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溯源

2014-01-23洪宗国

关键词:灸法艾叶艾灸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 武汉 430074)

灸法是中医的基本疗法.中医灸法利用艾绒及其他施灸材料在人体体表进行燃烧或温熨,通过药物和光热作用刺激穴位,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故称艾灸[1],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病的治疗.艾灸是最古老的中医疗法,在中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为民族繁衍与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灵枢·官能》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与针刺合称针灸.现代中国人谈针灸多只知针刺,不知艾灸,使艾灸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面临尴尬的境地.有必要在全民中推广艾灸疗法,让艾灸在当代继续发挥其神奇的疗效.

1 火疗与灸法

《说文》云:“灸,灼也,从火,久声.” 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故灸字从“火”从久,有在火旁久坐的烤灼感觉,大多用于治疗老弱久病之人,效果持久,且必须持久施治,故从久.

灸法起源于人类火的使用,大约中国历史传说中的燧人氏时代,即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据考古,在北京周口店就发现有遗留的灰烬和烧过的动物骨骼或土石.即在大约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人火结缘,合成“人烟”, 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改革了饮食生活,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和思维的进化;有了抵抗野兽的武器,加强了人类安全;有了抵抗寒冷的方法,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由于灸法多治疗寒病,故寒带民族应该最早发现与利用该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也”.宋·高保衡《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说:“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歧伯而砭艾之法精”.可见古人也认为灸法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原始人使用火日益频繁,人们发现火能御寒,山顶洞中的火塘成为族群活动的中心,火坛火罐成为人们御寒的工具.除此之外,人们逐渐发现火能通透血脉、舒展筋骨、解除疲劳,于是开始学会利用动物皮或树皮包裹燃烧的木炭偎贴在寒凝酸痛的部位,活血化瘀,化解疼痛,这就是原始的火疗.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还大量存在火疗法,如藏族的木炭火疗,彝族的卵石火疗,瑶族的滚蛋疗法,中医的热敷等都保留着原始火疗的痕迹.

偶尔燃烧爆发蹦出来的火星粘在身上,灼伤体表的某部位,却意外地减轻了某种疾病的痛苦.人们记住这个灼伤的部位,当这种疾病再次发作时病者试探性的点燃枝条烧灼那个部位,也同样能消除症状.零星的点滴经验的日积月累逐渐发展为灸法.壮医的药线点灸利用药线燃烧产生火星灼烧皮肤可以看作原始灸法的翻新[2].

大量烤火经验的无意识发现被人们有意识地保留下来,成为原始人类抵抗疾病的方法,这就是火疗与原始灸法.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地大多数民族医药体系中均有类似记载,是一类传统的经典方法.

2 灸法兴衰与在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从人类火的利用开始,灸法就是人类补充阳气、治疗寒性疾病与瘀积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说与生俱来.人类幼年时期对灸法作用的发现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因此各民族医药中几乎都有各自的灸法.但主动寻找艾叶作为灸材,并在反复艾灸过程中记录有效反应点,继而发展出经络理论,最后作为艾灸的理论基础是汉族形成前炎黄子孙的独创.参予创新的不仅有掌握卜筮与禳灾职权的巫医,也有大量热衷于养生的士大夫,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蔚为风潮.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大量艾灸的记载.

秦汉的政治一统给中医走向成熟提供了条件,开始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终于在汉朝完成,《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相继问世,中医的理、法、方、药逐渐完善,由针、灸、药、食四大疗法为主体的中医开始成熟.其中灸法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足臂十一脉灸经》等著作应该是汉代之前的灸法经验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医家对艾灸的探索热情高涨,魏人曹翕著《曹氏灸经》,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等书所载灸法孔穴多,而且对灸穴的名称、定位、施灸壮数等都有完整的叙述,并具体记载了灸法禁忌与禁灸的原因.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其妻鲍姑发明了灸疗史上的第一个施灸工具瓦甑,为后代一切艾灸工具的奠基人.

