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性别对180例产妇产后心理影响致产后出血量的分析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经产妇男婴女婴

王 丽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孤家子镇卫生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新生儿性别对180例产妇产后心理影响致产后出血量的分析

王 丽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孤家子镇卫生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及生理的影响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产妇及家属通过对新生儿性别的要求调查结果及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生产男婴的产妇明显少于生产女婴的产妇的出血量。二胎产妇更明显。结论 新生儿性别对妇产后心理影响导致出血量增加,应加强乡村生育科学生育伦理学教育。

乡村产妇;新生儿性别;产后大出血;心理因素;生育伦理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的常见急症,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较常见。我们根据乡镇医院面对乡村产妇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发生。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院分娩180例产妇进行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性别要求和产妇生育知识问卷调查,进行了男婴组与女婴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性别对产妇的精神压力与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量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新生儿性别要求及生产知识的问卷调查。并随机选择了自然分娩,单胎,无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的产妇180例,其年龄在24~3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初产妇102例,经产妇78例,经入院检查诊断,在年龄、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体质量、产程长短、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宫缩剂的使用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进行产妇产前问卷调查。内容:①对分娩过程的了解;②对新生儿性别要求;③家族对新生儿性别的欲望。

1.2.2 精确测量产后2 h的出血量:采集用盆接法,在产后2 h内每15~30 min内压宫底一次,及时发现子宫积血,严密观察2 h,收集的全部血量。准确评估血量。测量方法依据1987年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测量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 女婴组与男婴组产后2 h出血量的比较分析:①女婴组初产妇52例,产后出血量(210.5±152.4)mL;男婴组初产妇50例,产后出血量(196.8±151.6)mL,P>0.05。②女婴组经产妇40例,产后出血量(282.4±198.2)mL;男婴组经产妇38例,产后出血量(216.2± 139.2)mL。P<0.01。③实验结果证明:女婴组初产妇的出血量高于男婴组初产妇;女婴组经产妇出血量明显的高于男婴组经产妇,P<0.01差异明显。

3 讨 论

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是临床较多的症状之一[1-3]。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的病例较多,产妇生活环境,年龄,文化程度,产前接受生育教育程度,都会影响产妇分娩过程的思想情绪,而引起产后大出血。产妇由于产后婴儿性别不理想引起产后大出血在乡村产妇多见。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男孩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是生活实际的需求,老人余留男孩传宗接代的思想,为产妇心理留下思想包袱,在产前思想顾虑重重,影响胎儿发育,在产时思想压力很大,配合不到位,延长生产时间。增加出血量,产后一旦新生儿性别不如意,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疲劳感,内疚感,自责感,心理焦虑烦躁,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紧张,使交感神经的活动能力超过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能力,β-受体兴奋性增加,对子宫肌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量。同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下丘脑发生冲动减少,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副交感神经功能活动,腹压使用不当,使产程延长,使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本次产妇产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两组产妇SCI-90因子分值[(x¯±s),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女婴组:初产妇(13.21±3.1)经产妇(18.14±4.35);男婴组:初产妇(9.68±4.45);经产妇(10.25 ±3.82);初产妇(P<0.05),经产妇(P<0.01)。证明了女婴组SCI-90分值比男婴分值高,经产妇对生男孩的欲望更加强烈,尤其是经产妇明显(P<0.01)。说明产妇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产生思想压力的根源是来自家庭老人守旧思想观念的渗透及本人生育科学及生育伦理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后果。

女婴组初产妇52例,产后出血量(210.5±152.4)mL;男婴组初产妇50例,产后出血量(196.8±151.6)mL,P>0.05,初产妇女婴组的出血量大于男婴组;女婴组经产妇40例,产后出血量(282.4 ±198.2)mL;男婴组经产妇38例,产后出血量(216.2±139.2)mL。P<0.01。经产妇的女婴组出血量(282.4±198.2)mL;明显大于初产妇的女婴组产后出血量(210.5±152.4)mL。证明新生儿的性别对经产妇的思想压力更大,出血量也就随之增大。

预防措施,大力开展乡村广大民众的生育伦理及生育科学普及教育,将生育伦理观、生育科学教育与农村文化融入一体,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解脱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形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共识,是减轻产妇思想负担,防止产后大出血有利措施。

大力开展乡村育龄妇女的普及生育科学及生育伦理学教育。有关调查显示:农村孕妇普遍需求生育知识教育,而且有60%以上的孕产妇希望通过与医护人员“一对一的交谈”来获得生育的科学奥秘,如受孕、胚胎、孕期、分娩、产后保健及婴儿喂养等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农村医师的有关生育科学及生育伦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和孕妇面对面指导,使他们懂得生育科学,对新生儿的性别有正确的认识,消除自身产生新生儿性别的思想压力,是防止产妇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因素。

加强入院产妇心理护理。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沟通,正确引导,解除思想顾虑,达到产妇积极配和,家属积极全力支持,减轻产妇的思想压力,是补充、强化产妇及家属生育观念教育较少产后大出血的重要环节。

加大农村的生育伦理观教育和生育科普知识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正确的生育观,解除新生儿性别对产妇思想压力。使产妇在孕期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发育。产时无思想负担,保证正常生理功能代谢,提高宫缩力,积极配合临床,而减少产妇精神因素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1] 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中国妇女产时及产后24小时失血量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7,22(6):316-318.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8.

[3] 张伟红,王丽敏,周海燕.产后出血60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7(14):1338.

R714.46+1

:B

1671-8194(2014)33-0226-02

猜你喜欢

经产妇男婴女婴
经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观察二胎政策开放后对高龄经产妇妊娠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不同年龄段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为救女婴列车提速早到
外婆丢弃患病女婴 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