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具象表现主义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融合

2014-02-05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油画对象

张 剑

(天一阁书画艺术院,浙江 宁波 315010)

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仅题材多样,体系完备,而且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认知方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以长期以来形成的儒道释(以道家为主)作为基础理论,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似与不似”之间,注重主观精神与理想的表达,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强调绘画的文学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助笔墨寄寓淡泊避世的人生理想和态度,抒发自己个人的主观感受,以深厚精湛的个性化笔墨功力和畅神达性的画面意境,实现物性与人性的相合相忘。中国传统绘画将客观形象通过归纳、取舍、变形等手法寄托主观意识,蕴含了极其丰富的语意,具有浓厚的精神性。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是指在具象的范畴内,以具体的形象作为载体,通过与具象相关的视觉语言来体现画家的文化取向和精神取向,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段,表达艺术家在视觉认知中对事物的认识,抒发画家感受到的外在世界,同时在此过程中,追求的是真实表述个体精神。这样作品就蕴含了画家抽象的思想和哲学精神,既不同于写实主义单纯的应物象形,也不同于抽象表现主义纯粹的主观宣泄。具象表现绘画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当代、现代、甚至古典艺术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最早由法国评论家克莱尔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基础,深受东方哲学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受到美术史家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认为,意向性的基本结构可分为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两种,其中意向行为是意向对象存在的前提基础,意向对象则是意向行为的“意识相关物”,因为意向对象只存在于意识活动和内在时间中。不过,审美对象不是物质实体也不是精神实体,其形成既要有客体对象参与又要有主体意识的能动建构,是主客融合、非实体的、关系性的存在。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克服传统的主客对立模式,注重探究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世界与对象都成了先验意识的相关物,以先验自我泯灭了世界与对象的客观性。胡塞尔将现象学直观看成与艺术审美直观具有相似的存在,从直观中观看到本质和发掘出生活世界的“意义”,以个体性、直接性、当下性地知觉物象,在想象中自由变更对象,整合零碎的感觉材料,要求画家改变单纯追求以和谐为美的艺术观,从而转向对绘画自觉性和绘画语言自律性更为广泛的探索,形成多元的艺术观。

现象学理论在哲学层面,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两者都重直觉轻视理智,并视直觉为最高思维形式。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顿悟”、“诚明之知”、“禅定”都表达了直觉的含义,《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是无形无相、无时空局限的,只有靠生命直觉去把握。此外,现象学认为直觉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中国传统哲学认为直觉的对象是宇宙本体,都强调摒弃外在世界的经验认识。因此,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具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绘画精神存在许多相通之处,这点还可以从以中国传统哲学背景下的画论得到应证。唐代张文通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解释了物境、物象、心境、心象的确切关系,荆浩《笔法记》中的“度物象取其真”,“度”揭示了中国画的观察方式,“物”与“象”揭示了中国画的观察对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是达到不悖于中国画本体的“真”的前提。“圣人立象以尽意”、“得以忘形”、“似与不似”等都与西方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思想不谋而合,许多具象表现主义的作品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所要达到的意境一致,反复描绘自己熟悉的事物,强调未完成性,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与想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来,伴随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中国油画开始蜕变与觉醒,美术的“自律性”和“本体论”得到重视。许多艺术家、理论家坚持艺术的主观性,反对将艺术看成是客观物象的对应物,主张艺术的主体性和个体性,随即涌现出许多和以往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带动了油画的风格面貌向个性化发展,并推动了油画作品在观念和形式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其中,具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由于具象表现主义和中国文人画有着许多共同的表征,中国人对具象表现主义存有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具象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成长有其适宜的土壤。因此,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谋求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将西方的“表现”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进行融合。

1993年4月,法籍华人司徒立应邀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详细介绍了莫兰迪、贾克梅蒂、巴尔蒂斯、洛佩斯、森.山方等西方具象表现绘画大师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方法。至此,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始了新的油画实践与新的教学探索。近20年来,不仅在学院内部产生了巨大反响,国内许多专业画家和青年学子对此也非常关注,并加以学习,在此期间,他们对中国的书法及古典绘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参照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努力糅合、创新将东方艺术精华与中国审美观念,并付诸于新的艺术形式,在作品中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一起,体现出和传统联系的一种新方式,更尊重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和自由性。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创作群体,取得了不俗的建树,杨参军的作品成功融汇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和自身的传统油画修养,显示出画家对传统中国画里“留白”艺术的借鉴。画家章晓明的油画风景作品展现出一种自然、含蓄、宁静的风貌,以高超的艺术才能彰显了画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的借鉴。焦小建的作品描绘随意的一个生活场景或日常状态下的人物,通过视觉上的“求知活动”表现事物背后的哲学精神性的含义。

具象表现绘画审美价值取向和追求与中国的文人画之意趣情思存有类同性,重视画家主观意趣和思想感情的抒发。不少中国油画家在借鉴西方油画语言时更注重自身建设,以具象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具象的外衣里暗藏着的抽象性语言的情感甚至达到了震撼人心的地步。但这种情感意味来源于无意识,而不是画中的具体形象。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具有的表现性,越来越被关注,中国油画家从写实走向表现,表现性风格成为中国具象油画的主要样式,注重对艺术本体性的营造,强调以内在生命冲动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观照。具象表现绘画和中国古代文人画有着共同的表征,在经营画面构图及审美追求上也具有共同点,偏爱小场景,单独的物件或人物,在构图上放弃宏大场面布局,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完整性和完备性上。从艺术本体论出发,表现人本性、情感化及自由感,空间上强调二维的抽象与表现,弱化三维空间,重视社会生活的解构性与断裂感,强调情感化,使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等更具抽象性和符号化,从而使油画更具娱乐性和个性化。艺术家关注的角度不同,形成了多元放射的走势,追求光色的主观化、色彩奔放而强烈、造型上突破焦点透视、笔触肆意纵横、肌理浑厚洒脱,追求新的、自由的、足以宣泄个人内心激情的绘画形式,并以温和或晦涩的思想倾向揭示现实。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和气韵,即使处在同一时代的艺术创作个体,也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及个人喜好,任何风格或流派都不能成为教条。具象表现绘画虽然要求每个创作者看物体不同,并且对美的观照也不同,但是由于在同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下思考问题,难免会有雷同或相似,这就要求艺术家从自我出发,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相融相通,相互促进,相互借鉴,以真诚的创作心态寻求个人风格,只有建立在这样的艺术家个体基础上的创作群体,才能实现以西方的油画语言结合中国艺术观念及文化精神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情节和时代特色的油画语言,推动中国当代的油画的新发展。

[1]杨蕾.传承与升华——具象表现主义艺术与中国绘画的因缘[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4.

[2]杨欣.洛佩斯“新具象”绘画语言的研究与解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刘婷.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的交替更迭[J].大众文艺,2012,(7).

[4]陆丽妲.蜕变——20世纪现代新具象绘画语言解析[J]. 美术大观,2010,(5).

[5]于仁春,张洪亮.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J].美术界,2012,(12).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油画对象
一张油画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油画《塬下》
油画
关于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