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国内动态

2014-01-24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柑桔葡萄水果

资讯·国内动态

福建·宁德水果生产再上新台阶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据悉,2013年宁德市水果生产再上新台阶,产量增长,品质提高,全市水果总产量达35.97万t,比2012年增长9.1%,增长幅度明显;全市水果优质果率达65%以上,优质优价明显体现,果业实现增效,果农实现增收。近年来,宁德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结合生产实际,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水果产业,不仅建立了葡萄、水蜜桃、晚熟龙眼、杨梅、四季柚、草莓、芙蓉李等一批特色水果基地,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促进特色水果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葡萄、水蜜桃、晚熟龙眼、杨梅、四季柚、草莓等已发展成为亿元产业;而且着力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迈进,逐渐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尤其是设施栽培有了新飞跃,已发展葡萄、水蜜桃等设施栽培面积近1 500 hm2,所产水果品质优异,销售顺畅,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水果产业升级。

福建·龙岩百香果产业发展迅速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近年来,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百香果(西番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已成为该镇新兴产业之一,助农增收成效明显。据悉,新罗区红坊镇东埔村于2008年从广西引进百香果,试种成功后,通过示范推广和科技引领,目前红坊镇在百香果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打造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0 hm2多,每667 m2年产值达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二是成立了康富百香果专业合作社,采用 “合作社+基地+社员”的运作模式,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技术,实现了百香果标准化生产。三是注册了“红坊”百香果商标,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营销品牌化。四是所产百香果美观质优,果汁色、香、味俱佳,颇受欢迎,售价达20~30元/kg,果品远销厦门、福州以及广东、江西、浙江等地。目前,百香果产业已成为红坊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福建·建阳葡萄产业发展势头好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建阳市立足实际,近几年来着力打造葡萄产业,不断提升葡萄生产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该市许多乡村的当家产业。2013年,建阳葡萄不仅喜获丰收,而且销售顺畅,产值达3.5亿元,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据悉,建阳葡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格局。建阳市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多措并举,通过政策扶持、强化宣传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一村一品”建设,使葡萄产业实现了质的跨越。如今,建阳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 700 hm2多,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二是建成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12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阳市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被列入第7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13年10月,建阳市葡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以高分通过验收。至此,建阳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葡萄标准化生产体系,全市葡萄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葡萄产量提高,品质优化,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建立了葡萄园套种蔬菜的栽培模式。近年来,建阳市把发展葡萄园套种蔬菜 (每年8月至次年3月套种芥菜、苦瓜、皇帝豆、花椰菜等)作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创建了葡萄园套种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并经专家组实地验收。专家一致认为建阳葡萄园套种蔬菜模式先进,生产技术规范,具有地方特色。2013年,建阳市葡萄园套种蔬菜利用率达85%以上,农民增收达1亿多元,实现葡萄生产与蔬菜生产相得益彰。

福建·清流精心培育早熟梨产业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近十几年来,清流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多措并举,着力培育早熟梨产业,通过扩张规模、提升品质、开拓市场,使早熟梨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目前,清流县早熟梨种植面积达1 133.33 hm2,年产量达1.2万t,主栽品种为蜜雪梨(台农二号),同时针对性地引进了翠冠、翠玉等早熟梨优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为早熟梨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据悉,在发展早熟梨产业过程中,清流县不断做大产量、做优品质、做响品牌,成效十分显著。主要表现:一是果实品质优良,该县所产梨果色泽好,果形大,汁多味甜。其中蜜雪梨不仅获得福建省优质早熟梨评比第一名和全国早熟梨擂台赛优质梨称号,而且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创了该县所产水果出口国外的先河。二是栽培技术先进适用。该县通过借鉴台湾梨树管理经验和利用被国家梨产业体系福州试验站列为梨示范县的契机,示范推广了棚架栽培、地膜覆盖、疏导式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防范早期落叶等先进适用技术,用现代科技引领梨产业升级。三是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该县已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销售效益好、市场前景看好的早熟梨经济合作组织、生产大户、企业,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并注册了“青流”蜜雪梨商标,成立了蜜雪梨营销协会,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和品牌化营销。

