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意进取六十载 继往开来勇争先

2014-02-03文/周伟/

化工管理 2014年28期
关键词:吉林化工经验

文/周 伟/

8月28 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吉林石化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化工学吉化活动25 周年、吉化开工建设60 周年暨《激情岁月》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吉林石化公司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严,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市委书记张晓霈,中国石油思想政治工作部总经理曲广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等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孙树祯在会上简要介绍了吉化60 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愿景。部分原化工部老领导、“学吉化”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各地“学吉化活动先进单位”和近几年化工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代表济济一堂,深情回顾了25 年前全国上下“学吉化”的盛况,热烈探讨了“吉化经验”在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及其在当下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共话吉化及我国化学工业的历史与未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化工部部长 顾秀莲

吉化经验的最大特点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群众创造的,又被群众所认可和遵循。它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说得多好听,而在于从身边小事做起。也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的,“要落实,要将小事儿做实”,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吉化经验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使其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比方,一说到领导作风、干群关系,至今人们还想到的是吉化“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作风,过去这么说,现在还是这么说;第二个是一说到员工与企业,人们也会马上想到吉化“想主人事,干主人活,说主人话,尽主人责”的主人翁意识,工人就是工厂的主人,就是主人翁;还有第三是一说到厂容厂貌,就会想到“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的吉化标准;再有,一说到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马上就会想到吉化“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按着标准做,沿着程序走,习惯成自然的”的管理品格。另外,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厂容厂貌、“四室两箱”、岗位记录仿宋化等,30年坚持,一代代传承,至今不走样,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我个人有个想法,吉化的这种做法和经验,要认真思考,要加以总结和提炼,要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吉化的“四种精神”,已被重新挖掘提炼为“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背山精神”和“登天精神”,每一种精神都跟着一组不同时期的故事和代表人物。吉化“严细实快”作风,也在内容上有了新的阐述和提升。以“四种精神”为代表的政治优势和以“严细实快”作风为核心的基础管理优势,已经作为吉化的软实力,成为立企之魂、传家之宝,不仅成就了吉化的今日辉煌,更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经典案例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庄 严

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吉化在企业管理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塑造了吉化“四种精神”,形成了“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创造了享誉业内的“吉化经验”。吉化经验是吉化人在创业实践中形成的高度凝炼的政治优势和管理优势,是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在吉化的延伸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市委书记 张晓霈

60年来,化工一直是吉林市的主导产业,吉化一直是吉林市最大的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有吉化的存在,才使吉林市成为全国闻名的化工城;正是有吉化的发展,才使吉林市有今天的欣欣向荣。

作为吉林化工产业的领军企业,吉化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提质增效,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吉林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化工部副部长 李士忠

25年前的今天我和陈蔚、朱永涛、王其祥四人受顾部长的委派,正在吉化繁忙地工作,连续召开座谈会,到生产厂查看现场,与有关领导和有代表性的干部、工人交谈。不断与吉化公司主要领导交换意见,经过不间断的讨论研究和深入地调查、总结、提炼、升华。终于吉化的宝贵经验“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形成了。这是吉化创造的,也是我们和吉化人共同总结思索的结晶。

今天能参加这次盛会,我非常激动。我认为当年在全国化工系统轰轰烈烈地开展学吉化活动,是中国化工行业面对新挑战、迎接新世纪坚定起飞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化工行业“新长征”的大幕,宛如一次播种,它让一种精神在化工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驻足在祖国丰润的大地上。恰似一面旗帜,它高高飘扬在远方,召唤着化工人以奔跑的姿势向前、向前;它是一束火炬,在那特殊时期及时点燃,洞照前进的方向;它是一组清亮的音符,奏响化工行业跨世纪的乐章,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久久鸣响……

中国石油思想政治工作部总经理 曲广学

60年来,吉化始终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为国家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历世纪风云,伴祖国同行。吉化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根,逐步形成了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四种精神”、“严细实快”作风和吉化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基础管理优势,为办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管理财富和精神财富。吉化人用忠诚和责任、青春和热血、智慧和汗水,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地方经济建设、国家化学工业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工业文明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吉化坚持“主题”、“主线”,以打造现代化千亿元产业基地为目标,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形成了“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认真履行三大责任,成为中国石油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李润生

今天来看吉化当年的“五条基本经验”和“四种革命精神”,每一条经验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辟总结,每一种精神都是我们现代企业应该弘扬的企业文化。吉化人勤俭节约的“麻袋毛精神”、乐观进取的“矛盾乐精神”、勇于担当的“背山精神”、敢为人先的“登天精神”,仍然是那么接地气、感染人、那么有意义、有价值。这些都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必须继承和吸收的文化精髓和管理经验。

当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吉化精神,越是发展,越要坚持这些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经验。

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孙树祯

25年前的1989年,时任化工部部长的顾秀莲副委员长,组织发起了全国化工“学吉化”活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战线的治理整顿和化学工业的改革发展,更使吉化的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吉化经验”与“大庆精神”、“鞍钢宪法”,共同成为全国企业管理的“典型案例”。

作为吉化人,我们将继续丰富“吉化经验”,持之以恒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持之以恒地抓基层、打基础、练内功、提素质,筑牢企业发展根基;我们将不断光大“吉化精神”,继承创新吉化“四种精神”,不断赋予其新内涵,使之始终驻守在吉化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将始终坚守“吉化作风”,把“严细实快”作风作为提升管理、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以好作风带出好队伍,创出新业绩。

原吉化公司工会副主席、《激情岁月》作者 于万夫

1989年刚刚完成领导班子调整的化工部在吉化召开现场会,做出了学吉化的决定,一个月以后,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组成,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遵照顾秀莲部长“是宣传队,也是工作队”的指示,落实化工部党组用“小吉化”带动“大化工”的战略,古稀之年的贾庆礼老部长带领我们走遍全国26个省市区的130多个城市,作了370多场报告,咨询诊断160多家企业,观众达46万多人。

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2012年8月我进入状态,抓紧时间采访,查阅资料,2013年5月《激情岁月》定稿了。做为一辈子都在吉化工作的老同志,这本书作为吉化开工建设60周年的献礼,更寄托着我对吉化的衷心祝福。

猜你喜欢

吉林化工经验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