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SCR脱硝液氨区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2014-01-27俞国定

浙江电力 2014年8期
关键词:液氨氨气危险源

俞国定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73)

发电厂SCR脱硝液氨区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俞国定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73)

液氨是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在发电厂的储存量较大。当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或大量泄漏时,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SCR脱硝液氨区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规范制度和手册,尤其要加强防火和防泄漏。

SCR脱硝;液氨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0 引言

某发电厂2×300 MW供热发电机组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以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1台300 MW机组每天要消耗液氨约2 t,按照2台机组、储存5~7天的使用量计算,脱硝液氨区储存的液氨量约为20~28 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的规定,当液氨的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10 t)时,即构成了重大危险源。

SCR脱硝系统分为脱硝本体(SCR反应器)和液氨贮存、氨气制备(称为液氨区)两部分,用管道连接。脱硝本体布置在锅炉与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中。液氨区主要由液氨接卸设备、储罐(一用一备)、液氨蒸发器和氨气稳压罐等设备组成,液氨由供货商用专用液氨槽车运送到电厂液氨区,再利用卸料压缩机由槽车输入储罐内。

1 液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为无色液体,极易气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为0.617 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变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规定,液氨(无水氨)为第2.3类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其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气体无水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5.7%~27.4%,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液氨泄漏遇明火、高热等会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氨气能侵袭呼吸系统、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症、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2 安全管理

液氨是易燃、易爆、有毒、具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所以必须加强对液氨区的安全管理,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设备管理和操作管理,建立应急防范机制,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2.1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脱硝液氨区是重大危险源区域,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液氨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运行规程、操作手册和应急处置预案。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标准、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定期试验及切换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消防管理及脱硝液氨区出入管理等。

运行规程、操作手册包括:脱硝系统设备规范、工质理化性质等说明;操作规定、维护、检修、定期巡检、异常情况或事故状态的处理规定以及安全管理等。

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危险源辨识、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风险分级与响应、应急救援保障与准备、预案启动与响应、应急处置方案、事件调查与评估等。

2.2 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

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建立液氨区的安全管理、运行规程、操作手册、平面布置、设备设施、安全评估等档案资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备案工作。

按照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脱硝液氨区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取得安全评价报告。

2.3 完善液氨区的安全设施

液氨区周边不应布置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施设备,并远离人群集中区域。液氨区建筑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采用敞开式建筑,保持通风。四周建筑采用不低于2 m的实体围墙,液氨罐区设置防火堤。有单独的防雷接地系统和防静电接地系统;设立用于氨罐降温的喷淋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和氮气吹扫系统;储罐和氨气蒸发器应布设氨气泄漏检测仪;设置淋浴和洗眼器,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防火是液氨区的重点工作,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定期进行检验。液氨区围墙要完整,有2个以上通道、大门,并悬挂“严禁烟火”等明显字样的警示牌。

2.4 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涉及液氨区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有资质的单位发放的危险化学品操作证书,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作业人员熟练掌握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在进行液氨区巡检、操作、检修等工作时,随身携带防毒面具、手持式氨气监测仪和非钢制工具,在进行有可能直接接触液氨的工作时穿专用防护服。接触液氨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2.5 加强液氨的采购、接卸管理

液氨的采购应选择有资质的专业经营单位,委托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资质和信誉良好的专业运输单位进行运输,并签订供货及运输合同,明确双方安全职责,避免承担道路运输安全责任。液氨运输应以电厂大门为界,在进入电厂大门后纳入本企业管理。负责安全、保卫、消防等工作的管理部门必须提前明确厂区内液氨的运输路线,并由消防保卫人员随行护送;在液氨区进行接卸操作时,必须由运行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消防保卫人员到场全程监护。

2.6 加强液氨区的操作和巡检管理

针对液氨区设备的卸氨操作、液氨储罐/倒罐操作、液氨蒸发系统启动和停止等重要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其中1人操作、1人监护。

液氨储存的最大容量不得超过罐容积的80%,必须保证其备用空间和容量。液氨罐设计压力为2.16 MPa的,一般控制罐内的压力在1.6 MPa以内,温度在42.5℃以下;当液氨罐内压力高于1.6 MPa或者温度高于42.5℃时,喷水装置应自动打开进行喷水冷却降压。

