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为灾害救援部队官兵实施伴随医疗保障的做法

2014-01-27曲海燕赵东海叶常青李全岳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分队医疗保障官兵

曲海燕,赵东海,叶常青,胡 赟,李全岳

灾害是指给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一切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灾、水灾、旱灾、雪灾、泥石流、核泄漏、疫病等都统称为灾害[1]。及时控制、消除各类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部队官兵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军队医院对灾害救援部队官兵实施伴随医疗保障的做法介绍如下。

1 灾害救援伴随医疗保障的难点

1.1 机构指挥临时与整体协调保障密切的矛盾对灾害救援部队官兵实施伴随医疗保障需要各单位配合,从健康教育、现场急救、医疗后送和专科诊疗等多个方面,实施一体化医疗保障模式。然而,目前我国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仍不完善[2],军内尚未设置专门的灾害救援常设机构,灾害发生时,通常由军、政机关部门组建临时指挥机构,靠电话或文件指挥和部署保障遂行任务。由于各军队医院医疗保障隶属不同系统,临时指挥机构难以整体协调。再加上医院平时与部队联演联训机会少,容易出现医院与灾害救援部队各自为战,医疗保障单元难以融入部队救援体系,导致医疗保障计划预案、物资设备配备和具体实施办法等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给伴随医疗保障工作带来诸多障碍。

1.2 人员技术技能专一与保障需求全面的矛盾军队医院伴随保障医疗分队成员少,个人技术技能专一,总体保障能力较弱,而灾害类型多种多样,实施灾害救援的部队官兵可能会发生内科疾病,如抗洪抢险时发生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食物中毒等;也可能会导致外科疾患,如抗旱救灾帮村民打井时被机械扎伤、石头滚落压伤或蛇咬伤等;有些官兵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如处理毒气泄漏时出现恐惧心理,一些官兵感到恐慌、心悸、手脚麻木,动作反应迟钝,容易发生意外。灾害类型的多样性、救援部队官兵伤病的复杂性,要求伴随医疗保障人员不仅熟悉本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做到“一专多能、身兼数职”,能很好地处理各种伤病。

1.3 计划预案不全与应急保障多样的矛盾 灾害发生突然,情况紧急,转瞬即变,部队官兵受领任务和准备时间非常短,但救援任务要求较高,伴随医疗保障工作难度大。但由于灾害的突发性,部队官兵救援行动迅速,任务转换快,各种风险评估难度大,难以保证伴随医疗保障计划预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3]。

1.4 医疗设备粗重与保障任务机动性强的矛盾军队医院的医疗设备是根据院内医疗救治任务特点配置的,其大部分体积较大、重量重,很难搬运和携带,仅适合地点较为固定的医疗救护工作,与伴随医疗保障的实际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部分医疗设备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伴随途中很容易因颠簸、摩擦、碰撞等原因而发生故障;若遇到潮湿寒冷天气,则难以开机启动,影响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信息沟通少与医疗物资需求多的矛盾 伴随医疗保障分队的药材、器械、血液、敷料等医疗物资均为一次性携带,由于车辆运输和个人携带能力有限,分队本着“快速行动、确保跟得上”的原则进行携带,携带的医疗物资数量较少,有时需要中途补给才能满足伴随医疗保障需求。然而目前通信水平不高,受灾地区通信网络容易发生故障,造成信息沟通中断,增加了后勤指挥的难度,医疗物资补给信息难以准确传达。

2 灾害救援伴随医疗保障的建议

2.1 精心准备、周密组织是确保跟得上的前提

2.1.1 组建联合医疗指挥机构 要提高医院与体系部队平战时的联合保障能力,可以组建联合医疗指挥机构,医院与体系部队卫生机构混合编组,实行常态化联保联训,提高医院与部队的默契度。每年医院派出医疗队到体系部队参加卫勤保障和联演联训,主动靠前积极融入部队全程保障,与部队共同拟定保障计划预案,全程互动,部队练兵到哪里,医院医疗保障力量就跟进到哪里。灾害发生时,联合医疗指挥机构统一指挥,统一筹划,统一配置医疗资源,全面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伴随医疗保障工作,确保救援行动及时高效。

2.1.2 成立伴随保障医疗分队 根据对灾害救援部队官兵实施伴随医疗保障任务的特点,军队医院应及时成立伴随保障医疗分队。分队以“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身强体健、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为原则挑选人员。为了明确职责、便于机动,将分队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是外科救治组,由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和护士组成,主要负责灾害救援官兵外科方面的伤病诊治。第二组是内科救治组,由内科医师及护士组成,主要负责官兵内科方面的疾病诊治。第三组是后勤组,由通信员、防疫军医和设备维修人员等组成,主要担任信息收集、通信联络、卫生防疫和设备维修保养等任务。各小组分工不绝对,只要任务需要,应相互协作,合力救治,将统分结合发挥到淋漓尽致。

