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小血管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原因观察

2014-01-25齐秀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白质

齐秀慧 赵 莉

(吉林省电力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脑小血管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原因观察

齐秀慧 赵 莉

(吉林省电力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小血管疾病(SVD)发病之间的相关原因,了解脑小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I)患者86例,作为对照一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二组。测定并比较各组之间的患者tHcy水平,评价tHcy水平和LI的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二组(P<0.05),LI患者tHcy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等各指标无相关性,tHcy是LI的较强的预测指标。结论 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较高与脑小血管疾病及脑白质疏松症有相关性,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疾病;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原因;观察

脑小血管疾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脑部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疾病。同型半胱氨酸,又称为同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1]。血清内高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风险因素,是这种疾病的标记[2]。高半胱氨酸是人的重要健康指标,因此,我院通过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在患者体内的水平,对脑小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患者所患脑小血管疾病均为腔隙性脑梗死(LI);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I)患者50例,作为对照一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二组。全部受试者(包括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中男性90例,女性76例;年龄在36~85岁,平均(56.3±13.8)岁;以上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健康志愿者必须要符合的标准为:无精神性疾病、无心、肝、肾、肺等器官疾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高脂血症、出血倾向疾病、脑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等。

1.2 资料采集与记录:详细观察、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询问既往史,并记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头颅MRI/TCD/MRA影像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测量血压等。对检查的各个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进一步化验、特殊检查。第二步要对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进行明确,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等。

1.3 血液样本的采集及检测: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二次分组,根椐腔隙数目分为单发性腔梗组(SLI,42例)和多发性腔梗组(MLI,44例),根据脑白质疏松(LA)有无分为LA组(40例)和无LA组(46例)。

嘱咐受试者在采血前1 d饮食清淡,进食非高蛋白食物。在临床评估结束后第2天采集血液标本血样,空腹采静脉血6 mL。其中4 mL不进行抗凝处理,待进行维生素B12、叶酸等其他生化指标测定;另2 mL用5%的EDTA进行抗凝处理,采样后立即放入冰浴内保存,用于测定Hcy。两种样本在取完后1 h内离心1 min,转速1500 r/min。将血清与血浆取样,在-20 ℃的环境下保存待测。Hcy的临界参考范围为5~15 mol/L。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及对照一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肌酐、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糖尿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Hcy水平为(28.35±15.21)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二组(11.36±2.37)(P<0.05)。LI患者tHcy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等各指标无相关性,tHcy是LI的较强的预测指标。

3 讨 论

脑小血管的腔内径<400 μm,包括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动脉。广义的脑小血管病变包括脑微出血、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Binswanger病及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其中最常见的脑小血管疾病为腔隙性脑梗死。随着检测技术进步,脑小血管病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关于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界的热点话题。同型半胱氨酸是半胱氨酸的异种,在旁链部份硫醇基(-SH)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1969 年Mccully从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其体循环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表现,由此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的假说[4]。此后,各国学者对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关系做了大量研究。Hcy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血栓形成。脑小血管病并不“小”,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它是引发大卒中、痴呆及其他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多是着重于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对其与脑小血管的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补充了相关科学依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相关机制。

[1] 余招平,徐文安,洪玉娥.脑小血管病的轻度认知损害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16):84-86.

[2] 宋铁军,黄珺.脑小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0,14(8):937-939.

[3] 赵广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小血管病变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D].泰安:泰山医学院,2007.

[4] 刘海艳.高同型半胱氨酸症与脑小血管病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7.

R743

:B

1671-8194(2014)33-0173-01

猜你喜欢

脑小血管病白质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脑小血管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心肺血管病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改变七个习惯 防住六成血管病 我国首次针对生活方式与血管病关系的调查显示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