作者的身份介入,中断故事虚构,开始介绍这一段初遇的构思,“这正是我第一次见到格蕾丝的情形,血往上涌使我瘫痪,并把它移植到葆恩身上。”⑨同时,在本书第一个注释里,以大篇幅详细讲述了希德尼与格蕾丝第一次见面的始末,甚至当时格蕾丝的衣着打扮也做了详尽的描述。

当今世界是一个语言泛滥的世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历史,通过报刊新闻了解时事动态,通过阅读文本吸收知识,通过一份书面简历了解一个陌生人。总的来说,一切对这个世界的历史,真理,价值观,对人对事的认识几乎都是通过语言来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就如同元小说一样,无论是作家闯入自己虚构的世界,还是虚构人物走出小说世界,这一切均来自于人为的主观虚构。元小说所要反映的“现实”就是揭示这个世界的语言构成的本质及其“非现实”。

三、虚构人物的“穿越”

在奥斯特众多作品中常出现人物在不同文本中的 “穿越”现象,这穿越既包括奥斯特笔下的众多人物,也包括经典作家及其作品人物。例如《玻璃城》的主人公奎恩的笔名叫威廉姆·威尔逊,这正是爱伦坡的同名小说《威廉姆·威尔逊》的主人公。这一部著名的心理探索小说讲述了两个同名者,不仅同名,在长相外貌甚至是声音也是及其相似,然而他们分别代表了人的两面性,即罪恶与良知,两个同名者的互相残杀也代表了罪恶与良知的斗争。在《玻璃城》里,奎恩取了威廉姆·威尔逊作为他的笔名,极具深意,文中这样说道,“威廉姆·威尔逊,这不过是一个臆造出来的名字,而他出生时的名字却是奎恩,他现在过着一种独往独来而不受约束的生活。他以自尊自敬的态度对待自己,有时甚至还有点孤芳自赏,可他从不因此而相信他和威廉姆·威尔逊就是同一个人。”奎恩作为畅销小说作家,为了迎合市场往往创作一些不为自己所愿的作品,为了掩饰这种无法一展才华的心境,他取此笔名,暗示了他自己对于创作的两面性,即威廉姆·威尔逊代表盲目迎合市场的畅销作家,如此他便无需对那些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的作品负责,同时维护了作为奎恩的抱负与清高。

如果说,爱伦坡笔下人物的“穿越”是给读者创设了一个自由解读的空间,那么《密室中的旅行》中各个人物的带入则体现了作者游戏文本的创作态度。茫然先生一个人处在密室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与他进行谈话,而这些人与茫然先生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他们中一些人还是奥斯特其他作品中的人物。首先是照顾老人起居的安娜,她的丈夫是戴维·齐默,齐默是《幻影书》中的主要人物,奎恩在《玻璃城》中是一个消失的畅销小说家,而在这里,他成了老人的律师,他曾经是茫然先生的第一个侦探,声称那宗关于斯蒂尔曼的案件就是茫然先生指派给他的任务,《幽灵》中的范肖成了老人的一个行动人员,而他的妻子苏菲也走进了这间密室。这些人物的介入更使得茫然先生的身份以及这间密室显得迷雾重重,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道破了“天机”,前警察弗拉德,在《幽灵》中提到范肖曾创作一部作品《乌有之乡》,而弗拉德正是里面的主人公。弗拉德来到老人面前,咬定老人看过范肖的这部作品,他恳求茫然先生能尽量地回忆出这本书的内容。

“照你这样说来,《乌有之乡》肯定是一本小说了。

是的,先生。一部虚构之作。

范肖把你作为书中一个人物了?

显然是这样。这不足为奇。就我所知,作家们经常会来这一手。”⑩

弗拉德来自一部虚构作品的人物,显然也是虚构的人物,他“穿越”到茫然先生的故事层面,甚至于他展开对话,很明显地揭示了茫然先生所在世界的虚构性,果不其然,故事的最后应验了这一推测。

通过戏中之戏的叙事结构,运用作家的介入以及虚构人物在不同文本间的“穿越”的手法,揭示作品的人工雕琢的痕迹同时也拓展了读者的解读空间,将作品指向一条开放道路。

总体而言,奥斯特元小说的叙事策略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不可靠的叙事氛围,作者的频繁介入,将虚构人物与真实事物两相结合更是增添的了故事的虚构

性,削弱其可信度。读者在阅读之余不仅仅是感慨小说里虚构世界的荒诞,更是对自己本身的存在的质疑和恐慌。奥斯特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他在叙事技巧上的大胆创新使其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极大地实验性色彩,同时也无不透露出他对当代人类个体存在的思考和隐忧。

注释:

①[美]保罗·奥斯特著.文敏译.密室中的旅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36.

②[美]保罗·奥斯特著.文敏译.密室中的旅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43.

③见附录

④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8.

⑤[美]保罗·奥斯特著.文敏译.密室中的旅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39.

⑥同上

⑦[美]保罗·奥斯特著.文敏译.密室中的旅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40.

⑧[美]保罗·奥斯特著.潘帕译.神谕之夜.南京:译林出版社:14.

⑨同上

[1]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4.

[2]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美]保罗·奥斯特著.btr译.孤独及其所创造的[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4][美]保罗·奥斯特著.潘帕译.神谕之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美]保罗·奥斯特著.文敏译.密室中的旅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申慧辉等译.文学讲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李金云.论保罗·奥斯特《神谕之夜》的元小说叙事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一期.

猜你喜欢

奥斯特密室虚构
密室逃脱
回声密室
浅谈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哲学价值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的纽约人与纽约意象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后现代的自我身份——析保罗·奥斯特的《玻璃城》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