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5个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2014-01-19郗晓婧王毅钟华李晓鹏宋云林窦清理于湘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医学科床位重症

郗晓婧 王毅 钟华 李晓鹏 宋云林 窦清理 于湘友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12.030

作者单位:830054,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通信作者:于湘友,E-mail:yu2796@163.com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ICU人力资源不足可能导致加强医疗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严重医疗错误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全面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力资源情况,利于开展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工作、促进专业长足发展,特组织开展本次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的各类型ICU(除CCU外),主要调查内容为该医疗单位基本情况、科室基本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

1.2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共向全疆17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发放纸质问卷(纸质问卷+电子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①医院基本情况;②ICU规模、类型等基本情况;③ICU人力资源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及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问卷回复结果

本次抽样问卷回收率达100%。抽取其中的25个ICU为调查对象。

2.2 医院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76.47%),其余分布在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伊犁州及和田地区。其中,教学医院占76.47%;共有64.71%的医院2013年度通过等级医院复审。调查医院行政归属情况见图1。

2.3ICU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ICU主要创建于2004—2008年,平均每3.44年翻修改造一次,增加床位8.68张,见表1。ICU类型分布情况见图2。ICU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27%,隔离床位设置比为20.87%;单间病房设置比为19.27%。见表2。

2.4人力资源情况

2.4.1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25个ICU中,医护工作人员总数达1177人,医护比例达到1∶3.03,床位医师比例为1∶0.36,床位护士比例为1∶2.03。

2.4.2ICU医师基本情况见表3。

2.4.3ICU医师职称、学历及专业情况ICU医师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要力量。见表4。

2.4.4ICU护理人员基本情况2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ICU执业护士比例较高。见表5。

2.4.5ICU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及专业情况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以中专及大专学历人员为主体。各ICU护理人员职称情况及学历层次情况分布不均匀。见表6。

2.4.6ICU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综合ICU、新生儿ICU、心外科及神经外科ICU由专人担任ICU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而部分专科ICU,如急诊ICU、儿科ICU、呼吸科ICU等主要为大科室主任兼任专科ICU主任。各ICU科室负责人的专业背景符合程度良好。见表7。

2.4.7ICU人员床位配比情况根据《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up>[1]</sup>的相关要求仅28.00%的ICU人员配置达标,其余ICU人员配置均不足。见表8。

2.4.8人员继续教育情况ICU医师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为国内进修,获得中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认证资质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24.02%。而ICU护理人员的主要继续教育方式为参加ICU系统课程培训。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项目年平均次数在2次以上的人员比例中,护理人员略优于医师。见图3至图6。

2.3.9ICU其他技术人员情况

ICU还需要配备适量的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临床营养师及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等医疗辅助人员。本次调查的ICU共有上述人员36人,详见表9。

3讨论

虽然曾宪九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倡议,但我国重症医学在改革开放后才呈现学科的实质发展。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后,ICU的优势与重要性逐步凸显。ICU的装备在质量、性能以及先进程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我国ICU目前的专业人员配备和素质情况较之欧美国家危重病医学建设初期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目前已建设的ICU中,人力资源结构、专业培训情况及科研能力参差不齐<sup>[2]</sup>。陈德昌<sup>[3]</sup>提出,推动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是医师客观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二是需要一批先驱者的开拓以及后继的人才辈出,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学科得以发展的关键。

本次调查覆盖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绝大多数的三级甲等医院,类型分布较为全面,数据有代表性意义。调查可见,全区三甲医院ICU分布相对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地区。根据《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sup>[1]</sup>,新疆ICU的床位配置比例普遍较低。据统计,2005年美国ICU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比例已经达到10%~15%,目前我国ICU的床位配比约占医院总床位数比例的3%~5%,新疆三甲以上医院的配比情况低于国内与国际水平,预计实际需求配比将达20%~30%,故而全区重症医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仍任重道远<sup>[4]</sup>。

本次调查ICU医护人员短缺。分层分析发现,应在发展8~12张床位的合理化ICU单元的同时增加人员配置数量,平衡人员增长与床位数量增加的矛盾。多年来国内外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ICU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是保证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196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ICU建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显著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系统培养的团队。我国目前的情况与欧美国家ICU建设初期时“沛硬件、乏人力”的情况相同,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梯度团队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资源。ICU人员培养应以完成大内、大外科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专业培训,但目前的人才培养存在缺环,造成ICU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不理想、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对学术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存在不利影响。

ICU的服务对象特殊、工作内容复杂,依靠个人无法完成,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团队。重症医学团队(critical care team,CCT)应由重症医学科管理者、专科医护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呼吸治疗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及专业设备技术工人等组成<sup>[5]</sup>。我国目前的CCT建设不完善,相对于沿海城市,新疆的CCT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次调查中除重症医学科管理者、专科医护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总数仅有36人,但他们在重症团队的作用不容忽视<sup>[5-6]</sup>。

我国重症医学系统教育较欧美国家处于发展中阶段,以专业基础与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Chinese Critical Care Certified Course,5C)已初见成果。但重症医学培训不仅仅限于专业理论和技术教育,还包括医患沟通、多学科同事间的沟通协作、多源信息处理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学习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传统授课形式,学术会议、研究讨论会议、临床进修学习等均是全面学习的必要方式<sup>[7]</sup>。在完善人才架构的同时进行人才培养、输送方式的团队建设机制革新,将成为值得全区ICU管理中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sup>[8]</sup>。

4结语

医疗质量控制是学科规范化建设永恒的主题,是重症医学的生命。加强质量控制,必须首先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sup>[9-11]</sup>。目前新疆ICU的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病员需求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较为突出。专业建设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人力资源缺乏将对ICU加强医疗的质量控制产生严重影响,并将阻碍ICU的发展与管理。进一步加强ICU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合理结构建设,建立与优化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才能进一步为各ICU输出合格人才、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387-388.

[2]陈德昌.维吾尔自治区我国危重病医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12):706-707.

[3]陈德昌.为促进危重病医学在我国持续发展而努力[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7):  486-487.

[4]黄英姿,邱海波.重症医学的发展与规范化建设[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3):153-155.

[5]Manthous CA,Hollingshead AB.Team science and critical care[J].Am J Reaspir Crit Care  Med,2011,184(1):17-25.

[6]Parikh A,Huang SA,Murthy P,et al.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ost saving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pfrog intensive care unit physician staffing standard at a community teacheing hospital[J].Crit Care Med,2012,40(10):2754-2759.

[7]Reader TW,Cuthbertson BH.Teamwork and team training in the ICU: where do the similarities with aviation end [J].Crit Care,2011,15(6):313.

[8]姜利,席修明,杜斌,等.北京市64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6):397-399.

[9]Weiss CH,Moazed F,McEvoy CA,et al.Promping physicians to address a daily checklist and process of care and clinical outcomes:a single-site stud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4(6):680-686.

[10]钱素云.在新医疗环境下不断完善儿科ICU的建设和管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06):565-567.

[11]汪明灯,许军,姜东辉.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安全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2):1349-1440.

(收稿日期:2014-06-12)

(本文编辑:何小军)

p1418-1422

猜你喜欢

医学科床位重症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嘻哈段子铺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图解重症医学科
床东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