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军参与“ 3·11”东日本大地震医学救援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14-01-27于双平杜国福毛军文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福岛救灾核电站

于双平,吴 东,杜国福,毛军文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随即引发了大规模海啸、核电站泄漏事故、火灾等重大次生灾害,共造成约15900人死亡、2900人失踪、6100人受伤[1-6]。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130多个国家参加灾后救援工作,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等国家派出军队参加了医疗援助、物资和运输保障等救援行动[7]。美军也派出2万多名官兵展开了两个多月的救援行动。

1 美军医学救援行动概况

1.1 救援行动的启动和组织指挥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美国联邦政府应日本政府请求,在灾后数小时内就迅速派出国际发展署和位于日本附近的美军参与救援行动,行动代号“友谊行动”[1,7-9]。美军救灾指挥中心最初由位于Yokota空军基地的驻日美军司令部负责,来自美军各军兵种和美国国际发展署、原子能规程委员会、能源部,其他多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均在此集中[8]。后因救灾需要,改由位于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负责指挥行动[9]。美军主要救援任务是协助日本自卫队进行搜救、医疗救助、运送人员和物资、食物和饮水保障、应对核泄漏和灾后重建等工作[10]。

1.2 救援行动总体部署与实施情况 美国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军兵种都参加了此次行动,曾在高峰期派出2.4万名官兵、189架飞机和24 艘舰艇参加救援[1,5,8-9,11]。海基医疗救援主要依靠“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和埃塞克斯两栖登陆舰。美军航空和两栖平台负责提供灾情侦察、救灾物资运送、医疗援助、运输工具和工程设备[1]。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后,美军部分救援力量曾遭受轻度核污染,为保护官兵、家属并为日本提供核应急援助,先后派出了140多人的海军陆战队化生事件应急处置队,近40人的空军辐射评估队、由9名军地专家组成的联合特遣部队政府支援队、医学放射生物学专家队、6人组成的国防威胁降减局放射危机处置队等多支专业应急力量。

1.3 救援成效 美军“友谊行动”持续近3个月,耗资近9000万美元。共提供了280吨食物、770万升饮用水,并和日本海上自卫队一起搜寻到289具遇难者遗体[1,7]。为应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美军为冷却核反应堆提供了两台消防注水车、100套抗辐射防护装备、190 万升淡水和其他应急物资[3,7,11]。美军核应急力量制定了美日联合辐射检测与防护计划,设定空气、食物、水和土壤暴露限制标准;通过辐射知识教育等措施,消除了美军官兵和美日平民的担忧;为日本自卫队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提供了培训和信息支援;为位于本州岛的9万多名美军官兵、家属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护支援[11-12]。救援期间,出于辐射安全等原因,共向美国本土撤离7000名美军家属,对8000多名美军救灾官兵进行了内照射监测[2,11]。

2 主要经验和做法

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平时建有联络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并制定有标准化联合行动规程。双方在救灾初期就在日本防卫省、驻日美军司令部和仙台要塞建立了3个联合救援协作中心,为联合救援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1,7,9]。而驻日美军医疗专家队也加入了由来自美国能源部、陆军第9区医学实验室、海军核专家、海军气象学与海洋学专家等机构和专家共同构成的跨机构专家队,可以为驻日美军最高医疗官提供24 h保障。同时,还得到了来自美国本土的远程支援[2]。

2.1 调动强大的核专业应急力量 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后,美军先后派出了海军陆战队化生事件应急处置队、空军辐射评估队、联合特遣部队政府支援队、医学放射生物学专家队、放射危机处置队等 5 支共计 200 余人的专业应急力量[2,6,12-13]。海军陆战队化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为独立保障单位,他们经验丰富,且拥有约350名队员和可以检测气体和液体沾染的德制XM93 Fox核化生侦察车;可以迅速开赴全球各地执行核化生防爆物质检测与确认、伤病员搜救、人员洗消、应急医疗等核化生事件处置任务[14]。空军辐射评估队队员主要来自美国空军航空医学院辐射健康部,是美军参与全球放射事件和事故处置的首选应急力量,应急处置经验非常丰富,可以提供现场健康效应指导、指挥官咨询、放射监测、采样和辐射剂量测定[13]。此次派出的专业应急力量利用他们的经验、知识和技术,为有效解决行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鉴别、分析、建议支援。

2.2 依靠严格的核辐射防护标准 美日联合救灾部队4月1日开始大规模搜索地震及海啸中的失踪者,而美军规定其救援飞机和舰艇的搜索范围不包括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30 km以内。鉴于部分救援部队在救灾初期曾遭受过轻度核辐射,美军执行了严格的防护标准。美国政府和军队与日本比较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洗消和防护标准[12]。美军在核事故发生后,立即命令所有部队远离福岛核电站;只为日本自卫队提供核应急装备,未派出操作人员[7]。日本政府划定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安全区为半径30 km,而美军执行的安全区为半径80 km,且救援力量不得擅自进入此范围开展救援[5]。在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放射性碘的精确释放值不明的情况下,美军决定为距离核电站200英里以内美军官兵和家属配发碘化钾。并要求所有进入核沾染区的军人都要服用碘化钾。建议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标准,即碘化钾服用剂量分别采用儿童50 mSv、成人100 mSv和40岁以上者5 Sv 3个标准。鉴于核反应堆的不稳定性,规定只要监测暴露剂量稳定在0.6μSv/h时,即对官兵和家属进行疏散[2]。

