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2014-01-29袁奇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产儿母乳黄疸

袁奇超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袁奇超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症提供参考。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选取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Logistic对两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在出生体重、出生年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型贫血、胆道闭锁、先天性疾病、酸中毒、母乳黄疸等情况均有统计差异,(P均<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等为新生儿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使新生儿患上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以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最为常见,因此对于以上因素采取及时干预,是预防并利于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手段。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

高胆红素血症是由新生儿体内高胆红素水平所引发的临床病症,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等[1],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对新生儿生命造成威胁。本文以研究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研究目的,为防治该病症提供参考,选取我院130例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Logistic对两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选取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新生儿中男性68例,女性62例,日龄为5~16 d,平均为(6.4±0.8)d,其中72例为足月产儿,51例为早产儿,7例为过期产儿,小于正常体重2.5 kg的产儿共62例,正常体重产儿53例,超过正常体重4 kg的巨大儿为15例;观察组新生儿中男性66例,女性64例,日龄为6~16 d,平均为(6.8±0.9)d,其中81例为足月产儿,44例为早产儿,5例为过期产儿,小于正常体重2.5 kg的产儿共52例,正常体重产儿58例,超过正常体重4 kg的巨大儿为20例。

1.2 方法

对两组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日龄、胆红素水平、24 h内是否发生黄疸与黄疸程度等临床数据。胆红素水平分度:轻度,血清胆红素小于257 μmol/L;中度,257~342 μmol/L之间;重度,超过342 μmol/L。

2 结果

观察组在出生体重、出生年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型贫血、胆道闭锁、先天性疾病、酸中毒、母乳黄疸等情况均有统计差异,(P均<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等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病症,而重症型高胆红素则可导致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损伤,并危及生命[2],因此找出引发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早防治,对于患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在出生体重、出生年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型贫血、胆道闭锁、先天性疾病、酸中毒、母乳黄疸等情况均有统计差异,(P均<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等均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使新生儿患上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以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最为常见,因此对于以上因素采取及时干预,是预防并利于治疗的有效手段。总而言之,及早发现并及时有效治疗,对于患儿意义重大,医护人员需强化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视,对于具备引发重症型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新生儿,需进行密切观察,从而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降低死亡率及因该病症引发的致残率,为我国优生优育基本国策添砖加瓦。

[1]戴昕,程国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957-959.

[2]庄严,李贵南,周勇,等.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28-31.

R722.1

B

1674-9316(2014)17-002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16

猜你喜欢

产儿母乳黄疸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