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2014-01-25绳维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肝素输液下肢

绳维颖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绳维颖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问长且不易穿破血管,有利于血管保护,留置的肢体活动方便,在临床广为应用。它方便快捷,紧急抢救时几乎可代替静脉切开,同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其使用技术日臻完善。采用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患儿痛苦小,减轻家长心理压力,取完血后留置针可作输液用,一针两用,受到家长的接受和认可。

1 临床应用

1.1 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穿刺前对患儿血管进行评估,尽量选择粗、直、充盈好、血流快、易固定的血管。1岁以内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可选用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不影响患儿活动,易于固定。较大年龄的患儿可选用手背静脉、桡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急救危重患儿、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可选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留置。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较多,同时远端的静脉血流缓慢,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置留置针,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中滞留的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得出:从留置静脉上判断颞浅静脉、手背静脉留置效果更好;从年龄上判断新生儿和5岁以上患儿留置效果更好。

1.2 穿刺方法:操作前仔细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好,以及有效期、型号、套管与针是否完好,导管与边缘是否有粘连。穿刺前应转动针芯,以便送管和拔针芯顺利,做好穿刺前物品的准备工作,选好穿刺血管后,常规碘伏消毒皮肤2次,范围在8 cm左右,剃除穿刺部位周围毛发10 cm左右,用湿毛巾擦掉散落的毛发,充分暴露血管和胶布固定。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血管,应避免关节及皮肤不完整的地方。穿刺时当针头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先用手固定,再抽出针芯,先缓慢试推液体,如针头部位不肿起,再边推注液体边送管,因为小儿血管较直的部分短,见回血再进针容易刺破血管。然后用4 cm的3M透明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固定时注意敷贴的紧密、平整。并在留置针处贴胶布注明留置日期和时间。

1.3 掌握正确的封管方式: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避免血液回流,发生堵管,采用肝素封管,会发生血液流到管腔的现象,要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输液结束,用3~5 mL无菌生理盐水缓慢推注,边推边退针头,以正压封管,也可以用肝素液封管,将12500 U的肝素钠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每次输液结束抽取3~5 mL进行封管,剩余的可以放入冰箱恒温储存,可以放置1周。次日输液时,用生理盐水自肝素帽处分开,常规消毒,再连接输液管头皮针即可。

2 临床护理

2.1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穿刺前向患儿及家长做好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介绍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取得信任合作,让家长合理保护,注意看护,防止患儿不慎拔出留置针,避免碰撞。在使用留置针期间加强巡视,引开患儿注意力,睡觉时不要压迫针头,必要时约束双手,防止抓脱。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协助护士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1]。

2.2 心理护理:首先,保持病室清洁明亮,护士衣装整洁,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因患儿心理因素以及情绪变化可造成血管收缩,应积极帮助患儿消除紧张情绪。穿刺时态度和蔼,以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尽量减少哭闹、减轻痛苦。技术熟练。穿刺后告诉患儿家属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应牢固固定,保持穿刺针周围的清洁和留置针的无菌,防止导管脱出、脱节、扭曲。

小儿静脉穿刺比成人有较大难度,要求操作时一定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要有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患儿哭闹时,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操作,此时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语言和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3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留置过程中无静脉炎时,常规留置3~5 d,可视患儿的具体情况延长1~2 d,一般不超过7 d,以免药液长期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观察留置针固定是否牢固,小儿生性活泼好动,且自我保护能力差,应避免留置肢体过度活动,防止留置针脱落现象,应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常识。每次输液前后都要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行走方向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并询问患儿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留置导管并作相应处理。每次输液前常规消毒肝素帽胶塞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时有阻力,应考虑留置针堵管,此时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切不可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造成栓塞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是下肢的静脉留置针尽量让患儿保持水平位或斜坡位,以减少重力回血,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减少哭闹。

2.4 小儿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卧位护理:①输液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区,致血液流动缓慢;②四肢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家长看管患儿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外展、旋转、抓挠、揉搓,致导管对血管内壁机械刺激。

2.5 封管的护理:患儿每次输完液先用3 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2 mL肝素钠配置封管液。推注时动作要轻,用力均匀缓慢注入,以免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封管时边退针头边推注肝素液,肝素帽内不留空隙,已达到管内充分肝素化。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每次输液接管前必须认真检查,肝素帽有无松动和异常,若延长管内有回血,注意其颜色,如色鲜红并远端渐淡,未肝素化的血液,可直接连接输液管进行输液,若回血色暗,无稀释状,应慎重,且勿强行推注。

3 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3.1 静脉炎的护理: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非正常原因拔管占45.9%[2]。护理人员应注意各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较粗血管,避开关节,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妥善固定。操作时动作轻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输刺激性、高渗性液,再输非刺激性,最后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3.2 药液外渗的护理:为防止药物外渗发生需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训练,提高操作水平,还应注意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碰撞置管局部,可用手按揉局部,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如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拔管,拔管后局部用25%~50%硫酸镁湿敷。

3.3 皮下血肿的护理:皮下血肿发生主要是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术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穿刺者应熟练掌握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稳、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3]。留置针的使用极大方便了儿科临床用药,为严格用药时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及因穿刺失败带来的护患纠纷。操作静脉留置针前,应根据患儿的病情、治疗目的、药液的性质,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并在封管时选好封管的药液和封管的方法,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只要做到严格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各班次密切注意穿刺口及局部皮肤的病理变化,做到及时处理。恰当合理的固定、合理化封管,就可以延长留置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韩美珍.合理选择留置针在儿科患儿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7C):1923-1924.

[2] 郭俊英,付晓红,刘艺,等.改进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45-1546.

[3] 唐晓燕,周桂菊,潘宏其.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01,17(6):5.

R473.72

:A

1671-8194(2014)33-0363-02

猜你喜欢

肝素输液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