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伦理准则》内容解读

2014-01-30潘绍山张金钟张新庆谢红珍李恩昌贾启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伦理护士生命

潘绍山,张金钟,张新庆,谢红珍,李恩昌,贾启艾

(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护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010,panssh@163.com;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北京 100005;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伦理学》编辑部,

陕西 西安 710061;5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文护理教研室,江苏 淮安 223300)

《护士伦理准则》内容解读

潘绍山1,张金钟2,张新庆3,谢红珍1,李恩昌4,贾启艾5

(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护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010,panssh@163.com;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北京 100005;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伦理学》编辑部,

陕西 西安 710061;5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文护理教研室,江苏 淮安 223300)

《护士伦理准则》提供通用的护理伦理原则、规范,以指导护士作为临床实践、护理行为和伦理决策的评价标准。本准则包括有七章内容。

第一章 总则。其中包含三条:第一条是护士职责“为护理对象提供专业的关怀照顾;协同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全人护理。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护理宗旨。”这一条开宗明义的明确了护士肩负的道德职责。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护理工作范畴的报告中指出,护士的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而提供全人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下所要求的整体护理思想。这条宗旨是参考国际护士协会(ICN)制定的《国际护士伦理准则》,但增加了“保护生命”这一项内容。第二条强调了护理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社区。传统上,护理对象就是住院患者,2008年美国护理学会发布的《护士伦理守则》修订版中最显著变化是:护理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展到患者家属、健康人群和社区。护理对象的这种新变化必然带来了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人际关系多样化,护理伦理决策复杂化。

第三条是对伦理原则的表述,护理伦理原则是《护士伦理准则》的理论支柱,起着导向和指南作用。同时为护士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提供策略和方法,对护理行为和技术活动起规范指导作用。主要包括:尊重、关爱、不伤害、公正。尊重原则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人道主义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尊重,是一种升华了的更深层次的、理性的爱。主要包括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人格尊严、知情同意权、自主权、个人隐私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当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时,患者和其家属的自主选择与医疗原则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护士要履行对患者、社会的责任,要使患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对于婴幼儿、精神病、智力低下等患者,自主选择权由其家属或监护人代理。关爱原则则是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和《护理伦理学原则》将“不伤害原则”改为“关爱原则”。关爱是一种源于发自内心的母亲对孩子般的关怀照顾,这是一种自然感情,任何人都需要这种感情。关爱最能体现护理的本质和专业的核心价值,关爱也是广大患者的一种心理期待,因此,“关爱”作为护士伦理原则的核心,是锤炼护士职业道德意识、指导护理行为、修炼道德情操的灵魂。护士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一种自觉的伦理关爱。不伤害——不伤害原则是把有利于患者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临床实践中要求针对患者的救护措施都是最佳的,一是应遵行最优化原则。二是相对安全,副作用最小。三是患者痛苦最少,不受伤害。四是经济耗费最低。ICN强烈申明,护士的基本义务是对那些需要护理照顾的人负责。护士不得自愿参与任何蓄意施加身心伤害的行为,也不应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准备和实施处决,包括拒绝参与处决的权利。公正原则作为护理伦理原则,是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高度社会化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价值在于合理协调日趋复杂的医患关系,解决日趋尖锐复杂的健康利益分配矛盾。患者虽千差万别,但在人格尊严上应是相互平等的,人人享有平等的生命健康权和医疗保健权,公平合理的享受医疗资源,护士所给予每一位患者的护理服务都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的关怀,即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患者。

