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血糖监测结果观察

2014-01-21马伟军董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糖化血糖糖尿病

马伟军 董萍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检验科,11600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血糖监测结果观察

马伟军 董萍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检验科,116000)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各种方式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不参加健康管理。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时间为3个月,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lc)监测结果满意率观察组为91.1%和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2%和38.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和6.18,P<0.05)。疾病知识晓率、遵医依从性、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管理与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健康管理能够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健康管理;糖尿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DM)引发人体内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居世界第二位,患病人数已达到世界的五分之一,并随而来的急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这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本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能够长期坚持。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均符合199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观察标准。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1~18年。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观察组90例实施健康管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但不参加健康管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保健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健康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姓名、年龄、地址、联系电话和档案编号,患者基本资料、健康检查表、体检记录、发病时间、用药情况、并发症、发病史及家族史。②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性质及发展过程和预后知识,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知道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保持心态平衡、定期监测血糖,病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水平。③饮食指导。帮助制定均衡饮食计划,避免摄取过多油腻、高热量食物及过多食盐。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把每日进食分为4~6餐,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戒烟,限酒。④运动指导。安排在餐后1~1.5 h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以不疲劳为度,以规律运动效果为佳,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气功、门球等。⑤药物指导。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时,遵医嘱按时服降糖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酒极为有害,酗酒会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死亡;少量多次饮酒能促使药酶分泌,使降糖药加速分泌,降低疗效[2],因此必须禁酒。⑥定时监测。定时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项目,并做好记录。⑦心理指导。针对不同患者出现不同心理反应进行指导,通过说服、劝告,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⑧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定期检查眼底、眼压,防视网膜病变;鞋袜合脚透气卫生防足损伤;定期测量血压、血脂,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以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 经3个月健康管理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多数达到正常范围,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行为改变比较(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健康管理的遵医依从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生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满意率观察组别为91.1%和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2%和38.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和6.18,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据有关报道约有60%的初诊糖尿病患者不知道饮食的分配、运动的方法、方式,致使患病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受到影响[3],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和食物的合理搭配对控制糖尿病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是非常有益的,包括即时的影响和长远的好处。即时影响可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远期影响可减低血脂、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消耗脂肪等提高免疫力[3]。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为保持良好疗效,并安全用药,必须合理使用降糖药[4],医生和药师不仅要对每个患者的疾病有正确了解,更要对使用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了如指掌,使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用药的依从性。另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忧郁、焦虑、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均可促发和加重糖尿病[5],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心理治疗及护理成为饮食、运动疗法并重的三大基础治疗,但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必须与药物治疗并施,同时还要重视患者家庭、单位及社会的关注、配合,以便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总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规范化、全程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可提高患者对该类疾病的基本认识,可以改善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防治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

[1]卢晓蓉.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33):121-122.

[2]温伟添.浅析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10,22(6):222-224.

[3]袁彩蓉,邓云霞.饮食与运动指导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2012,9(1):25.

[4]王文玲.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J].药物与临床,2011(11):346-347.

[5]徐自云.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15):45.

1005-619X(2014)12-1133-02

10.13517/j.cnki.ccm.2014.12.048

2014-04-23)

·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糖化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