山西·大宁苹果成为富民产业

本刊讯 近年来,大宁县加快发展苹果主导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果业种植总面积达到 7 130 hm2, 挂果面积2 533.33 hm2,2013年水果总产量3.8万t,总产值达7 600万元,农业人口人均苹果收入1 462元,果业种植在大宁农村成为了一项富民产业。

大宁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自2012年起就开始实施 “林果富民”战略,确定了人均实现0.13 hm2果园的总目标。为此,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为主攻方向,加快全县苹果产业步伐,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优品质,创品牌,尽快让林果富民。一是抓好果树基地建设。按照省、市“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全县制订发展优质水果基地的方案。2013年,新发展苹果2 333.33 hm2;新建优良苗木繁育基地6.67 hm2,为水果基地建设提供优良苗木;新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800 hm2,栽植面积540 hm2,栽植苹果苗木26.73万株;实施 “一村一业”基地苹果示范园建设258 hm2,栽植苹果苗木12.8万株,发放地膜1 785卷。同时对发展果园的乡、村、户逐一登记,统一造册,建立档案,分类指导。二是抓好合作经济组织。目前,组建果业合作经济组织46家,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4 021户,经营果园规模达到1 333.33 hm2。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物资、信息、销售服务,深受果农欢迎。三是抓好科学技术推广。先后举办各种形式技术培训28场次,受训人数达到6 6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送科技,跑遍果园531个,及时解决果树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还带领果农到兄弟县参观学习、交流。推广树形改造20 hm2,疏花疏果33.33 hm2,果实套袋1 000万枚,果园覆盖20 hm2,果树品种更新40 hm2,增施有机肥26.67 hm2,病虫害综合防治2 000 hm2。同时,利用果树技术服务热线,搞好技术咨询,新产品引进,物资调运,信息发布等服务。

(赵玉山)

福建·“尤溪金柑”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日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布公告,“尤溪金柑”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据悉,这是尤溪县获得的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该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至此,尤溪金柑不仅将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而且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果农增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尤溪县是“中国金柑之乡”,金柑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目前,全县金柑种植面积达2 700 hm2,年产量达2万多t。近年来,尤溪金柑产业内涵显著提升,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产业农民,开展了金柑设施栽培,建成了金柑休闲山庄,兴起了金柑采摘游,加工制作了金柑白酒、果脯、果汁、果醋等产品。

湖南·“永兴冰糖橙”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湖南“永兴冰糖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该省永兴县油麻乡、悦来镇、马田镇、复和镇、高亭镇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永兴冰糖橙”果形端正、色泽鲜艳、皮薄少核、汁多肉脆、甜润爽口、质香味浓,品质优良。成熟果外形近圆球形,果皮以橙黄色为主,部分橙红色,果面光滑。永兴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使该县赢得了“冰糖橙之乡”的美誉,还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冰糖橙基地重点县”的称号。据了解,“永兴冰糖橙”是永兴县农技人员通过株系选育而成的优质水果,1999—2005年连续7届获得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和最畅销产品奖,是湖南省柑桔名牌产品。

(中国质量报)

河南·灵宝果树发展呈现四大亮点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张邓灵) 今年以来,灵宝市仅仅围绕全年果树发展任务,及时召开果树栽植动员会,促使果树栽植工作全面铺开。截至目前,该市已新发展果树2 833.33 hm2,占目标任务3 333.33 hm2的85%。其中,苹果1 633.33 hm2,特色水果1 200 hm2。在栽植过程中,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特色水果规模大。焦村镇发展桃、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236.67 hm2,阳平镇发展220 hm2,阳店镇发展160 hm2多。二是引进苗木品种多。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山西省绛县等地考察,引进苹果优良新品种爵士、蜜脆、红玛瑙等6个,SH6中间砧、矮化砧木M9T337、LS,以及春蜜桃、红芭拉蒂葡萄、红宝樱桃等新品种10余个。三是矮化栽植标准高。特别是高山天然公司引进栽植苹果、石榴、桃、葡萄等9个树种38个优良品种,采用M9T337、SH6等优良矮化中间砧建园,为高山果园发展现代矮化密植栽植模式树立样板。四是技术服务措施落实。该市实行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包乡、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加强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并制定下发了 《2014年果树发展意见》《果树栽植技术标准》,全力抓好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