唐代是灸法作为主流疗法的时代.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为关注传染病以及热证与急症的治疗.注重施灸的取穴、灸量、灸料,注重灸治防病、灸宜权变和热证用灸.灸法在唐代已成为专科.当时太医署专设灸师职位.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孙思逊著《千金要方》,有大量的灸疗内容,并绘制针灸学界最早的参考穴位图《明堂图》,明确提出了“针、灸、药”三位一体的治疗手段,有“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灸知药,固是良医”的精辟说法.

在宋代,太祖赵匡胤亲自为其弟太宗赵光义灸疗疾患,灸法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注重施灸的取穴、灸量、灸材,灸治急症、热证用灸和温补脾肾是这个时期灸法的主要学术思想.宋代窦材著《扁鹊心书》3卷,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注重灸法,并创造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宋代还有《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备急灸法》问世.到公元1027年的宋仁宗时代,针灸学家王惟一铸成针灸铜人,做为考试和教学之用.

宋代以后,灸法的史料开始减少,地位逐渐下降.其原因南宋南迁以后主体民族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治疗寒性疾病的灸法因气候变暖而逐渐丧失关注;同时艾灸造成创伤引起疼痛让人望而生畏的固有弱点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显现出来;针刺与用药理论的发展使针药的地位上升使艾灸相对失势.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推崇蕲艾作为最好的灸材.清代吴亦鼎著《神灸经纶》4卷,内容丰富,系统完备,尤重理法,对灸法理论有所发挥,认为艾灸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具有善入脏腑,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并全面透切地阐述了针与灸的内在联系,由灸而知针,由灸而知道,全面总结了前人灸疗经验,内容丰富.

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之间大分散小聚居,各民族与汉族交往频繁,中医艾灸疗法在各少数民族医药中被广泛借鉴,并在其传统疗法中占据突出地位.随着文成公主入藏的中医就有艾灸专家.北方诸民族由于气候寒冷适用灸法,故艾灸在朝鲜医药,蒙古医药中尤其重视[3].

3 中医灸法的特色与发展脉络

中医灸法是在原始火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材料与操作方法、坚实的理论支撑、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神奇的疗效.其发展脉络大约经历了4个阶段.

3.1 选择艾叶作为灸材

在中医的初创阶段与灸法发展初期,首要的问题是寻找一种灸材取代原始的燃烧的木炭、烧热的石头.这种灸材需要具有易得,易点火,易燃烧,燃烧温度高,燃烧稳定等特点.艾叶由于具有上述所有的特点有幸中选.

艾,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艾叶在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域广泛生长,随处可见.具有易得性.

《淮南万毕术》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古人利用冰块制作透镜,聚焦太阳光,引燃艾绒,是常见的取火方法,艾叶作为引火物又名冰台.《淮南子·天文》有“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汉人高诱的理解是:“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热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引火之物仍是艾草.成书于汉代或稍晚的《黄帝虾墓(蟆)经》以灸法为主,即提到灸火的准则:“太上阳燧之火以为灸;次以楷石之火常用;又槐木之火灸,为疮易差;无者膏油之火亦佳.”这个艾灸用火的优选次序反证了古代艾叶用作阳燧取火引火物的事实.火柴出现之前社会广泛采用的火镰多以艾绒作为引火物.选择艾绒作为引火物是因为其易点燃性,一般艾绒的燃点为180℃,但随着制作与储存方法的不同其内部易燃挥发油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艾叶具有较高的燃烧温度.艾叶中含有大量的长链烷烃[4],并富含挥发油[5],极易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实验证明,蕲艾燃烧热可达到18139J/g[6];艾条暗火燃烧能达到844℃的高温[7],吹风燃烧可以达到1000℃. 艾叶还有良好燃烧可控性.在暗火中能够稳定燃烧,是保留火种的火折子的制作材料.是现代之前人类生活中必备的材料.

在远古时代,巫医不分,巫师既从事卜筮预测工作,又兼顾治病救人.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中记载了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大概也是用艾作燃料.巫医用随时携带的艾叶治病救人就顺理成章了.