2.3 依托海上和空中应急力量 《海军作战构想2010》将“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害救援”在海军6项主要任务之中的排名提升至第4位。美国海军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充分展现了其快速机动能力和信息保障能力,在搜集信息、开展海上搜救、运输救灾物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美军Essex两栖登陆舰是美军除医院船之外,最大的海上医疗船。它拥有14张ICU床位和46张住院床位,床位最多可拓展到600张。另外还拥有6间手术室、3个检伤分类站、多台X线检测设备、1个血库和1个实验室[1]。美军驻韩国的U-2型高空侦察机、驻关岛的RQ-4型“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以及驻日本冲绳P-3型机巡逻机持续盘旋在灾区上空,全方位对灾区进行侦察和监视,并派出WC-135、“不死凤凰”等专业飞机通过空气采样,评估福岛核电站及其周边的核沾染情况,为美军救灾部队部署、防范核辐射等提供了实时情报[10]。

2.4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保障 驻日美海军海洋与反潜战中心进行气象侦察,实时监控风向、风速、浪高、气压和温度等大气数据,并及时将数据传递给所有救援单位,以确保美军和日军舰机躲避核污染[10]。美军专家采用多个专用预测模型,对放射物质释放的最大量、最远距离和沉积位置进行了预测评估[2]。美军国防健康服务系统利用医疗机构联合注册系统、国防医疗后勤标准支援系统、伤病员流动追踪系统、国防职业环境卫生战备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系统为“友谊行动”提供了信息保障[15]。保障内容包括报告应急医疗物资装备的储备地点和数量,追踪物资的接收、存储和配发情况,追踪空运医疗后送所需的生物医学设备,追踪美军官兵和家属辐射暴露情况。

2.5 注重核暴露健康效应长期追踪 美军在震后一直在对驻日美军的全部工作和居住点进行空气、食物和水源监测。在灾情稳定后,将每小时监测制度,逐步调整为每3 h一次、每天一次,最后变为每周1次。并及时将数据整理报告给高层决策者。为保障剂量评估,收集、记录和分析了数十万个数据基准点[2]。在2011年4月初就已经开始内照射监测。首先对内暴露最高危人员进行了监测,包括穿行于核污染区的飞行人员或曾在那里有作业经历者,以及其他有外沾染者。核应急专家采用便携式监测器在横田空军基地,在第一周共对100多名飞行人员进行了内照射监测[2]。2012年9月,美军建立了关于7万名官兵和家属的注册数据库,通过多个地点对其放射暴露进行监测,被监测者为2011年3月12日-5月11日在日本本土及周边活动过的人员[8]。

3 结语

此次“3·11”东日本大地震医学救援是美军首次在放射污染条件下进行的各军兵种大规模联合军事行动,动用了大批专业部队和先进装备,执行侦察评估、快速反应、指挥控制、联合行动、后勤保障等多种任务。虽然美军在救灾初期曾遭遇轻度核污染,但其在整个救援行动中的经验和做法,为各国政府和军队如何应对和处置境内外核事故、核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Shimodaira T.Japan-U.S.joint operation in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new aspects of the Japan-U.S. alliance[J].JMSDF Staff College Review,2012,1(2):1-25.

[2]Jama V,Brian L,Lee A.DoD’s Medical Radiobiology Advisory Team:experts on the ground[J].Health Phys,2012,102(5):489-492.

[3]夏 坤,吴志坚,董 林.日本 9.0级特大地震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对我国的启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2):75-80.

[4]Keishi O.Civil-military medical assistance cooperation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Experiences and lessons[J].Liaison,2012,5:45-52.

[5]Arjun K.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flections on civil-military coordination[J].Liaison,2012,5:85-88.

[6]夏治强.日本福岛核事故危害分析与救援回顾[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047-1050.

[7]Nozomu Y,Koichi A,Shunei T,et al.Military-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relief: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J].Liaison,2012,5:21-37.

[8]Jason P.Operation Tomodachi:DoD’s humanitarian response to a friend in need[EBOL].Published on December 07,2012.www.health.mil/default.aspx?relatedFeatureID=27beffd1-2f47-4143-9e14-ac0f39d54087.

[9]Anon.Operation Tomodachi:lessons learned in the U.S.military’s support to Japan[J].Liaison,2012,5:55-60.

[10]王振星.美军日本救灾行动分析[J].国际资料信息,2011,5:26-29.

[11]Eric J.Operation Tomodachi a huge success,but was it a one-off?[EB/OL].Published on March 3,2012.http://www.japantimes.co.jp/news/2012/03/03/national/operation-tomodachi-a-huge-success-but-was-it-a-one-off/#.Unz-uNyS3Dc.

[12]Jamie S,Alan H.DoD’s response to Fukushima:Operation Tomodachi[EB/OL].Accessed 2013-02-19.http://www.nationalrep.org/2012Presentations/Session%208_DoD's%20Response%20to%20Fukushima_Stowe-Hale.pdf.

[13]Alan CH.Air Force Radiation Assessment Team(AFRAT)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 TomodachiResponse[EB/OL].Published in March 2012.http://www.afit.edu/events/4CBRNE2011/docs/pres/Air%20Force%20Radiation%20Assessment%20Team%20(AFRAT)%20Capabilities%20and%20Operation%20TOMODACHI%20Response%20(approved).pptx.

[14]Anon.Chemical Biological Incident Response Force(CBIRF)[EB/OL].Last modified:13-09-2012.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agency/usmc/cbirf.htm.

[15]Anon.DHSS PEO Medical Logistics Division supporting“Operation Tomadachi”[J].DHSS PEO eX-presso,2011,5(6):1-2.

猜你喜欢

福岛救灾核电站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救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核电站护卫队
核电站护卫队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