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新事

2014-01-18

海洋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磷虾水母甲烷

蓝色新事

1 地震

地震可撕裂海底储层释放甲烷

德国和瑞士一个科学家团队最近的研究揭示,地震可以撕裂海底沉积物使储藏的甲烷泄露,而由此造成的这种温室气体排放应该被添加到全球气候系统中碳排放列表之中。相关证据来自2007年由海洋科学家对阿拉伯海床北部沉积岩芯的钻探研究。在其中的一个核芯中,研究人员发现含有甲烷水合物,即在海床底下只有1.6米之处发现像冰状晶体结构的甲烷和水的固体。还在沉积物颗粒之间的水中发现了甲烷泄露的信号,以及一种被称为重晶石矿物的浓聚物。据估算,在数十年期间,它有约740万立方米的甲烷(相当于大致10个大型天然气罐车的容量)喷出表面。

2 南极海狗

气候变化影响南极海狗生存

科学家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南极海狗的生存,造成包括海狗总体数量下降、新生海狗体积变小、生育期推迟乃至基因改变等后果。从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通过英国设在南极地区的监测站对南极海狗进行了长期监测,包括它们的总数量、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性等。结果发现,在过去30余年中,雌性海狗的生育年龄平均推迟了近2年,新生海狗的平均体重也大幅下降。他们认为,这些变化与南极海狗的主要食物磷虾数量下降有关。随着气候变暖,生活在海冰区域的磷虾逐渐减少。在磷虾数量格外少的年份,南极地区的海狗和企鹅等动物的幼崽饿死数量明显增多。

3 栉水母

栉水母再生大脑仅需四天

研究人员曾认为只是一种简单的海洋生命形式的栉水母,事实上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神经系统。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这项研究显示,栉水母在神经复杂性方面采取了一个与动物界的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路径。科研组解码了10种栉水母的基因组蓝图后发现,在一次显著的进化转变中,栉水母单独发展出复杂的器官、神经元、肌肉,以及比海绵更复杂的行为方式,以前它们曾被认为是最古老且没有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物。这一发现重新分类了栉水母,重塑了存在两个世纪的生态学观念,这一发现将促使人们用全新方法研究神经变性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或者帕金森综合症,并为生物工程学开辟新途径。

4 化石

世界最古老的真海豚头骨化石被确认

日本研究人员对北海道出土的海豚头骨化石重新分析后确认,它是有850万年历史的远古真海豚化石,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真海豚化石。这个化石于1961年出土,1977年曾有研究人员认为其属于海豚科原海豚属。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化石样本,并从解剖学角度详细研究了骨骼形态。结果发现它不属于海豚科中的现有分类,而是一种最古老的真海豚,距今约有850万年。此前,意大利曾出土过有530万年历史的真海豚化石。研究小组认为,海豚科的共同祖先大约是900万年前至1100万年前出现的,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研究真海豚及虎鲸等“近亲”的起源。

(责编:刘潇然)

猜你喜欢

磷虾水母甲烷
磷虾真是“虾无敌”
像灯笼一样发光的水母
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液氧甲烷发动机
强大的磷虾
珊瑚和水母
水母奇观
论煤炭运输之甲烷爆炸
Gas from human waste
它们可不是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