2.1.3 研制便携高效医疗设备 部队官兵的灾害救援工作必须达到快速反应、快速展开、快速救援的要求,军队医院的伴随保障医疗分队一定要跟得上救援部队官兵的步伐。为此,医院应根据部队官兵参与灾害救援的特点,从伴随保障医疗分队的医疗救治任务入手,制定分队携带医疗设备的标准,即:轻便、适用、稳定、高效,确保既携带方便,又能顺利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并在原有医疗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的材料、工艺、装具等,将抗震、抗湿能力差的设备装入特制的容具中,以提高伴随医疗保障效能。

2.1.4 加强技能培训和演练 一是组织专题培训授课。医院按照《伴随医疗保障培训教程》的要求对分队进行培训,落实培训科目,熟悉现场医疗处置程序,提高应急救治水平。二是坚持进行身体素质锻炼。分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坚持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和持久耐力。三是加强野外适应能力训练。伴随医疗保障大多是在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加强野外适应能力训练可以提高人员的心理应激能力,强化严酷环境下进行医疗保障的能力[4]。四是对医疗设备进行使用培训。培训分队成员如何正确使用携带的医疗设备,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并能处理常见故障。

2.2 灵活机动、有序保障是确保救得下的关键

2.2.1 根据任务特点完善保障预案 针对地震、洪涝、雪灾、火灾等不同灾害,应制定各种专项保障预案,细化保障流程[5]。接到具体保障任务时,根据任务特点,迅速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通过对参与灾害救援部队官兵的人数、灾害发生地点、受灾的严重程度等估算所需药品和器械的种类和数量,要求品种齐全、量足、质优、重点突出。

2.2.2 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联系 一是后勤组要注重与后方指挥部联系,充分利用受灾地区的各种通信设施,借助军分区、县、乡、村等现场指挥所的网络、无线、有线通信设备,及时将灾害救援部队官兵的身体状况、医疗资源消耗情况、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等信息向上级汇报,以寻求有较强针对性的援助。二是遇到现场不能自行解决的医疗专业问题,就将“疑难”伤病员的原始病历、图片等资料通过传真机、网络传到医院,经各科专家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伤员伤情,并提出治疗建议。三是医院将单兵监测装备与卫星定位系统相融合,研发出一套伤病员搜救装置,做到快速定位、快速搜救,确保每一位官兵都能救得下。

2.2.3 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相结合 首先,在受灾地区组建共同后送医疗队。当地医疗保障组人地皆熟,可以较快联系地方医疗单位和汽车后送队,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后送。其次,军地间医疗资源共享[6]。一般来说当地医疗保障组的物资储备比较充足,必要时分队可以与当地医疗保障组协商,让其代筹部分药品、血液等医疗物资,保证有足够的物资完成对灾害救援部队官兵的伴随医疗保障任务。再次,分队可以协同使用当地医疗保障组的大型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数据的可靠性,确保对症治疗,使救援部队发挥应有的战斗力[7]。

2.3 健康教育、注重预防是确保防得住的重要手段 第一,军队医院对灾害救援部队官兵进行灾区常见疾病教育,针对灾害的不同类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片编写成健康教育手册,下发部队官兵学习。对将参与灾害救援的部队官兵进行抢险处理突发事件常见伤病防治知识的考核,考核成绩优异者方可奔赴灾区[8]。第二,伴随保障医疗分队要定期对救援官兵进行巡诊,随时掌握官兵的身体状况、心理动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遇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9]。第三,加强卫生督查,分队定期对救援部队官兵帐篷进行卫生清扫,并彻底消杀。督促官兵在救援中戴好口罩、手套,穿好鞋袜,扎紧领扣、衣袖和裤腿,以防被异物割伤。同时,教育他们要碗筷自用、自洗、自保管。

[1]孙文军,解宏伟,陈 锋.武警部队参与灾害医学救援的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289-290.

[2]王世东,杨 军.我院开展灾害医学救援训练的做法和体会[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3,2(2):48-49.

[3]蒋 萍,熊楚梅.抗震救灾实践引发的对空降作战医疗救护的几点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62-64.

[4]张中华,吕宏迪.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伴随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8):787-788.

[5]李少坤.空降兵部队进驻高原伴随卫勤保障的思考[J].空军医学杂志,2011,27(3):176-177.

[6]张林刚,罗 伟,朱飒飒,等.军队医院散在部队伤病员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西南军医,2013,15(1):111-112.

[7]朱 艳,宋 航,黄田海.野战医疗所卫勤装备的使用管理与改进建议[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6):677-678.

[8]赵召辉,刘 斌,赵 磊.某部赴高原演训卫勤保障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3,56(3):263.

[9]杜晶晶,张步振,张雨龙.影响官兵身心健康因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4):413-416.

猜你喜欢

分队医疗保障官兵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一辆东风EQ2102N型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