灸法中最早使用艾叶的时间不可考,应该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已开始,经历五帝三代,直到春秋战国,应用日盛.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王风》:“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现存文献里以《庄子·盗跖》最早提及“灸”:“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此处“攻”即是“火攻”就是艾灸;“达”是“针刺”.《孟子·离娄篇》有:“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从此推论在春秋、战国时代艾灸盛行.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有:“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宋·苏颂《本草图经》说:“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者方可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其五月五日亦好,仍不及三月三日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又云:“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

3.2 发展经络学说作为艾灸的理论根据

有了艾叶这种轻便、易得、易燃的灸用材料,原始部落的巫医们就可以随时在病人或自己的身体表面进行艾灸.将艾灸后产生良好效果的部位标记下来,日积月累就积累下众多有效位点的位置,这就是初期的穴位.由于原始社会人际交流较少,这种个体化的经验往往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母女相传(母系社会),积累的速度很慢.但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到春秋战国时期,也已经积累了大量艾灸经验穴位.

此时,来自南方的针刺疗法开始被医家广泛应用.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骨针,武鸣马头西周古墓出土的青铜针,显示针刺的出现稍晚于艾灸[8].《素问·异法方宜论》有“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艾灸热疗主要通过使身体局部加热或通过穴位呈放射状热扩散取得疗效,因此艾灸更注重穴位间的热通道.针刺主要通过对皮肤某些位点的机械刺激而产生治疗作用,因而更注重穴位本身.

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经脉线;以臂表示上肢脉,有5条经脉线.比《黄帝内经》少了一条手少阴心经.11条脉的排列顺序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规律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者头面部.经脉的起点多在手腕和脚踝附近,循行路线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起点和终点,而且脉与脉之间甚至和内脏之间都没有联系.经脉循行的方向也是单一的自下而上.书中只有经络的记载,而只字没有提到穴位.写到治疗时,常提到诸病此物者,皆灸某脉,没有涉及具体穴位的名称.且只针对灸疗而没有针刺疗法.

《足臂十一脉灸经》是来源于灸法经验而指导施灸的灸经,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有明显的区别,说明成书时代的经络学说远未成熟,它的成书应该早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从针灸两方面论述了经络运用理论和主治病症,并准确记载了365个穴位,而且每条经络线都与内脏有联系.显然是对灸经与针经的融汇与提高的集大成.

后世经络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完善经络网络,发现新的穴位,应对新的疾病的治疗.

3.3 灸法完善与药物掺杂

选定了灸材,建立了经络理论后,中医灸法开始进行方法学探索.

艾灸主要有补法与泻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艾灸补泻》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能治疗虚证者即为补,能治疗实证者即为泻.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的基础.中药的应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艾灸中进行药物掺杂开始流行起来.分直接掺杂与隔物灸两方面.

直接掺杂是在艾绒中掺进某些药品,以之施灸.通常掺进的药品,多为芳香药物及易燃物质.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到,在艾绒中“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清·顾澄《疡医大全》卷八则有掺入麝香、木香、雄黄等的记述.由于疾病的不同,也往往掺入其他药品,因病而制宜.例如,《说文·义证》引《北齐药方碑》云:“巴豆和艾作炷,灸疮.”《千金翼方》卷24治疗瘰疬“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三枚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壮止”.《千金要方》卷29治瘰疬破溃者,“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捣作炷,灸疮上百壮”.

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创立了治霍乱“以盐内脐中,上灸二七壮”的隔盐灸;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的隔蒜灸;治毒肿疼痛不可忍的隔椒灸等.《普济方》卷420治水肿“用甘遂为末,同作艾炷”,在脐心隔蒜灸之.《针灸逢源》有治脱肛泻血“姜片置腧上,艾灸三十壮”的隔姜灸;《寿世保元》有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病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的隔巴豆饼灸.《本草纲目》治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仍艾灸三壮”的隔甘遂灸.

3.4 艾灸的现代研究

进入科学昌明的现代,人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灸法的原理、作用机制以及应对当代疾病的方法.并开发现代艾灸器具.

在原理方面,主要研究为什么使用艾叶、为什么蕲艾最佳、为什么要求三年之艾、端午采艾最好吗、艾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艾叶燃烧物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艾灸的补法作用原理是什么、泻法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艾灸安全吗等基本问题.

