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4-01-21李长海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真武汤五苓散肺源

李长海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130600)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李长海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130600)

目的 探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01—2014-01之间收治的2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接受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真武汤;五苓散加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临床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属于祖国医学“肺胀”的范畴,其主要诱发原因在于反复喘、痰、咳所致的肺气损伤,累及心肾,心阳不振,心气亏虚,无法温煦血脉,导致血流淤滞。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水肿、气喘、胸闷等等[1]。本次临床研究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01—2014-01之间收治的2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22例,女性7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2~87岁之间,平均(67.6±6.5)岁;患者病程在7~20 d之间,平均病程为(11.4±3.4)d。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肺部干湿音、双肺呼吸音低、脉沉结代或是虚数、苔白滑、舌胖质暗、面唇青紫、畏寒、心悸、尿少、腹满有水、脘痞腹胀、下肢肿、面浮、咳痰清稀以及咳喘等。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且证实为痰壅水停瘀阻证或是心肾阳虚征者。排除标准:①并发造血、肾脏、肝脏和脑组织原发病,以及精神系统疾病。②肺心病合并气胸、消化道出血、酸碱失衡、肺性脑病等患者。③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高血压、重症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以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④年龄不足18岁。⑤不配合治疗以及未按时规律用药的患者[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即1次/d,口服20 mg呋塞米片(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3242)。实验组患者接受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味治疗,具体药方:甘草6 g,北五加皮20 g,益母草15 g,泽兰12 g,赤芍12 g,红花10 g,白芍18 g,泽泻15 g,猪苓15 g,白术18 g,茯苓20 g,桂枝15 g,制附片10 g(先煎l h)。心悸喘满,上渍心肺,水肿势剧,倚息不得卧,若患者咳吐白色泡沫痰涎,则加适量葶苈子、椒目、黑白丑和沉香以行气逐水。1剂/d,用水煎服,300 mL/次,分3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连续用药15 d为一疗程,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临床治疗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受凉,禁烟、酒及辛辣的食物[3]。

1.4 疗效评定依据 本次医学研究以《中西医临床查房手册》相关规定为临床疗效评定依据,其中,痊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体征和症状均完全消失;好转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体征和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体征和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病例总数×100%[4]。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实验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中,痊愈80例,约占80%,好转15例,约占15%,无效5例,约占5%,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中,痊愈65例,约占65%,好转14例,约占14%,无效21例,约占21%,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属于祖国医学“肺胀”的范畴。受到喘、痰、咳等症状反复发作的影响,患者的肺气会受到严重损伤,进而累及心肾,导致心阳不振、心气亏虚、心肾阳气,进而无法温煦推动血脉,造成血流瘀滞。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则无法蒸腾水液,导致水湿内停,进而诱发口唇绀紫、心悸等症状,并痹阻心脉。水湿泛滥,则凌心射肺,进而诱发水肿、气喘、胸闷等症状。“痰水之壅,由瘀血而使然”,“血不利则为水”,水湿和瘀血相互作用,会形成一种瘀血痰浊水湿为标、阳虚为本的恶性循环,而这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化痰利水、温阳益气为主。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中,葶苈子、椒目、黑白丑、沉香能够行气逐水,北五加皮、益母草、泽兰、赤芍、红花具有行瘀利水之功效,白芍为敛阴和阳之药,生姜、泽泻、猪苓、自术、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桂枝、附子则能够温阳化气以行水。

综上所述,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临床治疗药物,且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

[1]赵婷婷.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用药原则与观察要点[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76.

[2]钟立仁,钟斯婷.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44(5):27-28.

[3]吕玉秀.黄芪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244.

[4]杨笛.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衰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7):259-260.

[5]刘莉兰.真武汤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3):70-72.

1005-619X(2014)12-1094-02

10.13517/j.cnki.ccm.2014.12.018

book=1095,ebook=43

2014-06-12)

猜你喜欢

真武汤五苓散肺源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