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氏春晚史前史

2014-01-15杨洋

中国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王宝强郭德纲葛优

杨洋

1983年,冯小刚还是个25岁的青年。那一年,他穿着戴红领章的绿军装,还是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美术设计。除夕夜,中央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很多人通过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收看了第一届春晚。如果冯小刚够幸运,家里摆着一台彩色电视机,除了看漂亮姑娘,美术设计出身的他,一定多看了几眼舞台布景。

从冯巩和综艺大观开始

1980年代,对于春晚,冯小刚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是观众,为“宇宙牌香烟”笑地前仰后合,听《我的中国心》第一次发现:流行歌曲也可以歌颂祖国。可冯小刚不应该只是个普通观众,在部队时就是搞文艺的,转业后,一心扎到文艺圈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冯小刚常常上身穿一件红色套头衫,下身穿一条军裤,脖子上日夜挂着“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工作照。易感动,易激动,易喝大,也易发火。走起路来昂首阔步。此时的冯小刚已经转业,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一名美工。

这个美工不太一样,他会写点什么。因为和王朔的交情,冯小刚有机会在1989年参与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工作,也陆陆续续地创作一些相声小品的段子。

有一段时间,冯小刚帮冯巩写小品。而冯巩从1986年的相声《虎年说虎》开始,每年都会上春晚,已然是春晚的红人。通过冯巩,冯小刚迈出了靠近春晚的第一步。两人交清之深,有段子为证。一天,冯小刚和冯巩都喝高了。两人从酒楼出来,不知不觉沿着魏公村大街一路向南,最后索性坐在马路边倾诉衷肠,说到委屈处抱头痛哭。朋友联系不到他们,开车沿途扫了几圈,天放亮时才在白石桥的路边捡到他们。那时冯小刚泪也哭干了,话也说累了,躺在冯巩的腿上睡着了。

1990年,冯小刚写出了小品《融》,由冯巩和王兰在“综艺大观”演出—那年代,一周一期的“综艺大观”,基本是台小型春晚。故事是说,妻子因有外遇,离丈夫而去,后来悔悟,重新回到丈夫身边。里面有一句台词让冯小刚十分得意:妻子惭愧,问丈夫:“我跟别人好了,又回来,你心里就不别扭吗?”丈夫相当豁达,说:“我就当自行车丢了,让别人骑了一圈又送回来了。”

此后,冯小刚又为冯巩创作了多个在“综艺大观”上表演的小品。在1992年和1993年的“综艺大观”上,冯巩和吕丽萍表演了小品《开锁》和《心愿》,都以年轻夫妻感情生活为蓝本,在生活小事中见幽默。一些流行语开始出现。比如在《心愿》中,冯巩对吕丽萍说:“我兜里揣着ti(钱),出门打着的(出租车),还挽着你这个蜜(爱人)”。1992年第67期“综艺大观”上,冯巩和牛振华、倪萍表演了冯小刚创作的小品《面的与皇冠》。面的和皇冠两辆出租车的司机互相拆台,明褒实贬,最终却道出生活的辛酸:“每天早上不敢睁眼,一睁眼就欠200多块钱”。

小人物生活中的悲欣交集、自我解嘲,冯小刚小品的风格已经初露,这个风格后来注入到他的电影中,成为冯氏电影成功的必杀技。

当冯小刚在细雨纷飞的午后,坐在自己的摩托车后座上和王朔一起等葛优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自己第一次为春节晚会写的小品,会奉献给了葛大爷。

写小品的日子

1992年,葛优还不叫“葛大爷”,人们习惯喊他“李冬宝”。1991年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播,让葛优红透了半边天。要说他的走红,葛优必须得感谢冯小刚。在冯小刚创作《编辑部的故事》剧本的时候,认为“李冬宝”的角色非葛优莫属,并向导演极力推荐。而此时的冯小刚并不认识葛优,只是看到他演的电影《顽主》而心有戚戚焉。

在那个细雨纷飞的午后,王朔指着远处走来的一个人影说:“来了”。冯小刚第一次见到葛优真人。穿一件咖啡色的风衣,戴一顶帽子,人看上去很瘦,显得风衣特别的肥大,走起路来踢哩突噜。

在1992年北京电视台《我们的家》春节晚会上,葛优和马晓晴合作了冯小刚创作的小品《今晚我们相识》,情节是一对大龄青年来相亲。“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葛优摸了摸脑袋认真地说。(多年以后,潘长江接过了葛优拿自己开涮的枪,在央视春晚上说出了“浓缩的都是精华的”经典台词。)恋爱谈得融洽,他们还不忘揶揄一下文化人,“好多有学问的老诗人、老作家,年轻时候都不惜把自己混为一般群众,甚至是最没觉悟的那种。到老了,一反思,立马升华,一写就是特深刻的回忆录。”