安徽·富硒砀山酥梨生产新标准出炉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 日前,由砀山县申报的《富硒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并批准发布。据了解,该规范为省级地方标准项目,由砀山县国有园艺场、砀山县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鑫源果业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起草。此项规范的发布实施,对规范富硒砀山酥梨的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促进富硒砀山酥梨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富硒砀山酥梨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资源启动国家果蔬作物标准化示范项目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日前,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广西资源县果蔬经济作物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该县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资源县首次承担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近年来,资源县先后实施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创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等重点项目,曾获“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广西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等称号,资源红提葡萄获得“广西优质农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促进了脐橙、葡萄、猕猴桃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截至2013年底,该县特色优势产业总面积达2.3万hm2,其中红提葡萄4 200 hm2,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 1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据悉,该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优化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完善现代农业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尤其将着重红提葡萄精细化管理,实现“产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的目标。

广西·“浆果类果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南宁启动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3月20日,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果树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浆果类果树花果管理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南宁市广西农业科学院召开。在这次启动会议上,有关课题主持人具体布置了课题任务内容、考核指标、年度计划、课题具体实施方案、项目管理细则以及试验基地建设等关键问题,相关项目参与成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学术交流。

据悉,“果树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牵头承担,广西农业科学院主要负责承担其子课题 “浆果类果树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有关任务,涉及葡萄、猕猴桃、树莓、无花果、石榴、杨桃等多个浆果品种。该课题将主要围绕南方葡萄等重点浆果以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这个核心,强化对果树矮砧密植栽培、高效树形及整形修剪、果园生草覆盖、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套袋、设施以及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广西·中国柑桔新品种试验广西基地落户武鸣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日前,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柑桔新品种基地(广西)和农业部西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落户武鸣县宁武镇,这是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西武鸣县的战略合作项目。据悉,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的柑桔科技创新与工程技术研发专门机构,中心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果树行业和西南地区农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武鸣县地处大明山脚下,十分适宜发展柑桔等亚热带水果生产,近年来,该县在水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引进和推广种植畅销东盟国家的红江橙、沙糖桔、皇帝桔、马水桔、椪柑和无核黄皮等特色水果,推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广泛使用沼气液水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目前,仅宁武镇的柑桔等水果种植面积达到 4 700 hm2,年产量24 万t。这次,该县柑桔新品种基地建设项目将以新品种专营示范方式,在3年内建成总面积达667 hm2的示范基地,建设内容涵盖优质柑桔新品种培育与中试母本园、采穗圃和品种对照园。项目建设将以高标准、现代化、可借鉴为目标,融科研、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观光为一体,充分展示柑桔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为广西乃至西南、华南地区现代水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陕西·渭南临渭区建成全省最大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圃

为进一步推动渭南市临渭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研发筛选出更多适合关中乃至全省同类气候的日光温室栽培、露地栽培葡萄(早中熟)新品种,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在下邽镇柳园村建成陕西最大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圃。该资源圃位于下邽镇柳园村东南部,201省道东部,是通往临渭区渭北葡萄主要产区的必经之路,占地6.67 hm2。资源圃共栽培葡萄品种70多个,品种主要来自北京、南京、山西、新疆等地区乃至国外,其中鲜食葡萄品种东方之星、黑色甜菜、早康宝等50多个,酿酒品种品丽珠、雷司令、梅鹿辄等16个,盆栽育苗600多钵,扦插育苗夏黑、金手指等品种17床。据了解,截至目前,临渭区葡萄面积已达1.33万hm2余,但90%以上都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的晚熟品种红地球葡萄。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圃的建成是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临渭区葡萄产业调优品种结构提供了实体保障,标志着临渭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再上新台阶。

(陕西农村报)

