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术的疗效分析

2014-01-25李凤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开腹微创内膜

李凤艳

(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 梨树 130000)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术的疗效分析

李凤艳

(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 梨树 130000)

目的 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按照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术组(行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术组56例手术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其成功率为100%。结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行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1-2]。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却呈逐年升高趋势,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3]。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已被临床实践验证,并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与发展,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现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6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78例,将其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并进行分析和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34例,年龄分布在35~65岁,体质量58~82 kg。所选取的患者均为宫内膜样腺癌Ⅰ期的病理分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微创术组(行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组7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1.2 方法:微创术组患者均取头低脚高的截石位,并给患者置入举宫器和导尿管;手术切口位于脐下缘约1 cm处,在建立人工气腹之后,可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观察,在患者的脐部左、右侧下腹处,分别穿刺一穿个刺针;对腹、盆腔进行常规探查,并在患者腹腔留100~150 mL的腹水冲洗液;先用电凝法处置双侧输卵管峡部,然后将双侧盆骨漏斗韧带电切,再将圆韧带切断,最后将膀胱反折腹膜及阔韧带打开,最后将膀胱下推;通过电切法将双侧子宫动静脉、双侧宫骶韧带、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并摘出;待阴道残端被缝合完全后,冲洗手术刀口止血;如出现转移则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淋巴结清除。

开腹组患者均选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均取仰卧位,同样给患者置入举宫器和导尿管。开腹组患者因手术创伤大,极易诱发术后感染,故开腹组术后3~5 d必须予抗生素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 h将导尿管拔除,并将腹腔引流管在1~2 d拔除。

1.3 统计学方法:相关数据处理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卡方检验提示在P<0.05的前提下,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选患者均取宫颈组织细胞做病理检查,且明确诊断,其病理分期和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56例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微创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显示了其显著的优势,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微创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1±1.6)d,开腹组的为(10.7±2.6)d,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过程中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微创术组术后有2例尿潴留患者,占3.57%(2/56),开腹组术后有6例,占5.13%(6/78),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经历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经腹腔镜检查无复发,故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没有差异。(P>0.05)。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子宫内膜癌最主要也是疗效最确切的治疗方法。对于病变早期的患者,手术目的是为了病理分期和切除病灶,并通过对病变范围的观察来判断手术复杂程度及预后,并判断术后治疗。传统针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即通过开腹探查的方法切除整个子宫及双侧附件,并根据病情选择性进行盆、腹腔淋巴结清除术。但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如伤口愈合不良、肺部感染等,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伤害[4-5]。

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就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方法,此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近10年。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术治疗有其优势。首先,腹腔镜成像系统的放大作用使手术视野开阔而清晰,可在手术过程中对盆、腹腔做更全面、细致地探查;手术创口微小,可减少手术创伤和有效避免大量流血、盆腹腔粘连,减少手术切口裂开、感染,并且使术后迅速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手术及住院费用,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微创手术治疗对手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创口开裂、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既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又可以有效避免开腹手术的副作用,其优势在于术中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点。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确切,可行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 符淳,李光仪,周灿权.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预后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67-69.

[2] 王碧霞,孟海燕.不同切除方式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2):1587-1588.

[3] 王晨笛,徐华,王海英,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7):544-547.

[4] 黄英,周克水,吴光伟.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的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653-655.

[5] 石一复,黄秀峰.妊娠合并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0):744-746.

R737.33

:B

1671-8194(2014)33-0172-01

猜你喜欢

开腹微创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