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药的“对症治疗”作用

2014-01-26何光明董银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茵陈对症腹水

何光明,董银平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对症治疗是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常用的止痛、退热等,因为不能或不以消除病因为目的,常常被看做是权宜之计,但却是临床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医学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大多认为,对症治疗是西医学的方法,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能进行对症治疗,其实不然。中医虽以辨证论治为主导,但也有许多中药对某些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起到类似于对症治疗的效果。中医历来有“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之说,“治标”之法有很多即类似于对症处理。笔者对常用中药的“对症治疗”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止痛

西医有专用于止痛的药物,适用于大部分疼痛的情况。中医必须辨证才能进行施治,疼痛的病机不同、部位不同会使用不同的药物,如寒痛时用桂枝、附子,瘀血时用桃仁、红花,气虚用人参、黄芪等,看似没有止痛功能的药物用后却能止痛。但中医也有可适用于大部分疼痛症状的药物,单用或在辨证论治方药的基础上加用能起到或增强止痛的功效。如元胡,《本草纲目》称“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元胡中所含的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最为显著[1],故元胡可看作是具有对症治疗疼痛作用的药物。又如野木瓜(七叶莲),对风湿痹痛、胃肠道及胆道疾患之疼痛、三叉神经痛、跌打损伤、痛经等各种疼痛均有较好疗效,制成的野木瓜注射液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认为是具有对症止痛作用的药物。笔者在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枕大神经痛时,常单用或在辨证论治方药之上加用本品,效果良好。

2 止咳平喘

西医有专用于止咳平喘的药物,如中枢性止咳药、各种支气管扩张剂等。中医也有止咳平喘药,在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可以对症加用,如杏仁苦温按药性应适用于寒咳,但经过配伍;实际上可适用于大多数咳嗽的情况;如含有杏仁的桑杏汤可用于温燥、桑菊饮可用于风热咳嗽等,所以杏仁等止咳药也可以说是具有对症治疗的作用。又如麻黄,从中提取的麻黄素已经成为西医的一种对症处理的平喘药,在中医传统的用法中,寒热喘证均可应用。

3 止血

西医有外用及内服止血药。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发明了许多专用于止血的外用和内服药物,外用药一般无需辨证论治,如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和乌贼骨粉等;内服药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如三七和一些炭类药,各种出血均可加用。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出明显的止血作用。清代名医黄元御《玉揪药解》称三七“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2]。

4 退黄

中医治疗黄疸必用茵陈,对于黄疸来说,茵陈既是对因治疗也是对症治疗。茵陈苦、辛、微寒,可清热利湿。黄疸以“湿”为主要病理因素,茵陈利湿,故可以退黄乃对因治疗;另一方面,茵陈属寒性,治疗湿热之阳黄理所当然,而治疗寒湿所致之阴黄,就属于利用其退黄之特性,可以看成是对症治疗。茵陈是治疗黄疸的专药,大部分黄疸病人均可使用。

5 消食

中医的消食药也可称为助消化药,常用的有焦山楂、炒麦芽、炒神曲、莱菔子、鸡内金等,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胃脘痞满、嗳气吞酸、腹痛泄泻、腹胀不舒等症,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对症治疗。本类药物的使用,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辨证论治的药物同用。如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胃补脾药,脾胃有寒者可配温中暖胃药,湿浊内阻者可配芳香化湿药,气滞者可配理气药,便秘者可配通便药,若积滞化热则当又配合苦寒清热药同用。

6 逐水

运用具有峻烈泻水作用的药物组方,以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峻下逐水,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症。常用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葶苈子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十枣汤、控涎丹等。本法所针对的是腹水、胸胁积水的症状,并不针对腹水、胸胁积水形成的病因,且因其所用药物多有毒性、作用峻烈,有损伤正气的作用,对引起腹水、胸胁积水的病因即正虚反而不利,故也类似于对症治疗。临床使用时为避免伤正须得效即止,不可连续使用,必要时可间隔使用,或从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要以患者的耐受力为度。

7 利水

利水,即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治法,适用于水肿。利水渗湿类药物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如茯苓、泽泻、木通、金钱草、半边莲、猪苓、玉米须、瞿麦、扁蓄等。治疗水肿,要在健脾、温肾等治本的基础上,对症采用利水之法。

以上列举了笔者认为具有类似于对症治疗作用的几类中药,这样作用的中药还应该有很多,开发这些中药的对症治疗作用,有利于中医对某些症状的缓解和消除,特别是有可能增强中医处理急症的能力。必须指出,一是具有对症治疗作用的中药,使用时应该考虑患者整体的情况,不能只看到单个症状。二是对症治疗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能说既然是对症治疗,所有的该类症状都适用,如麻黄就不适用于心源性哮喘。

[1] 周金黄,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3-195.

[2] 清·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77.

猜你喜欢

茵陈对症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不负春天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