陕西·拟定9个中哈苹果友谊园

为加强陕西省与哈萨克斯坦的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日前,陕西省先期拟定了9个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陕西省拟选择延安洛川果树试验场、海升集团千阳南寨镇苹果园、富平薛镇苹果产业联合社果园、铜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耀洲区小丘镇移寨村苹果园、荣华富洋(延安)市场推广及冷库有限公司黄陵有机果园、杨凌汇承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果园,以及延川、白水、旬邑县各一个果园,共9个苹果园为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

由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以及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共同认定。陕西省果业局将先期安排项目推进,支持上述企业、合作社,将友谊园建成高科技标准化现代果业示范园。随后向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申请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将其打造成代表世界苹果生产管理水平的示范基地,中哈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今后,陕西省还将推动哈萨克斯坦有关州市、县与陕西省9个苹果友谊园所在市、县建立友好市、县关系,进一步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内涵。

(陕西日报)

山西·石楼县投资千万元建干果林精品示范园

本刊讯 今年,石楼县委、县政府仍然将扶贫攻坚作为工作重点,决定在现有3.34万hm2干果经济林的基础上,打造精品示范园6 700 hm2,使干果经济林由规模化向精品化转变。石楼县现有的红枣、核桃经济林规模较大,但长期以来,由于重栽植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粗放型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今年该县决定投资1 000万元,以乡镇牵头负责,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树能手作为示范园的承载主体,在全县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干果经济林精品科技示范园。其中在前山、和合、曹家垣、小蒜等乡镇打造666.7 hm2红枣精品示范园6个,在灵泉、罗村、龙交、义牒等乡镇打造666.7 hm2核桃精品示范园4个。通过建设精品示范园项目,实现红枣、核桃大县向干果经济林强县的转变。

(王秋萍)

福建·龙海建立荔枝高接换种基地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进入3月,龙海市九湖镇新春村和双弟华侨农场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抓紧时间实施荔枝高接换种,均选用当地主栽荔枝品种“兰竹”“乌叶”为砧木,选择“南岛无核荔”“井冈红糯”“红绣球”“鸡嘴荔”等稳产、优质、晚熟名优品种进行高接换种。

据悉,2013年,龙海市农业局承担了农业部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南岛无核荔枝基地项目(基地面积6.67 hm2)和福建省农业厅现代果业荔枝品种结构调整项目 (基地面积20 hm2),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新春村和双弟华侨农场,这两个项目在2013年底已完成树体回缩修剪、培育健壮新梢等工作。

荔枝是龙海市主栽果树种类之一,全市种植面积约3 000 hm2,由于品种结构单一,成熟期集中,导致果品售价低,果农种植效益下降。目前,随着荔枝高接换种工作的完成和基地的建立,将辐射带动果农开展荔枝高接换种,全面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促进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

福建·平和成功研发蜜柚罐头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平和县宝峰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结合传统工艺,去除蜜柚苦涩味,又保持风味口感的基础上,最近成功研发出蜜柚罐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蜜柚罐头已投放到平和县超市销售,并已接到国内一些大型超市、商场订单逾200 t。

近几年来,平和县琯溪蜜柚产业蓬勃发展,年产量已达120多万t,同时蜜柚深加工产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已开发生产了蜜柚果汁、蜜柚果脯、蜜柚软糖、蜜柚酒、蜜柚香精等8大系列几十种产品,蜜柚深加工技术领先全国,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平和县开发生产的蜜柚深加工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欢迎,而且远销日本、俄罗斯、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平和蜜柚果脯出口欧美创汇逾500万元。

陕西·今年将推广矮化苹果几万亩

今年,陕西省将在渭北旱塬南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在新建果园时大力推广矮化苹果种植,全年计划推广矮化苹果种植2 333.33 hm2。其中,宝鸡市推广4 66.67 hm2,咸阳市推广333.33 hm2,铜川市推广666.67 hm2,渭南市推广400 hm2。据悉,矮化苹果栽植有严格的标准,要求4 m以上的宽行距,有利于通风透光,同时方便果园机械进园作业。要求栽培时大苗栽培以便尽快挂果,树苗成活率要求达到90%以上。

