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应用

2014-01-21李晓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植皮大面积覆盖率

李晓芳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066100)

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应用

李晓芳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066100)

目的 探讨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01—2014-01接受治疗的80例有大面积创面需植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以生物材料为创面敷料的作为实验组,以合成材料为创面敷料的作为对照组。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植皮覆盖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植皮覆盖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未出现与材料安全性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生物材料作为创面敷料有助于创面愈合,同时生物材料安全性高,不易产生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生物材料;大面积创面植皮;植皮覆盖率;不良反应

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破坏所形成的创面,使皮肤正常的功能受到损伤,且易受到感染。因此处理大面积的开放性创面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问题。现今,在临床上有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封闭负压引流术[1],它可用于进行大面积组织缺损、急慢性伤口溃疡面的创面覆盖和引流。而所选用的创面覆盖材料则是重中之重,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前使用最多的是泡沫或者海绵材料,但是该种材料由于分泌物的堆积而造成导管的阻塞,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特提出一种以植物纤维材料为主体的生物材料创面敷料,以此来探讨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01—2014-01接受治疗的80例有大面积创面需植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筛选标准:出现严重软组织创伤或皮肤缺损面积超过25 cm2。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以生物材料为创面敷料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3.3±1.9)岁;以合成材料为创面敷料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42.5±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麻醉后,采用生物材料或合成材料作为创面敷料,覆盖于创伤部位,并用引流管引至创面缘外。选用合适大小的生物半透膜覆盖创面并予以缝合,封闭形成负压。负压维持在20~60 kPa[3]。治疗过程中辅以抗生素和促循环药物。

1.3 考察指标 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植皮覆盖率,植皮覆盖率=存活的植皮面积/创面总面积×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说明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表明,在两组患者经过创面治疗7 d后,实验组患者的植皮覆盖率为 (90.37±5.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0.12±5.21)%,P<0.05;而植皮后的输血量实验组为(800±50)mL,对照组为(765±70)mL,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可见,以生物材料作为创面敷料比合成材料作为创面敷料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更佳。

对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生物材料组仅出现1例漏气现象,而未出现因为生物材料安全性而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合成材料组有2例患者出现局部过敏,4例患者的引流导管发生堵塞。

3 讨论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封闭负压引流术,是通过创面外部负压促使伤口组织液流至体外,使得组织肿胀消退,增加创伤部位血液流量,改善伤口血液循环;同时在负压环境下,机械作用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和诱导创面细胞的增殖,同时加速坏死组织和细胞的清除,从而实现改善创面状况,提高创面愈合率[4]。

传统的创面敷料为合成材料,是以聚乙烯醇为主体的泡沫或海绵材料。此类材料虽然无毒,也能满足负压引流的要求,但其毕竟属于合成材料,其生物相容性有待考证。此外,该种材料在负压吸引后期,因为创面的分泌物和血液的缘故,易在导管处发生沉积,造成导管堵塞,从而影响负压引流[2]。而相比之下,生物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且材料的孔隙率高,可被机体吸收;此外,该种生物材料透气、保湿,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是作为创面敷料的良好选择[5]。因此,才有了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植皮覆盖率为(90.37±5.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0.12±5.21)%。这充分说明了生物材料作为创面敷料有助于创面愈合,有助于提高植皮覆盖率。同时也因为安全性高,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生物材料作为创面敷料有助于创面愈合,有助于提高植皮覆盖率,同时生物材料安全性高,不易产生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生物材料在大面积创面植皮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陈其庆,姜平.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急慢性创面修复及植皮前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广东医学,2012,32(22):3004-3006.

[2]徐海栋,赵建宁,赏后来,等.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543-546.

[3]李楠,万春友,崔猛,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1):125-126.

[4]邝炯祥,康国锋,张光明,等.生物材料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14(34):6433-6436.

[5]徐海栋,赵建宁,卢俊浩,等.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6):3026-3032.

1005-619X(2014)12-1130-02

10.13517/j.cnki.ccm.2014.12.045

2014-8-24)

猜你喜欢

植皮大面积覆盖率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电信800M与移动联通4G网络测试对比分析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