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例断指再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2014-01-24段爱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4期
关键词:指腹断指危象

段爱红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48例断指再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段爱红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断指再植患者48例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成活46例,失败2例。其中失败2例(绞压伤1例、压砸伤1例)。结论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情志护理,病室环境控制,再植指体局部护理,严格执行医嘱与积极术后功能锻炼,成功率95.8 %,提高了再植指体成活率。

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由于手指属于末梢循环,血管细、血管壁薄,吻合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后易受各种刺激致血管痉挛出现并发症[1]。所以,精心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断指再植患者48例,76处断指,其中切割伤12例,电锯伤5例,压砸伤28例,撕脱伤3例;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1.27岁。

1.2 护理措施

1.2.1 术前评估

评估指体离断程度、时间,了解创面是否整齐、创面污染程度;评估离断指体处理与存放是否恰当。

1.2.2 妥善保存断指

将断指以干燥冷藏保存[2]。方法:断指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包裹3~5层,装入塑料袋内,袋口扎紧,防止冰水进入,再将塑料袋袋口向上放入冰瓶,温度保持在2~4 ℃。勿将断指浸泡在任何液体(如酒精、生理盐水、抗生素药水等),否则时间过久可致组织水肿及坏死,断指失去再植存活可能,降低再植指体的成活率。

1.2.3 疼痛评估

疼痛使局部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应及时、准确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NRS评分,遵医嘱静脉用药,跟踪评价、记录,达到最佳止痛效果,为手术创造必备条件。

1.2.4 心理疏导

患者均为外伤、急诊入院,且年轻力壮,发病突然,求治心切。指体的疼痛、出血、残缺,过分担心预后和功能恢复,恐惧感与焦虑感剧增,及时与患者沟通,有效心理疏导,据病情、年龄、接受程度配合医师讲解手术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术中配合,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心理条件。

1.2.5 情志护理

资深专家亲自手术,为患者增加信心、信任感;护理人员周到服务、耐心解释、亲切安抚,介绍我科成功手术案例[3],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1.2.6 病室环境

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病房,便于及时观察病情,处理突发情况;单间入住,利于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内安静、整洁、舒适、安全,室温保持在,22~26 ℃,湿度保持在50 %~60 %,房间内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2次/日,减少陪护,谢绝探视。严禁吸烟、喝酒,禁止使用蚊香、空气清新剂等。

1.2.7 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7~14 d,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5~10 cm,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影响动脉血供应,过低可使静脉回流受阻。

1.2.8 持续灯烤

术后患指持续鹅颈灯灯烤40~60 W,一般需7~10 d,灯烤距离为33~50 cm,使患指处于温暖环境,改善微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利于断指成活。密切注意的是:出现动脉危象时降低灯烤距离;静脉危象时,调高灯烤距离或关闭。

1.2.9 患指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末梢循环q1h,包括:指体的色泽、指体温度、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回流情况,警惕血管危象发生。夜间血管危象发生率高,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发生痉挛所致[3,4],因此夜班护士加强责任心、重点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尤其重要。

1.2.9.1 指体颜色

正常指体指腹色泽红润或与健侧一致。如指体颜色变白且指腹张力降低,表示断指血管痉挛或栓塞;如指体由红润转为暗紫色且指腹张力变大,说明静脉回流障碍。

1.2.9.2 指体温度

术后皮温低,一般在3 h内恢复,断指再植后局部皮肤的温度为33~35 ℃,与健指温度基本相同或低于1~2 ℃,测量时要定位、定时、定压、定序。如过低则表示指体血运障碍,及时处理。

1.2.9.3 指腹张力

术后均出现轻微肿胀,但皮纹存在。如张力过大、肿胀明显、皮纹消失且指体的颜色发紫,表明静脉回流障碍,如指腹张力低、肿胀减轻且指体的颜色苍白,说明动脉血供障碍。

1.2.9.4 毛细血管回流测定

是临床鉴别血管痉挛和栓塞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用手指或棉签按压指皮或指甲,1~2 s内毛细血管迅速充盈,血管栓塞时,毛细血管回流受阻,指体呈苍白色。

1.2.10 伤口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局部敷料渗出情况,无特殊情况下不必换药,若有少量持续渗出,示凝血功能差,应减少抗凝药物剂量,禁止使用止血药物;如大量出血,表明血管吻合口破裂,及时告知医师,立即行手术探查。

1.2.11 正确执行医嘱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是保证术后用药的关键。“三抗”药物应用时要严遵医嘱,剂量准确,现配先用,以防影响药效,执行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

1.2.11.1 抗感染药物

预防感染主要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彻底清创,术前术中应用广谱抗生素,保持恒定血药浓度,严格按照药物半衰期给药。经常做渗出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提示有效抗生素应用。

1.2.11.2 抗血栓形成药物

术后根据损伤情况及患者体质,遵医嘱0.9 %氯化钠注射液360 mL+低分子肝素钠12500 u 24 h内以15 mL/h输液泵持续泵入,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及潘生丁各25 mg tid,一般5~7 d,监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观察局部渗出、有无鼻衄、黑便及全身出血情况,出现黑便及女性月经量过多时及时报告医师,调整用药。

1.2.11.3 抗血管痉挛药物

遵医嘱肌内注射罂粟碱30 mg q8h,654~210 mg静脉滴注,及时记录,观察用药效果。

1.2.12 功能锻炼

制定功能锻炼计划,鼓励患者以早期、主动、循序渐进活动为原则:术后2周对关节做轻微被动活动;3周开始有意识的抓、握、捏及夹、屈曲、对掌、对指活动,每日3~5次,每次10~20 min。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强度。在训练过程中,观察指体的功能恢复情况,及时修订康复计划。一般3个月后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重返社会。

2 结 果

48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通过精心护理,46例再植指体的色泽红润,皮温与健指等同,毛细血管充盈迅速,指腹饱满且富有弹性,成活率达95.8 %,无1例切口感染,10例3个月后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指体功能完全恢复。

3 结束语

48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术前评估、心理疏导,情志护理,病室环境控制,再植手指局部护理,正确执行医嘱与积极术后功能锻炼,提高了再植指体成活率。

[1] 司丽萍,李建华.断肢再植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4 (23):42-43.

[2] 范启申.现代手外科显微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63-64.

[3] 白娟.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5(4):839-840.

[4] 王梅.断指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363.

R473.6

:B

:1671-8194(2014)04-0240-02

猜你喜欢

指腹断指危象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焕“发”光彩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
指针减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