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4-02-02李国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应用型化学

李国辉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高校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李国辉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项目,而当前形势对应用型高效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挑战,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必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潜力开发,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历史赋予应用型教师的神圣使命,使其更加适用于现代教学的需要。

高校;化学;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分析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高校化学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生物、环境、医药等其他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基础组成。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建立严格的“量”的观念,对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研究方法有极大的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在分析化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应用型高效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分析化学作为众多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在化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应用型高校中,分析化学课程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多但是课时较少。分析化学这一学科现在有许多版本的教材,内容广泛,课程量较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际课时较少,无法将教材的知识点详尽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再者,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和化学类人才就业的大量需求,导致化学类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庞大的学生增加量,分析化学只能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方式以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照顾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要,在短暂的课堂上无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授课内容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化学课程安排课时少,很多内容都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课程内容广泛,理论性和实践性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难以将分析化学理论分析得很深刻,往往蜻蜓点水,这就使得化学理论深度剖析不够完善,会使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同时,分析化学虽然在各个高校都有一席之地,但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仍然无法同时进行。有的教师只负责理论的教授,至于学生的实践实验就交给另一个教师负责,导致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难同实践实验有效地结合起来。

3.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提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学校的各个专业增加了许多年轻的授课教师,这些教师学历高、有热情,但授课经验不足,对分析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授课方式上有所欠缺。再加上学生分析化学的基础各有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好有坏,也导致了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二、将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在实际教学中,要围绕高等教育的要求,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自身特点,结合以上所提到的主要问题,对分析化学教学进行改革。

1.更新当前的教学理念。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也对当前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专业,我们主要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以往分析化学课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点。因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分析化学无法深刻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应当淡化传统教学教育的功利性,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向教师反馈,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育理念更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修养。

2.构建合适的多层次教学模式。分析化学在不同院校中是许多专业的基础课,教学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的层次性。根据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分析化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课程教学更加需要体现其实用性。在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状态下,明确分析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加强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在实践实验中,更要将实验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安排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时,适当减少验证性和纯品分析的实验,增加实际、复杂样品的分析实验。针对不同的实验,开设数量不等的专项实验课程。

3.注重应用,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科应用是现代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与自学相结合,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抓好课堂上的教学,确保分析化学的讲授效果。采用现代数字化媒体授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规教学,通过数字化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和一些较难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讲授较容易的内容时,可采用课前给学生提出课堂自学提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提纲中引入提问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并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逐渐改变学生一味只在课堂上听讲、学知识的方式。

4.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大舞台,教师要在这个舞台上面充分展示自身的学识、能力、魅力。教师在课堂中若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单纯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授知识是不够的。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需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能力。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并且时刻关注学科前沿信息及发展动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避免过多地讲授陈旧过时的知识。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科研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弥补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促进自身对于科研方法的掌握、运用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期望效果

通过以上的方式改革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必定将会得到较为可观的突出效果。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和改革方向,学生通过教师对相关化学岗位人才的介绍和能力要求,提升了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化学有了适合的方式方法,相关专业如给水排水专业、化学工程、应用化学、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将会大大提升,成为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每一个毕业生的目标。

[1]刘孝庆,杨承印.浅谈多媒体与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江涛.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08).

[3]蔡德昌.论化学教学中的方法运用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4]师刚.高职学校有机化学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4).

[5]陈肖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6]金慧娟,尹成日,金龙一.有机化学实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J].实验室科学,2010,(04).

G642.41

A

1674-9324(2014)40-0066-02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应用型化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