第二章 护士与护理对象。在这章中主要有五条内容,是从第四条到第八条。第四条是“关爱生命,无论何时,救护生命安全第一。尊重人格尊严、知情同意权、自主权、个人隐私权和文化背景。”这里用了“关爱生命”而非“敬畏生命”,是在听取了相关意见后决定的。“敬畏生命”是史怀泽提出的,旨在纠正破坏生态、任意杀戮其他生命的人类霸权主义。但它用在医疗护理中并不恰当。因为,首先“敬畏”一词就词义而讲,有“尊敬而又恐惧的”之义,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尊敬而又恐惧的,这无疑不是护理人员的正常情感。再之,不少人在运用“敬畏生命”时往往与“敬畏一切生命”相连,其应用在护理伦理中就更不妥当,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不可能敬畏一切生命,还要同危害人生命的病原微生物等作斗争。所以,“关爱生命”才是护理伦理学对护理人员情感道德的本质要求。[1]第五条是“善良为怀,仁爱为本,热心、耐心、细心、诚心,提供全人、全程优质护理。”护士需要超越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任何不良情绪来影响任何细小的护理行为。始终保持热心、耐心、细心,并成为一种专业素养、职业本能。克尽已职,即不怕苦、不嫌脏、不嫌麻烦、不畏困难,任劳任怨,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提供全人全程优质护理既是一种护理模式,更是一种护理技能,将关爱、善良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期年青护理队伍面前重提十分有必要。第六条是“恪尽职守,审慎无误,无生理、心理、经济伤害,确保优质护理。”恪尽职守、审慎无误,诠释的是责任,是指护士对其护理行为及其后果的担当,是一种对行为及其后果的问责。在当前转变临床护理模式,落实对患者的包干负责制中,要深刻理解责任护士角色要求,在提供全人护理中,尽职尽责、审慎无误,是护士最重要的临床护理道德规范之一,要确保护理行为对患者无身心伤害,无经济性伤害(如多收费、乱收费),优质、高效、低廉,让病人安全、满意。

第七条是“诚实守信,拒绝贿赂,一视同仁,公平正义,维护护理对象利益至上。”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实践“公正”原则。诚实守信,用道德诚信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没有虚假护理行为。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权力、权威的压力,可能导致违背患者利益行为时,护士要以勇气、胆识和知识,拒绝各式各样的贿赂,坚持以公平正义的原则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无论何时对每位护理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提供同样标准的护理照顾,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健康权益。第八条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构建理解、信任、合作、和谐的护患关系。”这是针对当前护患关系时有出现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后必须引起的重视和对策。护士在完成好专业职责规定的基础护理关怀照顾和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和患者及其亲属的沟通,各种关系和利益的协调,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忠诚,合作的护患关系,真正让患者感到护患之间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其共同目标就是为了战胜疾病,建立的不仅是一种临时互相依赖的护患关系,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友谊。这种高境界的护患关系甚至可以让患者终生不忘。

第三章 护士与合作者。这章中虽然只有一条内容,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护士与护士、医生、药技、行政、后勤等其他人员之间,在人格和专业上是平等的。要团结互助,互相监督,互相支持,理解宽容,尊师重道,有团队精神,共建和谐医疗团队。”护士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医护质量的提高。当前尊师、感恩这些优良传统应提倡在新老护士之间传承发扬;而互助、监督是基于患者利益至上,对病人负责,如发现医嘱错误及时报告纠正;支持是同行绝不可互相拆台,不可在患者面前暴露医务人员之间和治疗救护措施等矛盾;护士在工作中要和诸多角色的人员打交道,一定要有团队精神不能只强调个人和护士小组的意志。

第四章 护士与专业。其中包含了从第十条至第十三条的内容。第十条是“忠诚专业,爱岗敬业,遵守《护士条例》,恪守护理行为规范。”这是护士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做好护理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护士重要的专业品格,护士所有的能力也只有通过爱岗敬业才能体现。2008年由国务院颁发的《护士条例》是目前关于护士管理的最高权威文件,由于颁发时,正逢四川大地震,所以真正落实还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执行力,理所当然应由护士首先从自我做起。第十一条是“终身学习,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实践。”这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民众对护理期望值日益提高的新要求,也是护士坚守职业生涯所必须。要积极参加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学习要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科技能,新理论、新方法,专科护理证书、提升学历和晋升职称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第十二条是“遵循技术伦理,循证护理,精益求精;陶冶护理专业精神,发展专业,追求事业。”技术伦理指的是护士在实施护理技术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的道德反思。从伦理责任上引导护士以更高的道德要求自己。护理是一级学科,护士是科技工作者,对专业要精益求精,以科学的理论和证据来指导护理行为,完成护理从职业-专业-事业的职业理想认识、实践过程,逐步树立从事护理事业的自豪情感,打造成功的护理职业生涯,铸造护理专业精神,献身护理事业,这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和境界。第十三条“积极参与护理科研,坚守学术诚信,求实创新,自觉抵制剽窃、杜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这就要求护士要积极参加各级护理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通过护理临床实践、教育、科研、管理和知识的创新来促进专业和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当前诚信问题存在于各个领域,护士也很难独善其身,在护理论文和科研中杜撰、抄袭等问题,是当前护理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必须先强化护士的意识,从每个人做起,坚守学术诚信,自觉抵制学术不端,形成学术诚信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护士与社会。其中包含了从第十四条至十六条的内容。第十四条是“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在促进医疗护理公平和公众合理应用、享受卫生资源中坚守良知。”第十五条“发生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以公众健康为己任,主动请缨,服从命令,积极参加救护。”让人们明白护理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崇高的事业。护士作为生命的“守护神”,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护士。那么护士理应回报社会,对社会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护士不仅是在医院护理患者,还要走向社会为民众开展健康宣教、开展初级社区保健等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护理服务。当发生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理所当然要主动积极参加救护,向2003年抗击SARS中的叶欣护士长学习,向5·12大地震中志愿者学习。第十六条“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改革和社会公益活动,展示护士专业形象,维护职业尊严。”当前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护理管理者必须厘清思路,首先要抓好护士的专业形象和行为规范的建设。不能提倡把有的岗位护士打扮成“空姐”、“模特”,在院内当“电动车司机”,这怎么能显示护士的专业形象和职业尊严?关于参加公益活动,要向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琦学习,她把个人的职业生涯奉献给麻风村患者。在任何时间、地点,护士都要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进行免费体检,如为窝巢老人进行免费体检、为农民工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教育……,向社会真实地展示护士专业形象、职业尊严和护理工作价值。

