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改革的难点与问题

2014-01-30易宪容

浙江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金融市场银行业

易宪容

银行改革的难点与问题

易宪容

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如何建立的问题。2014年的银行改革不仅要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银行业,也要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可以说,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金融改革没有如其他行业那样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但仍然不可否认,金融改革仍然是2014年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可以看到,不仅周小川的报告重新绘出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蓝图,而且三中全会之后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也开始启动。如同业存单的推出、新股发行制度重大改革、新国九条的公布、上海自由贸易区关于金融改革方案落实等都显现出国内金融改革先声夺人。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银行业的改革更是国内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因为,就当前中国金融体制特征来看,它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业不仅资产而且融资所占整个金融体系比重都在80%以上,而且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五大国有银行又占银行业的绝对优势。二是政府仍然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规模管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计划经济对金融市场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且无法对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因为三中全会提出的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得改革当前计划性的银行体制,就得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就得造就能够自主经营、独自承担经营风险的银行主体,就得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及降低整个金融体系之风险。

而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确立,最为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问题。随着2013年贷款利率全面放开、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确立及同业存单市场建立,利率市场化面临存款利率上限放开问题和基准利率转型问题,但这两个方面还得有一种过程,存款利率放开还得等条件成熟。因此,利率市场化同样是2014年银行业改革的重点。

另一方面,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如何建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市场规则如何来设定。无论是产权制度、合约安排,还是对弱势投资者利益保护等都有一个制度规定的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制度对市场是重要的,但制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其制度的质量,表现为所设定的制度能够平衡市场当事人的利益关系,表现为所设定的制度对财富创造起到正向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这就是为何有些金融制度安排能够促使市场繁荣而一些制度安排所起到作用则相反的原因所在。正如三中全会所表明,制度设定既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但更为重要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得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平衡好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让所制定的金融改革的政策更可操作性。当然,制度规则的设定还在于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即在一个新的经济条件下,在金融市场中政府应该做什么?正如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市场在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中,政府对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要保证金融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要规范市场之秩序并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等,同时,政府还得针对市场资源配置没有覆盖的地方,通过政策性金融,让弱势群体也能够受益于金融市场发展及经济繁荣。

二是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如何确立。在市场竞争中,当然是价格机制有效运作最为重要,但同时金融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确立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因此以往的市场准入更多的是有利于国有资本。无论是银行,还是股市及保险,国有所有权所占市场比重仍然是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仅过度强调对金融市场各种管制,也不断地向金融业注入政策性资源及对国有金融机制承担隐性担保。这样,国内金融企业可以获得过高利润却不要承担风险,金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也不曾出现。因此,2014年的银行改革不仅要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银行业,也要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让有效的金融机构存继下来,而让那些经营无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可以说,这些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将对国内银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银行业退出机制确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也会出台。

三是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由于是由计划经济演进而来、由于是政府隐性担保,所以信用过度扩张直到近几年才出现,在信用扩张不大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概率当然小。但是,随近几年信用过度扩张(有人统计过,新中国成立64年,前60年信贷增加30万亿元,而且后4年则增加了近40万亿元),潜在的巨大风险正在增加(如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利率风险)。针对这些可能的危机,金融体制改革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这就意味着将国内银行市场竞争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往国内商业银行拼规模的竞争方式将结束,商业银行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再从根本上提升其风险定价能力,否则,会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退出市场。不过,当前国内银行市场的风险有多高,还得慎重评估。这里既有现有的监管标准能够识别风险的问题,也有经济逆周期时的金融风险有多大如何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房地产作为一个周期性产业,如果房地产没有经过周期性调整,那么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联的银行业的风险也不会暴露出来。但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那么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也就会暴露出来。最近,银监会出台关于整顿影子银行的规定就在于如何来防范国内银行业的风险。

四是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同样是今年金融改革的大事。但是,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否会搅起国内银行业的一皱春水,应该是相当不确定的。因为,就目前国内银行市场来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新的银行进入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些新进入者想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几乎是十分困难的。再加上,这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严格的审批准入,更是严格限制新进入者的市场扩张。不过,银行业对内开放则预示着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形成,银行业的行为将改变。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就是为这种有效竞争创造条件,即银行业的退出机制也会随之形成。

五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步伐。关于金融市场内外开放,特别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周小川的解读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这将为中国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创造更多的条件。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大门进一步打开,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全面量化宽松条件下,泛滥的流动性可能让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香港市场(最近香港股市成交量大增,很可以就是这种跨境资金快速流动进入香港市场之结果)。而这些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为中国企业及个人资金走出国门提供便利,不仅有利于国内资产的全球配置,也可能对全球不少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导致这些地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因此,国内银行业全面开放,无论是市场准入,还是产品创新及组织结构之变化,都会给国内银行带来巨大的变化。在此,国内银行业准备好了吗?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金融市场银行业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