在作用机制方面,现代研究认为,艾灸主要存在药物作用、温热作用与近红外光辐射作用等三大机制.

药物作用:涉及艾燃烧生成物中的焦油样物质和烟雾[9].焦油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10],而艾烟表现出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11].通过皮肤渗透的艾叶挥发油还具有活血与尿酸增溶作用[12].艾叶燃烧物通过人的嗅觉产生的安神作用.

温热作用:艾灸穴位通过分子热传递的方式使局部的皮肤组织温度提高,细胞代谢能力加强,促进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其实质是通过加热补充细胞能量,即补法中的温补.艾灸还能通过对皮肤温度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的刺激产生全身调节作用[13].

光辐射作用:艾灸激发循经高温线的现象,提示艾灸除温热效应之外,光辐射的非热效应也是其发挥疗效的重要因素[14].艾灸热力透穴与循经传播的媒介为艾叶燃烧产生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可透过腧穴,可以在肌肉外包膜结构的空隙传导,并且波长越短,透穴与传导能力越强.它是艾灸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主要原因,是泻法温通作用的基础.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昌盛,诱发出不少相应的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如何针对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由病毒变种引起的各种热感性疾病等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们利用艾灸创制出了各种有效的疗法.

由于传统艾灸直接用艾绒捏成塔炷状或条状点燃施灸,有烟、有灰、有明火,既不环保又不安全.且操作随意性大,不易规范.如何根据上述三大作用机制设计现代化的艾灸仪器,保留艾灸的基本疗效,但避免烟、灰与明火,保证使用安全与环境洁净?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发明专利与技术[15],并开始进入市场应用.

4 结语

当代的艾灸基本成为一种鸡肋,弃之不甘,毕竟是中医的基本疗法;用之尴尬,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还不易规范操作.故现代中医学院针灸教材重针轻灸,课堂基本不讲灸,以至社会甚至中医学院的学生都不知艾灸何物,理所当然地认为针灸就是针刺.拯救艾灸已经刻不容缓.除了加强艾灸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外,研制新时代的艾灸器具,更好地发挥艾灸的功能,避免艾灸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降低病人承受的痛苦,成为当务之急.

参 考 文 献

[1] 王晓梅,穆敬平,丁光宏,等.艾灸效应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院大学学报,2010,12 (4):63-66.

[2] 黄瑾明,林 辰.壮医药线点灸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3] 洪宗国.中国民族医药炙法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38-41.

[4] 洪宗国, 张令令, 吴焕淦,等.不同采集期艾叶正构烷烃成分与含量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3,33(3):41-44.

[5] 洪宗国,余学农,陈艺球.蕲艾,北艾,川艾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中草药,1996,27(3):138.

[6] 梅全喜,王 剑.不同产地艾叶燃烧放热量的比较[J].中药材,1994,17(9):46.

[7] 洪宗国,吕 丰,袁誉洪,等.艾条燃烧温度-时间-空间曲线研究[J]. 中国针灸,2012,32(11):1024-1028.

[8] 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1-20.

[9] 洪宗国,农熠瑛,江 丹,等.艾叶燃烧产物化学成分的分析[J].中国针灸,2009,29(增刊):60-62.

[10] 杨 梅,江 丹,洪宗国,等.艾叶燃烧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观察[J]. 中国针灸,2009,29(7):547.

[11] 洪宗国,郭金云,吴焕淦,等.半醌自由基抑菌作用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427-3431.

[12] 洪宗国,吴仕筠,察冬梅,等.蕲艾油对尿酸的增溶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2(3):23.

[13] 王玲玲. 艾灸的特点及温通效应[J]. 中国针灸, 2011, 31(10): 865-868.

[14] 胡翔龙, 汪培清, 许金森, 等.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和显现规律研究[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1, 20(5): 325-328.

[15] 洪宗国, 农熠瑛.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中国, CN200820065501.8[P].2009.

猜你喜欢

灸法艾叶艾灸
端午佳节话艾叶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艾灸保健知多少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婆婆迷上了艾灸
夏天怎么做艾灸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