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卫生学校为例

2014-01-30孙剑芸魏佳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卫生学校人际沟通实习生

张 强,孙剑芸,魏佳义

(1.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 730000;2.兰州西北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甘肃省卫生学校为例

张 强1,孙剑芸2,魏佳义1

(1.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 730000;2.兰州西北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利用问卷法、访谈法对甘肃省卫生学校2011级实习生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发现中职生的沟通能力受性别、地域、年级、班主任工作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中职生沟通能力的途径,为进行相关方面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1 问题提出

沟通能力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的7个领域之一,国内医学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护患沟通能力也是卫校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中职生综合素养与普通高校学生有较大差距,加之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护患沟通能力测评方法,教学改革缺乏针对性,因此中职卫校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足[1]。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甘肃省卫生学校2011级实习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

省内三甲医院护士长及带教教师30名,患者及其家属30名。

2.2 研究工具

2.2.1 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问卷[2]该问卷共56题,所有题均随机排列,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将选项分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越强。

2.2.2 实习医院对实习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问卷 该问卷共11题,包括口头语言表达、文字语言表达、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借助媒体沟通、倾听、共情、协调、解决冲突等方面。选项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4类,依次为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医院对实习生沟通能力越满意。

3 结果及分析

3.1 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问卷结果(见表1)

3.1.1 性别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沟通能力中的非言语表达和沟通倾向中的动机在性别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异。这表示在进行非语言沟通时,女生更会利用语音、语调、眼神、手势、空间距离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能更有效地识别沟通对象所用的非语言表达的含义[2]。

表1 中职生沟通能力测量结果(n=158)

沟通动机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渴望被人理解和理解他人的内在动机相对较弱,通过沟通影响他人或解决问题的欲望不强,呈一定的被动沟通趋势。

3.1.2 地域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在焦虑、言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沟通焦虑程度严重。这是由于,农村和城镇学生在经济、人生经历、思想情趣、兴趣爱好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学生向往城镇生活,渴望与城镇学生交往,但又缺乏自信,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招来他人轻视。

农村和城镇学生在沟通认知上却并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城镇学生虽沟通焦虑得分较低,但他们利用网络、手机与人沟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村学生,更喜欢使用现代工具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沟通,所以城镇和农村学生,在沟通认识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3.1.3 是否为独生子女 通过表1可以看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沟通动机和沟通自信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独生子女沟通内在驱动力较小,喜欢张扬个性,很少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然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们缺乏容忍、谦让、合作等品质。集体生活时,只顾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很少考虑别人,没有强烈的沟通动机,阻碍了他们主动沟通意识的形成和沟通技能的提高。

3.1.4 是否担任班干部、参加社团活动 通过表1可以看出,担任过班干部、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沟通认知、焦虑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担任班干部、参与社团活动,不但可以让其认识了解其他学生,还可以锻炼其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使其逐渐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提高沟通倾向。但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是否参加社团活动在沟通技巧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我校学生社团在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欠缺所致。

3.1.5年级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在沟通认知、倾听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年级学生进校时间不长,渴望与新同学、老师互相了解,而实习生渴望与医院领导、带教教师、患者之间有更多交流;二是一年级开设了人际沟通课程,学生对沟通的意义及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但不同年级学生在沟通技巧上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学生经过2~3年的在校学习,人际沟通能力没有显著提高,提示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还要重视沟通技能培养。

3.1.6 班主任工作方式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方式不同使得学生在沟通焦虑、自信、信任和语言表达及认知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得知,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学生较了解,所以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没有进行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今后学校首先应加强班主任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3.2 对护士长、带教教师的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护士长、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沟通认知能力评价结果

3.2.1 沟通认知 图1显示,实习医院对实习生的沟通认知方面整体评价较一般,认为部分实习生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主动沟通意识均较差。

3.2.2 沟通技能 护士长、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沟通技能评价整体较差,需进一步研究沟通倾向在语言、非语言、倾听维度的差别。分析原因,实习生在校期间并未掌握较强的沟通技能,尤其是在语言、文字、表情等方面,这与学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3.2.3 沟通倾向 护士长、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沟通倾向整体评价偏差,需进一步研究沟通倾向在动机、焦虑、自信、信任4方面的差别。

3.3 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调查结果

图2显示,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沟通能力整体评价较差,具体见图2。

图2 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沟通能力不满意的方面

图2显示,患者及其家属主要是在沟通动机、信任和语言方面不满意。分析原因,学生在没有形成较强沟通能力前直接去医院实习,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专业能力不信任,另一方面实习生专业操作尚不熟练,加之没有掌握适当的沟通技能,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误解。

4 对策

4.1 重视沟通能力培养,健全评价机制

中职学校应将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专业技能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职学校应对人际沟通课程进行调研,根据学习、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机制,以增强学生对沟通的认知,为提高沟通能力奠定理论基础,也为今后适应社会做必要准备。

4.2 加强班主任培训,在学生管理中渗透正确的沟通观念

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基层队伍,其班级管理理念、方法、效果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订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中职学校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尤其是新任班主任,可开设师生沟通艺术、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

4.3 搭建学生沟通平台,拓宽学生沟通渠道

(1)提高学生干部人际沟通能力。学生干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学生干部沟通能力的提高,不仅会提高其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带动全体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

(2)完善社团管理,拓展沟通渠道。中职学校要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在社团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员管理、活动策划、活动组织等方面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4.4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中职学校可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这个平台,借助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第二课堂等途径,设置辅导主题,创设生活情景,并通过心理剧、游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互动中降低沟通焦虑,提高语言、非语言沟通技能。

[1]李娟.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研究[J].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08(9):16-19.

[2]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9.

G526.5

B

1671-1246(2014)17-0103-02

猜你喜欢

卫生学校人际沟通实习生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前进中的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浅谈医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