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诊断

2014-01-29董红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导联胸痛稳定型

董红晶

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诊断

董红晶

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0.1 mV)。心电图负荷实验及24 h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脏病的检出率。结论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表现;动态心动图

不稳型心绞痛是介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心肌缺血综合征,为心肌梗死前状态、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中间综合征等,提示本病易发展急性心肌梗死,需积极治疗[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013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5~60岁,平均54岁;其中初发型心绞痛6例,恶化型心绞痛19例,自发型心绞痛11例,心梗后心绞痛4例。

2 心电图表现

2.1 QRS波群改变

R波降低,上升支缓慢,室壁激动时间延长。QRS振幅增大,QRS时限延长至100~120 ms,室壁激动时间延长,ST段上斜型抬高,T波高大,形成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图形特征。

2.2 ST段移位

胸痛时心电图ST段发生下降或抬高改变,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最重要的依据。胸痛缓解以后ST段复原,动态心电图可完整记录下每次发生急性ST段改变的全过程。UP发作时,损伤区的导联上ST段急剧抬高,ST段抬得越高的程度越重,心肌损伤的程度越重。ST段抬高是急性冠状动脉阻塞造成的冠状动脉血流几乎完全中断所引起的穿壁性心肌损伤。UP引起的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UP时ST段抬高的程度没有急性心肌梗死显著。

2.3 T波改变

T波异常高耸,UP发作时,缺血区的导联上T波迅速增高变尖。胸痛缓解以后恢复原状,T波高耸持续时间长者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T波倒置,UP发作时,T波倒置占20%。胸导联倒置T波≥0.20 mV,两肢对称,呈箭头样,高度提示急性前壁缺血,多由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所致。这类患者常有前壁心肌运动减弱[2]。T波倒置异常增深者,可发展成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2.4 其他心电图改变

一过性Q波或QS波,为缺血表现。UP合并某些非特异性的心电图改变有束支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左室肥大等的病人死亡风险最高;其次是ST段抬高或压低的病人;孤立性T波倒置或心电图正常的病人危险性最低。动态心电图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心电图上ST段下降或束支传导阻滞的UP的患者,死亡率比心电图正常者高出五倍。

2.5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发作时,多为ST段突然下降,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ST段又回到原来的水平。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下壁缺血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伴有逸搏或逸搏心律。前壁缺血可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生心室颤动猝死。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常有伴随症状而出现的短暂的ST偏移伴或不伴有T波倒置,但不是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都发生这种ECG改变。ECG变化随着胸痛的缓解而完全或部分恢复。症状缓解后,ST段抬高或降低或T波倒置不能完全恢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伴随症状产生的ST段、T波改变持续超过12小时者可能提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此外临床表现拟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胸导联T波呈明显对称性倒置(≥0.2 mV),高度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可能系前降支严重狭窄所致。胸痛患者ECG正常不能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若发作时倒置的T波呈伪性改变(假性正常化),发作后T波恢复原倒置状态或以前心电图正常者近期内出现心前区多导联T波加深倒置,在排除非Q波性心肌梗死后结合临床也应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约有75%~88%的一过性ST段改变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此种无痛性ST段改变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连续24小时以上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记录多达约10万次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对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判断,较常规心电图更为敏感。动态心电图不仅有助于检出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评估和作为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术的参考指标。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聂如琼,伍卫.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一些问题[J].新医学,2004,35(9):522.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DONG Hongjing Heilongjiang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Corps Hospital,Heilongjiang 150010,in China

Objective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re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data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in this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are selected for analysis.ResultsWhen the angina pectoris happens, ST segment depression (≥0.1 mV) can be caused by transient myocardial ischemia. Electrocardiogram stress test and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Conclusion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spection method to detect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diagnose the angina pectoris.

Unstable angina;Electrocardiagraphy expression ;Dynamic Echocardiography

R541.4

B

1674-9316(2014)18-007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52

猜你喜欢

导联胸痛稳定型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