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菊的迷茫来源于低自尊

2014-01-16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菊盆栽姥爷

小菊的迷茫来源于低自尊

王旭红

王旭红哈尔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组委会专家顾问团教育心理学专家、哈尔滨市快乐影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咨询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英国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英国临床催眠治疗协会终身会员。

中学高级教师,拥有14年的国内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7年的英国临床催眠治疗经验,主攻方向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障碍研究。

【案例】

她能否顺利地入学

晚上,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电话,传来非常刺耳的女性的声音:“袁老师,你跟我家孩子说了什么,怎么又跑了呢!”,我心里一惊问:“你是哪位同学的家长啊?”对方说出孩子的名字后,我才知道她是小菊的妈妈,便安慰道:“你先别急,告诉我,小菊跑出家前发生了什么?”小菊妈妈说:“我就问她,你去老师那,老师跟你说什么啦!明天你去不去上学?”她大声地跟我喊:“什么也没说!”我生气地骂她:“养你没用的东西!”她就“呯”地回房间把门关上了。晚饭时,我敲她的门没反应,从窗子去看,她已经从窗子跑了。

小菊,是一个14岁的女孩,小学时在同龄孩子中就显得非常弱小,小学三年级时就哭闹着不愿上学,勉强上完了五年级,初中上了3天就不上了。

第二天,她跟着父亲满脸愁容地来到学校,见到我也没有任何表情。我们的谈话是从她太姥爷聊起的:“太姥爷对我最好,但我一年级时太姥爷就去世了。”她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小时候我放学必去太姥爷家,我们经常玩藏猫猫。太姥爷去世后,我就没有什么高兴的事。记得有一次教师节,我们给老师头上撒花非常有意思,老师特别高兴,我也特别高兴。二年级时我数学考了90分,以后每一次考试我都下决心要好好考。老师对我们很严格,每次考不好或作业做不对,老师都要打一下,可是,随后就是80分、70分。五年级时我真不想上学了,妈妈不同意,我只好坚持着,自己安慰自己,掐一下就掐一下吧,反正也掐不死,只要能掐出好成绩就行。谁能想到五年级毕业考试我的数学才得了30分,看来我真的很笨。上了初中,想好好学吧,可我就是记性差,第一天老师留了两页作业,我偏偏记成了一页,结果被老师训了一通,另一个同学被老师掐了脸蛋。上了3天,我不上了,妈妈生气也掐我,我说:‘掐吧你要是能解气,掐一块肉下来也行。’妈妈笑了,从那以后妈妈没有再打我,但她总没完没了地吵着让我去上学。”

听着眼前这位女孩子的诉说,我问:“不上学的这一年多你都做什么呢?”

她的脸上带有微笑地说:“我去饭店端盘子,别看我小,我还是很有劲的,我会干活,老板娘对我很好,只是我的年龄太小,她不敢用我。现在在家帮爹妈干点活,我不怕吃苦,能做很多的事,不过我确实很笨,经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一位老奶奶从我家门前过,路上有冰,我扶她,姐姐喊我,我一松手把老奶奶摔在地上,气得老奶奶骂我。骂就骂吧,谁让我不会做事呢。没办法,慢慢学吧……只要不让我上学,我什么苦都能受。我不是上不起学,我是学不会啊!”

我说:“孩子你已经感觉到将来的生活非常美好,可是,没有文化你会有更多的困难。她回应:“可我上学也没能学到什么文化,我上了5年学,还不如我爸爸上3年字写得好呢!”随后,我跟她举了几个没能顺利完成学业很后悔的例子。我们的交流很愉快,她脸上已露出了笑容,点头答应决定去上学。

临走时,她的父亲说:“如果她能上学当然最好了,就怕她上了学还不如不上,以前每次放学回来都是哭咧咧地,在家这一年,身体也长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跟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得非常好。我们两口子也没什么能耐,在家养养猪,孩子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也很能吃苦。我们知道有个女孩子,上学时就不愉快,家长非逼着上,结果上了高中精神上出了毛病。我们很害怕这样,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条件没有这么好,可我特别乐意上学,只是家里穷没有上完。现在孩子怎么了,上学跟上刑似的。没办法,还是给孩子让步吧,只要她身体好好的,愿意去干活也行啊,可她妈妈非要让她上,每天家里吵吵得孩子受不了,就不愿在家。”

小菊父亲的讲述,让我开始反思:“如果女孩重返学校,我能把她送到哪个班级,哪个老师能接受这样一个孩子?我们的学校还有没有这样孩子的位置,我可以为她做什么?”而小菊妈妈的做法,使我明白了自己犯了一个心理辅导的大错——给家长当帮凶。

小菊的自述已清楚地描述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已不适宜一些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上学,不是简单地提供学费,同时,更需要家庭成员间精神上的支持。我的辅导忽略了造成女孩不上学的主要环境——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这是女孩不上学、不回家的主要原因。

我个人很认同小菊父亲说的话,给孩子让步,让步同样能让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但小菊厌学肯定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怎样提前防范,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请专家给予解答与指点。

