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小组的运用

2014-02-02崔爱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数学过程能力

崔爱萍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小学,甘肃 庄浪 744600)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小组的运用

崔爱萍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小学,甘肃 庄浪 744600)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合作小组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针对本班数学的层次,结合学生数学能力的不同,组建适合本班数学教学的数学合作小组。其次,教师要以课堂为基础,建立合作小组学习模式。另外,教师要合理选择教法,要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好地将合作小组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状态,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创造性地运用合作小组解决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不仅要思考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合作小组,还要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小组提升自己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一、针对本班数学的层次,结合学生数学能力的不同,组建适合本班数学教学的数学合作小组

1.以生为本,组建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组建数学合作小组。教师在授课之前,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便能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按照每组四至六人的小组形式组建合作小组。如教师可以通过计算题检验以及应用题的运用能力来了解不同的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合作小组中能够达到取长补短、去伪存真,主动进行探究思考与交流。教师要掌握不同学年段的学生特点,针对不同年级选择适合的小组合作方式。

2.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定教,确定合作小组的学习教学策略。不同学年段的数学能力不同,同一学年段的不同班级的数学层次也不同,而同一班级中,学生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数学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确定学生的数学能力生长点,确定教学内容。授课之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色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在课前根据学问卡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完成学问卡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并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写到学问卡上,将还没有掌握的数学知识也写到学问卡上,以便教师在课前能够将数学问题整理起来,方便教师在课上进行进一步讲授。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讨,在交流中获取知识的真谛。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仍旧没有掌握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强化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过渡。

二、以课堂为基础,建立合作小组学习模式

1.以课堂为基础,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促进合作小组学习方式的形成,就必须依赖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圆柱体的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目标定位。圆柱体体积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而且在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思想,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推理的能力以及迁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还要通过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圆柱体体积的思考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在合作中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加强指导。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两三个学生讨论而其他同学旁观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情况强化合作方式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共同提升小学数学能力。

2.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小组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新旧知识的迁移,促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整合,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释疑,并将理论知识逐步上升到实践知识,运用符合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的数学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选择教法,要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1.教师要选择合作学习的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要开展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合作小组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思考。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教学形态,多媒体演示形态,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如在《二十以内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感知、观察各种实物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遭遇重点问题、独立思考又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的时候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二十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加强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应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进行数学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数学教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发现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采用摆一摆、看一看、议一议的方式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从而使学生懂得由直观的课件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数学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疑问,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方向,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指导,让学生能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思考中延伸,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数学能力,在观察、比较、讨论以及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实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1]林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2]1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1,(03).

[3]张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4).

[4]姚永芳.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1,(21).

[5]刘继彪.小议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J].考试周刊,2010,(23).

G623.5

A

1674-9324(2014)40-0176-02

猜你喜欢

数学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