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从目前陕西省千阳、扶风、乾县、白水等县的试点来看,效果很不错。下一步全省几百万亩老果园也需要逐步更新改造。近年来,乾县依托旱腰带地区自然条件,重点推广双矮苹果栽植。去冬今春,全县新栽双矮苹果800 hm2,目前全县双矮苹果已发展到1 466.67 hm2。该县还计划用5年时间,在北部建成双矮苹果产业带6 666.67 hm2。据了解,一般6年以上的果树,每667 m2产量达到3 000 kg以上,最高可达5 000 kg,收入可达1.8万~3万元,为乾县北部群众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广西·钟山今春新种柑桔类水果突破万亩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日前,据钟山县农业局有关消息,为全力推进当地水果产业优化升级,截至今年3月底,已新扩种贡柑、沙糖桔、脐橙等水果7 800 hm2,免费向果农发放贡柑苗达到48万株。一些边远地区尚有新辟果园200 hm2,等待种植贡柑。预计2014年该县新扩种水果可达8 000 hm2以上,创历史新高。

据悉,为了大力发展贡柑、沙糖桔、脐橙等特色优质水果产业,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生产,形成连片产业带,钟山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水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同时,该县努力创新水果生产模式,扶持农民能人创建家庭果园,发展休闲观光果园,并加强对果园整形修剪、疏花疏果、保花保果、套袋、防冻、肥水管理、“三避”等技术培训;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水果科技攻关,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水果栽培管理技术,组织果农到区内外参观标准果园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调动果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推进高效水果产业的发展。

福建·顺昌果园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景点

本刊讯 4月,顺昌县桃花、李花、梨花等竟相绽放吐艳,漫山遍野的鲜花与山林树木、田野人家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来观花赏景,果园正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景点。

近年来,顺昌县着力打造“大森林、大水景、大文化、大旅游”的魅力县城,共建如锦生态绿廊,共建美丽幸福乡村。2013年,顺昌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顺昌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出了郑坊乡千亩招杉桃观赏园、香樟树山庄千亩梨花观赏园、洋墩乡千亩葡萄采摘园、元坑镇千亩草莓采摘园,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地栽果种树,彰显农村“绿树成荫、竹影婆娑、瓜果飘香”的乡土风貌,每天可吸引游客1 000多人。

(陈国仁)

广西·岑溪以沙糖桔“上山入冲”方式应对黄龙病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据《梧州日报》有关消息,截至3月底,广西岑溪市为了有效防止柑桔黄龙病为害,积极开展的柑桔“上山入冲”优果工程取得显著进展。该市已通过政府财政专项资金采购沙糖桔无病脱毒苗木22.2万株,在该市9个镇的旱地、坡地、山冲等“上山入冲”新种果园示范区,扩种沙糖桔200 hm2。据悉,岑溪市是我国著名的沙糖桔之乡。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市水果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主导产业。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柑桔黄龙病逐年传播蔓延趋势,给当地沙糖桔生产带来威胁。该市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黄龙病防控工作,尤其是2013年,全市全面实施沙糖桔“上山入冲”工程,共投入300多万元,全面开展以柑桔木虱为主要对象的大清园活动,彻底铲除病株,做到发现一株铲除一株,全力控制病原。今年,该市再次从财政划拨经费100万元,用于新种沙糖桔脱毒健康苗木补贴和沙糖桔脱毒无病苗木繁育基地的补贴,在非柑桔黄龙病区推行“上山入冲”种植模式,利用旱地、坡地、山冲等开辟果园,以确保当地沙糖桔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湖南·江永香柚授粉有新招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卢胜进) 点花即人工授粉,是确保江永县香柚是否有收的关键环节,往年使用毛笔作授粉器,今年改用注射器作授粉器,可提高授粉效率10%以上。注射器改作授粉器的方法简单、易推广,约30%香柚专业村采用该方法。将注射器针头端锯平或磨平即成注射授粉器。

此创新优势:一是注射器材料来源广、易找到,注射筒有刻度便于计量花粉;二是注射授粉器装一次剪磨花粉可点授香柚花100朵以上,较毛笔授粉器减少蘸着花粉次数,减少花粉浪费,增加花柱接触花粉概率;三是注射授粉器一旦湿了可用干燥纸快速吸干或抹干,而毛笔一旦湿了较难干燥。

