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

2014-01-25吕军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消化道病情患儿

吕军艳

(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61)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

吕军艳

(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61)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3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对消化道出血患儿严密的病情观察,给予正确的饮食、卧位、休息、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和护理,使患儿和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从而沟通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能直接缩短和提高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疗程。

消化道出血;儿童;病情观察;护理

消化道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一般指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 mL或占循环血容量的20%。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为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黑便)。一旦确诊后应立即给予止血措施、综合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科共收治消化道出血患儿30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1个月。其中反流性胃炎5例,反流性食管炎4例,消化道溃疡8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坏死性小肠炎4例,还有8例病因不明,其诱因均有进食辛辣食物史。23例患儿入院36 h内出血停止,5例入院后48 h内出血停止,2例转入外科继续治疗。经过治疗和护理后27例治愈出院,2例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家庭原因自动放弃治疗,无1例死亡。

2 病情观察

2.1 呕血和黑便:呕血多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当出血量大,使血液在胃内滞留的时间较短时,呕出的血液则为鲜红色,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较长时则呕出的血液为咖啡样或暗红色。另外要注意呕血时如患儿呕血过程突然中断,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精神极度紧张、有濒死感、口中有血块等情况时,说明患儿可能发生误吸,应立即抢救。黑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的标志,但很多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也同时伴有黑便。黑粪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黑便的出现一般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0~70 mL以上。当患儿出现黑便同时伴有口渴、烦躁、出冷汗、晕厥等症状时,应注意是否有新鲜出血。另外还需要注意与痔疮、肛裂等疾病引起的便后滴血相区别。在我科收治的所有病例中患儿均有呕血与黑便的表现。护士可以通过严密观察和记录呕血和黑便的次数、性质及量为临床估计出血量提供参考依据。

2.2 其他表现:其他临床表现因患儿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的不同而异。小量出血或出血时间短者可无症状;出血时间长者可有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2.2.1 失血性休克:急性出血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15%~20%以上,易引起休克。主要表现为①一般表现: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口渴、黑曚与晕厥。②生命体征变化:早期体温正常或略升高,脉搏细速、血压正常或偏高,呼吸正常或加快,晚期患儿表现为体温下降、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浅慢,尿量减少甚至无尿。③精神、神志反应:早期患儿易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晚期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护士在临床护理患儿时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2.2.2 发热:引起发热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肠腔内积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患儿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采取降温措施后体温易退,但病情未好转前易出现反复发热。

2.3 出血停止的表现:①患儿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有耐力,连续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均正常。②连续2次以上大便潜血试验阴性。③肠鸣音正常。提示出血停止。如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有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征象:①反复呕血或呕出新鲜血。②黑便次数增多或由柏油样色泽转为暗红色。③肠鸣音亢进,>10次/分钟。④经大量补液、输血后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没有明显好转,或暂时好转后又恶化。⑤检验血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持续降低。

3 护理体会

3.1 卧位与休息:①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大出血的患儿通风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加重末梢循环不良。②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一切操作应尽量集中,减少患儿哭闹,减少消耗,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③呕血的患儿可将床头抬高10°~15°或将头偏向一侧。小婴儿可让患儿侧躺于床上背部垫软枕或指导患儿家长将患儿抱起取头高足低右侧卧位。较大患儿轻症者卧床休息,可做床边活或下床活动,动作易慢,并需有人陪伴。重症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时吸入引起窒息。对于大出血伴有烦躁不安或昏迷的患儿可使用床挡和约束带。3.2 饮食护理:①活动性出血的患儿遵医嘱绝对禁食水,必要时给予胃肠减压。在禁食水期间应指导家长给小婴儿使用安抚奶嘴,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患儿的哭闹。待出血停止后可给予流质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可给予牛奶或豆浆,但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恢复半流质、软食、普食。②少量出血无呕吐的患儿可进食温凉、清淡流质饮食,应注意少量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指导母乳喂养的母亲也需要注意饮食。③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儿的饮食,应根据其肝功能障碍程度予以调节。④插三腔管的患儿,出血停止24 h后可从胃管内注入流食。3.3 对症护理

3.3.1 输血、输液的护理:由于失血多数患儿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尤其大出血的患儿极易发生出血性休克,所以我们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同时准确及时的采集血标本,做好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为输液、输血做好准备。

3.3.2 止血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②遵医嘱给予止血药,临床常用的包括蛇毒血凝酶、止血敏、维生素K1等,静脉注射时速度宜缓慢,使用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③使用促进胃肠黏膜修复的药物,遵医嘱给予口服康复新液。④大量出血的患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三腔管压迫止血。⑤消化道溃疡的患儿可做胃镜下止血。

3.3.3 呕吐护理:①患儿可以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对意识不清的患儿头宜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床旁应备好负压吸引器。②呕吐后立即清理呕吐物,为患儿更换清洁衣物和床单。③做好口腔、鼻腔、耳道的护理,特别是小婴儿要特别注意观察鼻腔、耳道内是否有残存的呕吐物,并应及时清理,以免发生中耳炎或鼻炎。

3.5 发热的护理:①随时为患儿测量体温,患儿发热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相应措施。②尽可能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一贴凉敷贴降温等。③如必须采取药物降温时,也尽量不要使用口服降温药,可使用退热栓等直肠给药方法。

3.6 心理护理:消化道出血的患儿病死率高,且医疗费用昂贵,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恐惧和不合作的心理,在护理时我们应注意多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4 小 结

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病快,来势凶险,病情变化快,在护理上应首先对患儿入院时的状况做出正确评估,并且要熟练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准确对原发病和出血量进行监测,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使抢救成功,减少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1] 张玉侠.儿科护理规范与实践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6.

R473.72

:B

1671-8194(2014)33-0361-02

猜你喜欢

消化道病情患儿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