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安徽支气管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安徽 合肥 230031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

胡蝶1张念志2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安徽 合肥 230031

张念志教授运用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急性发作期见解独到,主张立清热、化痰、祛瘀、排脓、清肝法,其自拟“支扩方”疗效确切。

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治疗经验;张念志

支气管扩张症(以下简称支扩)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吐黄脓痰、反复咯血,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难以完全治愈[1]。张念志教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20余年,在治疗支扩方面博采众长、经验丰富。余有幸拜师学习,受益匪浅,遂总结经验如下。

1 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中,支气管扩张多属于“肺痈”的范畴。《金匮要略》:“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指出外感风热伤肺,血滞成痈。《诸病源候论》:“肺痈者,由风寒伤于肺,其气结聚所成也。肺主气,候皮毛,劳伤血气,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虚者,寒乘虚伤肺,寒持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认为肺气虚是肺痈发生的内在根源。《外科正宗》提出“夫肺痈者,金受火刑之证也”。《柳选四家医案》:“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2]”《医门法律》:“肺痈属在有形之血[2]。”这都强调热、瘀是肺痈形成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吾师认为,支扩的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可与肝有关。病理因素为虚,痰,热,瘀。所谓“虚”,即“肺脾肾三脏亏虚”。病位首先在肺,久之病邪深入,出现肺脾肾气虚、阴虚等证型。古有云:“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地”。而“痰”的产生,一则源于外邪客肺、肺失宣降;一则起于内伤,肺虚不能“主气行水”、津液不布,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液,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以致使水凝成痰、难以输布。所谓“热”,即外感风热,或痰湿、痰瘀郁而化热。所谓“瘀”,或因“血受热而煎熬成块”,或由“因虚致瘀”所致。导师主张在支扩急性期注重清热、化痰、祛瘀、排脓、清肝;在缓解期强调,补益肺脾肾。

2 诊疗经验

吾师结合临床经验,对于支扩急性期,在苇茎汤的基础上,自拟支扩方(冬瓜子20g,三七粉2g(冲服),桃仁 10g,杏仁10g,芦根30g,丹参10g,浙贝10g,冬花10g,黄芩10g,水牛角10g,山药10g,生地10g,太子参10g,麦冬10g,蒲公英10g)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方中重用芦根为君药,清透肺热,“解阳分之气热”;臣以桃仁、三七、丹参活血化瘀,“泻血分之结热”;冬瓜子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水牛角、生地清热凉血散瘀,叶天士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3]。佐以黄芩,助芦根清解肺热;杏仁、冬花降气化痰止咳;浙贝清热化痰;太子参、麦冬清热养阴;山药益气养阴,培土生金。全方结构严谨,标本同治,共奏泻肺解毒,化瘀排脓之效。临证时,若伴咯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蒲黄炭等;伴胸痛者,加郁金、延胡索等;痰多者,加海浮石、莱菔子、葶苈子等;伴咳甚者,加百部、紫苑等;伴肝火旺者,加青黛、川楝子等;伴肺热甚者,加金荞麦、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

3 病案举例

患者谢某,男,48岁。2013年4月21日初诊。患者诉支气管扩张史20多年。此次就诊由于一周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声重,咯吐大量黄脓痰,今晨吐两口鲜血,时有胸痛,无发热,口干咽燥,汗出烦躁,纳差,寐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中医诊断:肺痈 痰瘀阻肺证。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处方:支扩方加蒲黄炭10g,茜草炭10g 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并嘱多饮水,多拍背以促咳痰。二诊时,咳嗽次数、黄痰均减少,未见咯血,但诉仍偶有胸痛、夜眠差,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患者热毒减轻,效不更方,加上郁金、延胡索各10g止痛,酸枣仁10g,柏子仁10g安神。再服2周后,患者诉诸症减轻,咳痰转白稀,气短,神疲,纳差,汗出烦躁未减,舌稍红,苔薄,脉虚数。患者邪毒未尽,气阴两伤,重新拟方:黄精20g,黄芪10g,防风10g,南沙参20g,麦冬20g,玉竹10g,石斛10g,桔红10g,蛇舌草10g,薏苡仁20g,丹参10g,炙甘草6g,浮小麦30g,炒谷芽20g,炒麦芽20g,继服2周。复诊时,患者诉上述诸症均明显好转。上方继服20剂,症状完全缓解,治疗效果满意。

[1]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版)[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5):315-32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6-104.

[3]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2-113.

胡蝶(1989-),2012级硕士研究生,E-mail:837782615@qq.com。

张念志,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E-mail:zhangnianzhi6809@sohu.com

R562.2+2

A

1007-8517(2014)12-0074-01

2014.05.01)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安徽支气管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