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2014-01-26李学金高国芹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远端螺钉股骨

李学金,高国芹,张 冰,刘 颖,许 杰

股骨髁上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0.4%。骨折后可能引起一系列骨折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畸形愈合和膝关节粘连僵硬等。对于股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常复位不满意、疗程长、并发症多;如果患者为老年(>60岁)糖尿病患者,则治疗更为复杂,其原因为:(1)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较非糖尿病人群下降。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风险增加。(2)创伤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血糖控制更加困难。传统手术方法有逆行髓内针固定、4.5 mm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髓内针固定,由于股骨远端髓腔宽大造成复位不良,内外翻畸形;开放复位内固定,肌肉、骨膜软组织剥离范围大,容易引起骨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外固定架固定,容易发生针道感染,固定失效。微创稳定系统(LISS)是近年来在生物学接骨理念下设计的内固定物,适于微创技术完成骨折的内固定,对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具有良好的角稳定性。近年来的报道证实LISS具有术中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6]。本研究探讨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2012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髁上骨折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 例,女13例;年龄62~80岁,平均 68岁;左侧12例,右侧20例;血糖8~23 mmol/L;糖尿病病程5~20年;致伤原因:交通伤23例,自行摔伤9 例;按AO/OTA分型:A1型13例,A2型12例,A3型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 5例,为Gustilo Ⅰ型,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伤口稳定后手术。合并桡骨远端骨折 11例,行手法复位,石膏托或者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为新鲜骨折,受伤致手术时间为3~14 d,平均8 d。

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给予糖尿病饮食,除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常规检查以外,监测空腹和3餐后2 h毛细血管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积极给予降糖治疗。患者骨折后一般血糖水平升高,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好,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积极预防骨折后卧床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如果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做相应治疗。

1.3 手术方法 麻醉完成后,患者仰卧于可透视手术台上,不用止血带,常规消毒,铺无菌单。膝关节下方垫膝枕,屈膝25°纵向牵引,以纠正骨折重叠移位,按压骨折侧方成角端的同时,将远侧肢体相应内收或外展,以纠正股骨内外翻成角。复位过程中可以使用点状复位钳、克氏针、提拉螺钉、骨折撑开器等工具辅助复位。张力丹等[7]报道,可以以LISS钢板为模板,利用钢板与锁定螺钉固定的空间形态达到骨折间接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膝关节外侧切口,长约5 cm,纵行劈开髂胫束,自股外侧肌和骨膜之间将AO 股骨LISS钢板插入。钢板远端应置于股骨外髁前缘的后侧1.0~1.5 cm,远端关节面的近侧1.0~1.5 cm,并注意保持钢板内旋10°,与股骨外侧的外侧面贴附。经瞄准臂A孔钻入1根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和钢板放置情况。如果骨折复位及钢板位置准确,克氏针应平行于股骨远端关节面,否则应检查骨折复位或钢板放置情况是否正确。在钢板最近端两孔处做一约3 cm切口,显露钢板最近端2孔,调整钢板前后位置,确保钢板近端位于股骨干外侧中央,钻入克氏针临时固定[3]。再次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如果骨折仍有轻度内外翻畸形,可在移位的近或远折端钻入提拉螺钉进一步复位。最后,在瞄准臂引导下,分别在远近端骨折段钻入4~6个锁定螺钉。钻入螺钉时应将等张盐水注入钻套,以防止钻入时的高热导致钉道周围骨坏死,引起螺钉松动。尤其是在皮质骨坚厚的股骨干。最后,拧紧螺钉完成锁定。手术完成后用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包扎。

1.4 术后处理 (1)给予糖尿病饮食,监测空腹和3餐后2 h毛细血管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给予相应治疗:空腹血糖≤10 mmol/L,给予阿卡波糖片(拜糖平)口服治疗。空腹血糖10~23 mmol/L,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一般为早餐前14 U,午餐前 16 U,晚餐前 16 U。甘精胰岛素 14 U,22:00注射。并根据监测结果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如果患者餐后血糖高于正常,可加用拜糖平治疗。(2)根据患者体力状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CPM机辅助锻炼等。(3)预防卧床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应用气垫床,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3 000~4 100 U,皮下注射,2次/d。鼓励患者主动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锻炼。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根据HSS评分分为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200~400 ml,平均250 ml;切口愈合时间14~18 d。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病例。32例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到受伤前水平。随访HSS评分57~91分,平均71.6分,其中优9 例,良20 例,中 2 例,差1例。

3 讨论

3.1 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糖控制的结果。血糖控制良好,手术成功率就高。反之,血糖控制不好,术前住院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而失去手术时机,或者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手术风险明显增加。

