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泻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体征西医小儿

冯 静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小儿腹泻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冯 静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腹泻采取中医联合西医共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腹泻患儿一共有210例,对210患儿采取中医联合西医共同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以后,所有患儿都在24~48 h以后腹泻次数减少到≤3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腹泻采取中医联合西医共同护理,可以使小儿相关症状、体征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体会;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属于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呕吐以及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季节主要包括夏天和秋天。其临床症状包括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较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所以,不但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1]。本文笔者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腹泻患儿一共有210例,对210患儿采取中医联合西医共同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腹泻患儿一共有210例。患儿中,男性134例,女性76例。年龄在3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1±0.5)岁。病程在1~4 d,平均病程为(1.9± 1.1)d。根据小儿腹泻病情分类方法一共分为轻型、中型以及重型,依次为41例(19.52%)、144例(68.57%)、35例(16.7%)。

1.2 临床护理方法:对本文210例患儿采取中医和西医共同护理干预,其方法为密切观察病情、增强基础护理、采取隔离措施、饮食护理、给药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预防相关并发症。

2 结 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以后,所有患儿都在24~48 h以后腹泻次数减少到≤3次,大便性状正常,其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均治愈出院。

3 讨 论

3.1 密切观察病情:患儿进入医院以后要对其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全面、仔细的观察,尤其是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其中包括有面色、脉搏、体温、神志以及心率等。①对其大便次数、气味、性质以及颜色要详细观察与记录,进而用于区分泄泻的虚、实、热以及寒,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②对患儿四肢、皮肤、身体、苔脉以及体温给予密切观察,同时给予详细记录。③大便之前腹部疼痛、尿布浸透、饥饿以及体位不适等都会造成小儿哭闹,因此,要立即找到患儿哭闹的诱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3.2 增强基础护理:①小儿在腹泻以后通常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同时对其饮食稍加控制,容易造成小儿畏寒。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一旦小儿肢体冰冷、体温没有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采取热水袋进行保暖,可是温度不可过高,以免将小儿烫伤;②经常更换尿布,每一次大便以后要对其臀部进行彻底清理,以免臀部周围皮肤出现炎性反应;③对出现呕吐的小儿,一定要对窒息采取有效预防,同时要做好小儿口腔护理工作,由于小儿有的时候因为长时间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而造成其口腔霉菌生长产生的鹅口疮,所以,要经常喂小儿温开水,对口腔进行彻底清洁,当小儿呕吐的时候,可以采取无菌棉棒蘸上温开水对口腔进行擦拭,对出现鹅口疮的患儿可以在患病部位涂抹龙胆紫药水(1%)[2]。

3.3 做好隔离措施:要对小儿采取病床旁边隔离,最好采取一次性尿布,将更换下来的尿布放到口袋当中,并拿出病房。对小儿大便污染的尿布(非一次性)、地面、便盆以及被服等都要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临床护理人员在接触已经受到污染的衣物以及尿布以后要立即对双手进行彻底清洗。患儿所采取的奶头以及奶瓶,每一次使用以后要采取沸水消毒,在喂奶之前要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洗。临床护理之前和以后都要仔细清洗双手,以免发生感染。

3.4 饮食护理:由于泄泻小儿脾胃失调,同时还由于患儿饮食不卫生,因此,要增强饮食调节护理,要采取定时、定质以及定量的方式。在母亲喂养患儿期间,母亲应该尽可能少吃油腻食物,同时还要多加饮水,进而使奶液得到充分稀释,使每一次哺乳时间进一步缩短,使胃肠负担明显减轻。另外,采取人工喂养的小儿,要立即暂停喂养牛奶,可以采取米汤、脱脂奶粉以及酸奶等。除此之外,对呕吐和腹泻严重的患儿要禁止饮食6~8 h,在整个禁止饮食过程当中要采取静脉补充液体,之后开始逐渐恢复饮食,同时对出入量要给予有效记录。

3.5 增强给药护理:①患儿在服用药物期间经常不予以配合,汤药要采取浓煎方式为佳。药丸和药膏的药量要减少,首先把药物采取温开水化开或者放到乳汁当中,口服补液盐水内喂服。通常采取空腹胃药,采取多次、少量喂药方式。但是要值得注意的就是喂药一定要慢,以免出现呛咳,药以温暖为宜。对伴有呕吐以及恶心的患儿,可以在喂药之前,在汤药当中滴入几点姜汁,使呕吐得以有效缓解。②采取捏脊治疗方法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在按摩的时候动作要轻柔、缓慢,最好在每天清晨或者用餐之前进行按摩。③如果腹泻次数没有减少,可以对小儿三里、阳陵泉以及气海等相关穴位采取针灸治疗。

3.6 情志护理:中医和西医都对精神护理给予高度重视,可是由于患儿容易饥饿、害怕、哭闹、嗜睡等相关生理特点,和成年人所有不同,所以,相关的临床护理工作必须要做到全面、仔细。①一定要避免所有的不良刺激,临床护理人员在走路的时候脚步要轻,在说话的时候要轻柔,不可大声说话,以及在临床操作过程当中动作要轻柔、缓慢,以免惊吓小儿,同时还要保证小儿睡眠质量,对处在熟睡状态的小儿一定不要随意将其唤醒。②对18个月~3岁的小儿,临床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诱导以及鼓励,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与体贴,使患儿对临床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明显增强,使其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3.7 预防相关并发症:①预防小儿口疮:在进食或者呕吐以后,可以采取甘草液或者金银花对口腔进行清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②预防臀部变红:要保证患儿臀部干燥,如果已经出现臀部发红,可以在发红部位涂抹上油膏或者鸡内金外敷。③预防吸入性肺炎,当小儿出现呕吐的时候,其头部要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到气管当中,进而引发肺炎。

4 总 结

小儿腹泻的诱发因素各种各样,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感染以及消化功能紊乱。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大便较稀、次数增多以及水、电解质紊乱,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到患儿生命。因此,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这对患儿病情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3],小儿腹泻采取中医和西医共同护理,可以使其相关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使患儿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本文笔者认为,首先要对患儿生理、心理以及病理的相关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才可以对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另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对泄泻的发病诱因和机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对患儿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并随时对辩证施护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可以使小儿相关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病程进一步缩短,促进小儿早日恢复健康。

[1] 吴艳平,向凤香.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3):323.

[2] 朱秀.小儿泄泻的辨证护理探讨[J].实用新医学,2011,7(10):970.

[3] 王桂芳.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19(10): 2554.

R473.72

:B

1671-8194(2014)33-0301-02

猜你喜欢

体征西医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小儿涵之三事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