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1-25许冬青杨珩钦王晓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终末期髋臼假体

许冬青 杨珩钦 王晓跃

(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广东 揭阳 5153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许冬青 杨珩钦 王晓跃

(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广东 揭阳 515300)

目的 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8~90个月的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1个月。记录所有患者置换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置换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患肢长度、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消失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患者置换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疗效显著,可安全有效重建髋关节,改善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增加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假体设计和手术操作技术已逐步发展成熟,并为更多的中老年患者所接受[1]。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术后回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男20例23髋、女38例40髋,年龄52~80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2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股骨头骨折1例。置换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9.2±6.4)分,视觉模拟评分为(7.2±1.2)分。

1.2 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选取患者髓臼侧作孤形切口约15 cm,切除股骨头圆韧带及盂唇并及时清除髋臼;根据定位杆引导臼杯外展40°~45°,前倾15°~20°,并击入压配固定;用髋臼锉锉磨削髋臼至软骨下骨点状渗血,应用生理盐水、抗生素冲洗髋臼,确认假体位置、角度正确后放入合适型号的非骨水泥髋臼假体,应用2枚螺钉辅助固定。屈膝、内收、外旋患肢,用髓腔扩大器逐级扩大髓腔,用高频脉冲冲洗枪反复冲洗吸干后,置入合适的假体。检查髋关节稳定性、下肢长度及活动度满意,最后留置负压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予以彻底止血和镇痛,患者取平卧位,下肢外展中立位,膝间垫枕。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周,避免任何深蹲、内旋、内收等危险动作[3]。

术后进行为期18~90个月的长期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定期复查记录所有患者置换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等。

1.3 统计学方法: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疼痛明显减轻,患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切口感染、假体松动、脱位或血管神经损伤等早期严重并发症。置换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2±5.4)分,显著高于置换前的(39.2±6.4)分,置换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为(2.2±0.8)分,明显低于置换前的(7.2±1.2)分,置换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重建中老年髋关节功能重要手段,但中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易出现术后假体松动、切口感染等合并症,手术的风险较大。因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正确选择固定方法,恰当地选择假体,严格把握术中每一个环节,根据个体差异针对性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作及时处理,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中老年股骨头缺血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骨折不愈合率较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式虽比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复杂,但前者对术后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有积极作用,有效避免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4]。手术前应针对患者年龄、病因、骨骼质量等状况选择合适的假体,中老年患者、严重骨质疏松者或长期卧床患者宜选择水泥型假体,对金属磨损颗粒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金属臼杯,避免过敏反应及各种不稳定因素。手术选择前方入路,避免术后发生脱位,尽量不过多剥离相关肌肉,保护关节周围软组织,置换后充分修复髋关节外旋短肌群,降低手术创伤和脱位率[5]。根据个体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假体植入角度,选择髋臼假体外展角度为40°~45°,前倾15°~20°,可避免术后产生撞击、脱位、疼痛等并发症。为避免切口感染,采用术前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术中高压脉冲反复冲洗的方法来预防外源性感染;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预防术后深静脉栓塞[6]。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之一,注意安装假体时规范操作,严格植入角度,避免发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效果确切,但仍需做好术前的准确评估、术中的严谨操作、术后合理的并发症处理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 范义平.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回顾[J].实用骨科杂志,2013,29(8):743-745.

[2] 李广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42例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0):934-936.

[3] 马雪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5):550-552.

[4] 李广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3):2297-2304.

[5] 唐跃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6):727-728.

[6] 曾秋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39-140.

R684

:B

1671-8194(2014)33-0080-01

猜你喜欢

终末期髋臼假体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分析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