在进入液氨区操作前应打开液氨区的2个大门,观察风向,便于应急疏散。氨区卸氨时要有专人就地检查,发现跑、冒、漏立即处理。严禁在雷雨天和附近发生火警时进行卸氨作业。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要定期对液氨区及设备设施、安全设施等进行巡回检查,运行人员每班不少于2次,检修人员每班不少于1次。巡检时重点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罐体、管道、法兰有无泄漏,并利用便携式氨气监测仪对系统周围进行检测,确保系统无泄漏,发现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处理。

氨区的操作和巡检人员进入氨区作业前必须登记,不得携带火种;出氨区后,大门必须上锁。

3 危险因素识别和应急管理

3.1 危险因素识别

(1)液氨罐内压力过高。当液氨过量充装后液氨温度超过极限,会使罐体内压力升高到危险值,发生物理爆炸。

(2)液氨罐破裂泄漏。如果液氨罐体或连接管道法兰因腐蚀或机械破裂,会造成大量液氨泄漏。根据资料介绍,1 t液氨泄漏并全部气化,无风状态下会对半径48 m内的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大量液氨泄漏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汽车运输的卸氨泄漏。在卸氨作业时若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引起的液氨泄漏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

3.2 应急管理

(1)建立液氨区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组织)、应急物资准备、社会联络协调机制等。

(2)开展应急培训。应急预案应组织培训,培训人员包括本企业人员及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企业、社区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或组织各涉及单位的联动演练,对预案和演练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3)组织应急处置。当发生危险或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立即响应,采取受伤人员抢救、受损设备抢修、消防喷淋稀释等应急措施,做好警戒保卫,同时立即疏散企业无关人员及周边社会人员。

(4)事故后期处置。启动事故调查及现场处理、修复等事故后期处理程序。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暴露的问题,制订防范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并进行责任追究。

3.3 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

(1)当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或着火爆炸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一级响应,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企业上级单位,请求指导和支援。按照安全评价提出的扩散距离设置警戒线,在紧急状态下可在距泄漏点半径约400 m处设置警戒线,并紧急疏散警戒线内的本企业和周边社会人员。组织消防、救援抢险队伍,首先检查、救援受困或受伤人员,然后在上风处以水枪压制火势并稀释氨气。在扑灭火源、氨气浓度得到压制后,组织抢险人员检查并抢修受损设备,隔离或消除泄漏点。

(2)当液氨容器或管道破损、有少量氨气泄漏时,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根据泄漏情况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组织消防、救援抢险队伍进行检查,判明具体泄漏部位,由运行人员进行远方隔离操作,切断氨气泄漏。消防人员在上风处用水枪稀释氨气。组织抢险人员检查并抢修受损设备,隔离或消除泄漏点。

(3)汽车卸氨泄漏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穿戴防护用品并进行处置。如果液氨槽车接口管破裂,应先关闭槽口出口门,若槽口出口门无法关闭,应用软管连接后引入氨区废水池,放空槽车,待现场氨含量小于20 mg/L后方可启动槽车,移出氨区。如果液相、气相卸氨管阀泄漏,应先隔离储氨罐及槽车,开启槽车卸氨液相管路疏放门、槽车卸氨气相管路疏放门。

4 结语

液氨的泄漏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电企业应高度重视SCR脱硝液氨区的安全管理内容及防范措施,并将其纳入全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确保企业员工及附近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1]董润莲,丁飒,李洁,等.火电厂SCR脱硝液氨泄漏事故风险及防范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248 -251.

[2]周亚军.浅谈发电厂SCR脱硝氨区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2)∶58-60.

[3]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本文编辑:徐晗)

Safety Managemen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Liquid Ammonia Area in SCR Desulfurization System

YU Guoding
(Zhejiang Zheneng Shaoxing Binhai Thermoelectric Co.,Ltd.,Shaoxing Zhejiang 312073,China)

Liquid ammonia,serving as a reducing agent in SC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coal-fired plant,is largely stored in power plant.In case the liquid ammonia tank explores or leaks,there will be casualties or property loss.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liquid ammonia area in SCR desulphurization system,the regulations and system as well as the manuals must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The safety essentials are fire protection and leakage prevention.

SCR desulfurization;liquid ammonia area;safety management;preventive measures

TM621.7+3

:B

:1007-1881(2014)08-0057-03

2014-06-13

俞国定(1956-),男,浙江杭州人,工程师,从事火电厂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液氨氨气危险源
兴化市精准推动液氨制氢专项整治
液氨槽车事故应急处置探析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利空增多 液氨后市承压
液氨储罐采用水置换方案的探讨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渔船密闭舱室内氨气泄漏数值模拟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