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4-01-29符晨梅蒋巧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管理科锐器针头

符晨梅 蒋巧华

瑞华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苏州 215104

职业卫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对策

符晨梅 蒋巧华

瑞华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苏州 215104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感染管理科登记在案的职业暴露者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暴露后跟踪档案。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1人次,其中护士23人次,占56.09%;医师13人次,占31.71%;实习护士2人次,占4.88%,麻醉师1人次,占2.44%,医生助理1人次,占2.44%;助产师1人次,占2.44%;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工作年限5年以内为主,占75.61%;暴露的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82.93%;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58.54%;暴露时的操作主要发生于手术和医疗废物处置、针头入锐器盒过程中;暴露的主要器具为头皮针、一次性注射器。结论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较其他人群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不断强化意识、规范各类操作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原因;对策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胃肠外途径,暴露于含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1]。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策,感染管理科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共41人次。

1.2 方法

根据暴露者填写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进行原因分析。

2 结论

共发生职业暴露41人次,其中暴露的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82.93%,黏膜暴露占17.07%;人员分布以护士为主,占56.09%,医师占31.71%,实习护士占4.88%,麻醉师占2.44%,助产师占2.44%,医生助理占2.44%;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工作年限5年以内为主,占75.61%,5年及以上占24.39%;分布科室以骨科为主,占41.46%,手外科占31.71%,手术室占7.31%,ICU占4.88%,妇产科占4.88%,供应室占2.44%,麻醉科占2.44%,内科占2.44%,普外科占2.44%。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操作主要发生于手术和医疗废物处置、针头入锐器盒过程中。其中手术时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1人,占26.83%;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0人,占24.39%;其中被针头扎伤的医务人员6人,占14.6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器具为头皮针、一次性注射器,其次为缝针、真空采血针、刀片、手术器械、留置针、钢丝。

暴露者接触的感染源发生职业暴露41人,接触的感染源中,乙型肝炎24例,占58.54%,梅毒4例,占9.76%;丙肝1例,占2.44%;HIV3例,占7.32%。

3 讨论

3.1 职业暴露的原因

本次分析的41位暴露者中,护士占56.09%,医师为31.71%,与文献报道一致[2]。护士和医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承担了大量的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工作,较其他人群易发生职业暴露。

工龄<5年的人群(含实习生)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5年及以上年龄组。这与他们对职业防护的认识不足,使用的器具不熟悉以及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因素有关。

医务人员不规范操作易发生职业暴露统计数据显示,小器械操作、针头、刀片等划伤与医务人员不规范操作及操作不熟练有关[3],有些医务人员在一些操作中,慎独性不高,操作时不按照操作规范,易发生职业暴露。

工作过程中对职业防护知识重视不够,平时只重视了护士的基础护理,专业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了职业防护。对体液、血液传播的疾病认识不足。不用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拔下输液器针头后未及时处理,或违反操作规程。

3.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对在职人员(包括保洁工人)及新上岗人员分批、分段进行培训,力求全员参加;培训内容是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意义、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及自我防护措施,让每个受培训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熟练掌握职业暴露发生时应急处理方法及上报流程,提高预防职业暴露的自觉性。

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实施“教”、“查”、“考核”三为一体体系。对每一位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各类操作流程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一些常规操作流程、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图文并茂形式粘贴醒目处,时刻提醒。将医疗不良操作行为纳入每一位医务人员目标责任书中,作为常态管理。

职业暴露后按江苏省卫生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SOP》中的职业暴露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由此可得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培训、不断强化意识、规范各类操作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1]余金泉,杨永洁,林澜溪,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506-508.

[2]吴晓英,汪道琼.64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1):3191-3193.

[3]李英秀,卢林正,梁琼.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4(22):145-146+154.

R192

B

1674-9316(2014)18-006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41

猜你喜欢

管理科锐器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稳扎稳打展工作 精心保养助公检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受人请托真敢干先后受贿三十万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在实现医保、新农合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