虎林市袁老师

虽然本案例陈述者把焦点放在了孩子是否能顺利入学上,而且袁老师认为孩子不愿意上学是孩子父母在孩子读书问题上意见不一致造成的,但是,如果我们暂时放开是否读书的问题,系统地考量小菊陈述的几个故事的结点,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其过低的自我评价:当小菊考试成绩达不到老师要求而被老师体罚时,她的想法是“掐一下就掐一下吧,反正也掐不死,只要能掐出好成绩就行。谁能想到五年级毕业考试我的数学才得了30分,看来我真的很笨。”除了对学业没有信心,小菊对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同样毫无信心:“我不怕吃苦,我能做很多的事,不过我确实很笨,经常把好事做成坏事。”

小菊不断地重复着“我很笨”,这个重复的过程更像是一种自我催眠,每一次都在强化着孩子的自卑与无望,以至于当老师和小菊妈妈因为其考试成绩不高而体罚她、在帮老奶奶过冰面不小心令老人滑倒遭到辱骂时,小菊完全没有愤怒的情绪和为自己辩解的愿望,而是跟这些成年人一起把矛头一次又一次地指向自己稚嫩的心,继续强化对自己“无用”的评价。

袁老师在案例陈述的结语中表达了对小菊父亲观点的认同,即“给孩子让步,让步同样能让孩子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在这一点上我无法同意。倘若我们注意到小菊反复多次无奈地给自己贴上“笨”的标签,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把笨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心上。既然如此,我们更不难想象,一个从心底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女孩子,当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任务时,她脑海中除了对失败的恐惧就是对解决问题思路上的迷茫,有些时候甚至可能脑子一片空白,却要硬着头皮去面对任务。这种情况下,小菊即使有强烈的执行任务的愿望,她也难以在头脑中清晰地分析当前的任务性质、处理问题的步骤,预防突发事件的补救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寻求资源获得帮助等。

读者不禁要问:小菊如此强烈的低自尊从哪里而来呢?袁老师在案例陈述中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在小菊生命里最亲密的不是跟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而是跟太姥爷之间的关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小菊每天放学之后都必须到太姥爷家里玩,并且,从太姥爷去世后小菊就没有什么高兴的事儿。从小菊自我陈述中,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最亲近的人去世后就再也无法感觉快乐,可见,童年时期亲密关系的缺失是小菊低自尊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文化影响环境中,大家很容易把孩子最亲密的关系想当然地认为是与母亲的关系,但是,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几乎倾尽毕生的精力从事亲密关系对儿童乃至这些儿童成年之后的影响,得到的研究结果是,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是一直给孩子照料并能够敏锐体察孩子情绪情感反应的人。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同样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样是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因为母亲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互动方式不同,母子间形成的亲密依恋关系会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焦虑-不安全型依附以及紊乱型依附。小菊的母亲脾气急躁,不仅跟小菊难以沟通,跟老师交流起来也让人不舒服,我们最起码可以否定小菊与妈妈能够形成安全型的依附关系。

另外,我们不得不说,小菊父亲的低自尊非常明显,比如他对老师说过:“我们两口子也没什么能耐,在家养养猪,孩子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一个卑微到都要担心自己孩子嫌弃自己的父亲,可见其自我评价水平已经低到什么程度,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且不够健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难以有客观理性的见解,也不会或者找不到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比如:听说有的孩子厌学,而且在到了高中阶段出现精神失常等,他就立即会把小菊的问题跟那个孩子归纳到一个类型中,这样心态的父亲无法给孩子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引导,他所能完成的只有养活孩子,却无法满足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育”的任务。

既然低自尊是阻碍小菊顺利入学的原因,那么,提高小菊的自我评价就是让小菊继续返校读书的动力。

在这个案例中,根据现实情况,学校可以为小菊做一个比较系统的长期规划。根据小菊的具体情况,在最初阶段不把学业成绩提高当成关注焦点,而是安排小菊进入新班级负责一些日常事务,比如安排小菊负责照顾班级窗台上的盆栽。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可以指导她如何浇水施肥,跟小菊一起研究每种盆栽的特点,比如茉莉花更喜酸性土壤,所以可以每两周加一次硫酸亚铁,加的量还不要多;而兰草呢,一定要浇干净的清水,人们沤出来的豆子水不但会让教室里气味难闻,还容易让兰花根子腐烂。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无不在培养小菊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增加着小菊在学校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慢慢的,小菊就会在学校有了牵挂,那些盆栽就是小菊的朋友,每天都在教室里迎接她。逐渐的,再由照顾盆栽发展到其他与同学接触的活动上,比如,让小菊给同学讲讲养花儿的学问,时间可长可短,但是小菊就感觉有了自己自信的东西讲给班级同学听,笨和无用的标签就会逐渐淡化。如此逐渐良性循环,再把这份提高的自尊泛化到其他方面,这样,小菊慢慢地跟老师、同学、学校就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顺便提醒袁老师,在东北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就不适合有盆栽在教室里过夜了,那么,如何安排好在十月末把盆栽移到小菊家里,让她继续完成这个任务也同样很重要。并且,老师引导小菊到学校告诉老师植物的生长情况,小菊则会期待第二年春天把盆栽搬进教室的日子,期待跟大家分享茉莉花宜人的芬芳。

以上仅仅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解决方案,如果袁老师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长期的教育方案也同样有意义,只要避免把学业当成第一目标,切实把提高小菊的自我评价当成最重要的关注点,那么,小菊不仅会顺利地入学,而且她的未来会充满希望,会更加美好。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小菊盆栽姥爷
仙人掌盆栽
姥爷牌饺子
盆栽
少女的遭遇
秋后算账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
“丑八怪”的盆栽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小菊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