第六章 护士与环境。包括有以下内容:“第十七条为护理对象营造和提供安全、舒适、舒心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第十八条在护理执业活动中,防止医源性损害和医疗废物污染环境。”“第十九条 维护护理对象、护士个人、医疗团队的信息和网络环境安全。”“第二十条共同建立和维护安全、和谐的从业环境,以有利于保障提供符合专业价值的护理服务。”本章内容与时俱进,也是本《准则》创新与提升较多的章节之一。从护理患者的微观环境,到执业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自然、人文、网络安全的宏观环境,内容全面而新颖,每一种环境都十分重要,这一章显示了护士维护患者健康权益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第二十条中,护士参与建立、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执业条件,并且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努力,要预防职业伤害,确保执业安全,建立好团队文化,要求给执业者提供符合专业价值观的人文、心理环境,有利于护士提供符合专业价值的护理服务。

第七章 护士自身修养。这是参考《美国护士伦理守则》2008年修订版第五条:“护士对自己也承担着和对他人相同的责任,保持诚实、正直与安全,维持胜任的专业能力及持续的个人与专业成长。以自身义务来保证执行《护士伦理准则》,以保证给护理对象提供合标准的护理服务。”进行的修改,包括有三条:第二十一条“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积极进取,身心健康。”道德自尊是个人道德水平本质的来源和要素,是自我价值观和自我评估的一种形式,自我尊重也是幸福生活的根本。护士自信、自强、自爱,不怕困难、积极进取、能合理控制情感和激情,保持身心健康,则更增强自尊。亚里士多德说:“自尊的人应该以正确的动机,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并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自信。”如果没有这种自我尊重,护士可能没有道德勇气采取行动去保护患者。

第二十二条“仪表端庄、言行优雅,严谨慎独、情操高尚。”这是护士专业形象塑造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理想和境界。第二十三条“兼顾事业与家庭,赢得事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联系国内有成就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护理专家成功的人生,以指导护士在综合素质、职业生涯、事业与家庭等方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道德理想,更加有利于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发展护理事业培育护理精英人才,激发护士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不断努力和享受奋斗过程。

[1]李恩昌,逯改,徐天士,等.敬畏生命还是关爱生命、护卫生命——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在医学伦理学中应用辨析[J].医学争鸣,2013,4(6):10-13.

〔修回日期2014-04-23〕

〔编 辑 李恩昌〕

Content Interpretation of"Ethical Guidelines for Nurses"

PAN Shaoshan1,ZHANG Jinzhong2,ZHANG Xinqing3,XIE Hongzhen1,LIEnchang4,JIAQiai5
(1 Nursing Center of Guangzhou General Hospital in Guang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Guangzhou 510010,China;2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193,China;3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05,China;4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al Ethics,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5 Department of Humanistic Nursing,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in Huaiyin,Huaian 223300,China)

R-052

A

1001-8565(2014)04-0468-03

2014-04-01〕

猜你喜欢

伦理护士生命
最美护士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