但要注意,湿度较大阴雨天授粉时,注射授粉器一次盛花粉量宜少不宜多,晴天授粉时可适当多些;剪磨花粉可适当添加助剂稀释,以进一步节省纯花粉量。

湖南·江永开展柑桔黄化普查

本刊讯(通讯员卢胜进) 随着柑桔鲜果市场趋旺态势,江永县果农更加重视管理,但配套技术滞后,黄化现象趋重,存在一定的“恐黄”现象。为了摸清柑桔黄化情况,该县3月开始组织农技人员以村为单位开展普查。从普查情况分析,柑桔黄化现象水田柑桔园重于丘岗山地柑桔园,甜橙重于椪柑,夏橙重于脐橙,纽荷尔脐橙重于7904脐橙。柑桔黄化现象的主要诱因是排水不良致须根少、根腐病严重;其次是柑桔立地土层过浅,重茬严重,裂皮病严重,挂果过量;再次是环割不当,严重伤及木质部,环割口流胶引起脚腐病严重;四是偏施化肥,少施或未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秋梢黄化;五是其他病虫为害。根据调查结果,该县即时开出治疗黄化“处方”,消除果农“恐黄”症,受到广大果农好评。

广西·柳州举办农业人才小高地专家下乡水果培训班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4月10日,由柳州市水果办公室举办的农业人才小高地专家科技下乡水果培训班在柳州开班,来自该市有关部门的水果技术人员、水果种植户代表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彭良志、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等水果专家就柑桔、葡萄等水果的品种、建园、土肥管理、修剪、保花保果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专题讲座。

据悉,近年来,柳州市利用“倍增计划”项目,大力发展葡萄、梨、蜜桔、金柑和糯米柚等特色优势水果。2013年,该市水果生产面积4.75 万hm2,产量67万t,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人均水果收入超万元的村屯有10多个。“十二五”期间,该市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冬葡萄基地,并以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柳北区为重点,发展葡萄种植面积1万hm2;并针对不同县乡优势,积极组织水果合作社,打造一批优质特色水果示范村、示范区、示范园。

近年来,当地农业水果部门不断邀请国内知名水果专家出谋划策,进行各种技术培训,以求提高果实品质。这次培训会,专家不仅就果树管理技术进行了讲座,还针对促进当地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参训人员认为,这样的培训班使他们非常受益,为以后果园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福建·顺昌举办以螨治螨柑桔病虫害防治培训班

本刊讯 4月15日,顺昌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陈传培深入仁寿镇江墩村举办“以螨治螨柑桔病虫害防治”的专题扶贫开发农业技术培训讲座,全村柑桔合作社、农民技术人员以及柑桔种植户共47人参加培训。江墩村是仁寿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全村产业以种植竹笋、芦柑为主,全村种植芦柑80 hm2,年产量3 000 t。为更好地开展对口帮扶少数民族村脱贫致富,提高江墩村农民的柑桔种植技术水平,改变农民传统的低产低效生产方式,提高贫困村农民的劳动致富能力,县农业局特派出专家到江墩村授课,并在江墩村种植大户中建立示范片。

(陈国仁)

云南·首个民营葡萄科研所揭牌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柏 斌) 云南省首个民营葡萄科研机构“宾川纳西河葡萄研究所”近日揭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王忠跃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研究员等专家和宾川县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参加了揭牌仪式。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宾川县葡萄种植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的格局。目前全县葡萄种植总面积已达1.06万hm2,其中主产品种红提葡萄占全县葡萄种植面积的92.4%,且比新疆等主产区提早40天左右成熟,填补了全球红提葡萄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市场空白,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由民营企业“宾川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宾川纳西河葡萄研究所”揭牌后将聘请郑州果树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为研究所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障。该公司经理王丽萍表示,研究所成立后将针对目前全县葡萄种植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种植密度过高等生产实际问题,利用5.07 hm2科技示范园开展研究富硒葡萄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方案,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和碳酶助剂改良土壤,开展葡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积极配合农业科技部门推广标准化生产和设施栽培技术。

通过研究、试验、示范为宾川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柑桔葡萄水果
当葡萄成熟时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