3.1.1 第一阶段:入院后至术前 患者糖尿病病史5~20年,平均14年,平时以胰岛素皮下注射为主,少数患者口服拜糖平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不等,控制好的空腹血糖在10 mmol/L以下,控制不好的在10~23 mmol/L。大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多能配合医生积极控制血糖。本组患者入院后即监测血糖,积极降糖,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后即可进行手术。本组患者21例经控制饮食、皮下注射诺和锐后血糖下降至10 mmol/L以下,另有11例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较高,为20~23 mmol/L,经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不好,改行胰岛素泵治疗3 d后,血糖降至10 mmol/L后进行手术。

3.1.2 第二阶段:术后血糖控制 术后3 d内,由于麻醉、手术应激反应、患者心理等因素干扰,患者术后血糖多出现升高,胰岛素使用剂量相应需要增加。3 d后,手术应激反应逐渐减退,加之患者活动量逐渐增加,血糖水平逐步下降,此时应该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

3.2 LISS钢板的优缺点 优点:(1)手术微创性:传统加压钢板依靠钢板与骨质表面的摩擦力固定,需要钢板与骨质紧密贴附,置入、固定钢板时需要广泛剥离肌肉、骨膜等软组织,对骨折端血运破坏较大。而LISS钢板通过股骨外髁小切口,于骨膜外、肌肉下置入钢板,通过瞄准臂钻入螺钉,整个固定过程不暴露骨折区域,不必进行肌肉、骨膜等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可以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血运。(2)操作方便:与LISS 钢板配套使用的是自钻锁定螺钉,螺钉本身带有自钻功能,钻孔、螺钉固定一次完成,减少操作步骤,节约手术时间。(3)固定强度好:LISS钢板远端螺钉通过锁定孔与骨质固定呈不同角度,锁定在一起后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抗拔出能力强。螺钉尾部螺纹与钢板螺孔锁定后,避免了螺钉的松动、滑移和退出,具有很好的成角稳定性。术中应选用较长的LISS钢板,这样可以增加固定的杠杆作用,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8-9]。陈新等[10]和李华德等[11]进行了LISS和解剖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操作简便、创伤小方面,LISS优于解剖钢板。(4)可以早期活动。Kolb等[12]使用LISS钢板治疗5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结果。

本组患者因年龄大于60岁,合并糖尿病,功能锻炼程序较正常推迟。术后3 d以内,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锻炼。鼓励患者坐起、主动翻身。3 d以后,用CPM行膝关节活动度锻炼。1周以后,患者体力允许情况下扶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进行行走锻炼。术后8周部分负重。术后12周复查X线片,如显示骨折端骨痂形成,则可以完全负重。否则继续扶拐保护,直至骨折愈合。

缺点:(1)闭合复位技术要求高:LISS钢板置入前需要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对手术医生的手法复位技术有较高要求,否则达不到功能复位的标准。(2)放射线暴露较大:从骨折闭合复位开始,直至钻入全部螺钉,大多数时间需要C型臂X线辅助,手术医生较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照射下,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3)膝内翻危险:LISS 钢板为偏心固定,如果内侧骨皮质支撑不足,有发生膝内翻的可能[13-14]。(4)LISS 钢板价格较贵,不利于广泛使用。同时取出时容易发生“冷焊接”现象,从而导致取出困难[15]。本组患者因年龄大,未行钢板取出术,未观察到取出困难现象。

综上所述,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髁上骨折患者来说,是较理想的选择。

1 李程科,刘婉,徐聪.微创接骨板(Liss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52-53.

2 叶科.微创LISS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46-47.

3 王宏川,庞贵根,曾宪铁,等.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3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0):898-901.

4 王远航.LISS 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及胫骨近端骨折24例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24):63-64.

5 陈骏钦,彭明,陈凤桂,等.LISS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891-1892.

6 唐虎子,郭鹏,马胜利.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4):441-442.

7 张力丹,刘洪波,刘国会,等.微创内固定系统对股骨远端骨折的间接复位作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7):577-581.

8 Schatz M,Mailer M,Begazzoni P,et al.Use of the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in patients with distal emoral(A033)fractures:a prospecnve muhicenter stub[J].Arch Orthop Trauma Surs,2005,125(2):102-108.

9 Wong MK,Leung F,Chow SP.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dy using a less invasive plating technique[J].Int Orthop,2005,29(2):117-120.

10 陈新,闫旭,王凯,等.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60-264.

11 李华德,胡宏伟.微创内固定系统在复杂型股骨中下端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4):400-402.

12 Kolb W,Cmhlmann H,Windisch C,et al.Fixation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with the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a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locked fixed-angle screwsm[J].J Trauma,2008,65(6):1425-1434.

13 Phisitkul P,Mckinley TO,Nepola JV,et al.Complications of locking plate fixation in complex proximal tibia injuries[J].J Orthop Trauma,2007,21(2):83-91.

14 孙立山,李书奎,王丽国,等.LISS钢板治疗老年股骨干下段骨折19例[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84-85.

15 Georgiadis GM,Gove NK,Smith AD,et al.Removal of the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J].J Orthop Trauma,2004,18(8):562-564.

猜你喜欢

远端螺钉股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