冯小刚小步快走地向春晚靠拢,他的作品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讽刺幽默。1993年,中央电视台成立35周年台庆晚会《今宵属于你》,冯巩和倪萍带来了冯小刚创作的小品《串门》。土豪(当年叫大款)冯巩想用书装满三间屋子、十二面墙,却不知道该买什么书,于是请老同学倪萍帮他开书单。倪萍建议他在墙上画满书的图案,面上摆一些杂志即可,可冯巩能想到的杂志都与“人体”有关。

逐渐成熟的创作风格,让冯小刚创作的段子终于抵达了央视春晚舞台。

要说冯小刚憋足了劲头把作品送上央视春晚,这是冤枉了他。1993年之后的冯小刚心里装着“好梦”公司的影视剧作品,却接连遭遇滑铁卢。多部作品破产、难产,最后连“好梦”公司也变成黄粱一梦,化为乌有。

在那寒冷的冬天,冯小刚只能把一腔热情倾注在相声小品创作上。一进入创作阶段,冯小刚爱喝水。一个上午,四瓶开水,他把着喝三壶半。“咕咚”“咕咚”一杯下去,仰头打量四周。经过开水的滋润,冯小刚和其他几位作者将作品慢慢打磨了出来,冯巩、牛群把它带到了央视春晚。初一见人,这作品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1994年央视春晚,冯巩、牛群合说冯小刚参与创作的相声《点子公司》,在晚会现场给观众出点子,解决问题。牛群号称“点子牛”,“吃得是奶,挤出来的是点子”。让蛋糕厂的厂长卖生日蛋糕送蜡烛,救活了一个蜡烛厂。现场笑声不断,《点子公司》被评为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二等奖。endprint

1995年春晚,冯巩、牛群、冯小刚等人创作的相声是《最差先生》。倪萍手里拿着一把小铡刀,谁成了最差先生就把小铡刀当成奖品送给谁。冯巩和牛群变着法儿的赞美女性:“女性能顶半边天”,“我认为最少多半个”。冯巩对模拟的岳飞妈妈说:“您当初给我岳飞哥刺四个字:精忠报国,您不能偏心眼儿,也给我刺四个字吧,妇女之友”。此后,坊间开玩笑,经常用“妇女之友”拿男人开涮。《最差先生》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一等奖。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央视春晚上,冯巩第一次说出了历届春晚必杀技:“亲人们,我想死你们了!”

1996年春晚,冯小刚的“帮扶”对象是总也得不着奖的小品搭档郭达、蔡明。小品《机器人趣话》在那一年上了央视春晚。大龄单身男人郭达买回了一个叫“缺心眼子”的机器人媳妇,长得却跟蔡明一样,起名“菜花”。在“温柔贤惠型”、“活泼可爱型”、“善解人意型”等模式中来回切换中,机器人线路故障,郭达被机器人蔡明收拾得够呛。这个科幻类小品虽说新颖别致,却没能打破“蔡郭”得不着奖的魔咒。直到蔡明离开了搭档郭达,得到春晚奖项,已经是冯小刚离开春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电影导演的年夜饭

1997年,冯小刚不再掺和春晚了。他要忙自己的大事情—电影《甲方乙方》上映。这部电影开国内贺岁电影之先河,从此以后,冯小刚的第一身份铁板钉钉地成为了电影导演。某种程度上,《甲方乙方》像是一个小品的放大、串联,包袱横飞。冯小刚对这部电影期待甚高,在《甲方乙方》试映时出了点事故,声画不对位,从头调一遍也不是特大的事,可冯小刚当场就放声大哭,眼泪鼻涕俱下。时年,冯小刚已经39岁了,他再也承受不住任何一点失败。

《甲方乙方》获得由观众投票选出的百花奖,和冯小刚创作的春晚小品一样有人缘。从此冯小刚在电影事业上顺风顺水,成了贺岁档的票房保障,再也不用窝在春晚剧组写相声小品了。可他离得开春晚,春晚却离不开他。具体说,是冯巩离不开他。作为上过28届春晚的老人儿,兜里揣着“我想死你们了”这句经典台词,冯巩总爱在除夕之夜拿冯小刚开玩笑。2003年的小品《马路情歌》:“老冯家漂亮的人多了。比如说冯小刚,那俩大牙像小铲子似的。”2009年的《暖冬》:“你穿上我的中山装,马上就变冯小刚!”2013年的《搭把手不孤独》:“徐帆为嘛漂亮?后面有冯小刚啊!”

这些拿自己开涮的玩笑,冯小刚不一定都能看到。最近这些年,每个除夕,他都呼朋唤友组织年夜饭,亲自做大厨。

进入新世纪,冯小刚的脖子里再不挂什么证件照,看书看报,偶尔戴花镜。2003年拍完了《手机》,冯小刚浑身上下更是打扮得十分利索,他脖子里开始挂围巾,像一老派知识分子。明眼人看得出来,这身装扮是电影《手机》里,张国立扮演的费老的扮相。老友张国立也上过春晚,在1994年的春晚上表演了小品《推销》,为了卖出一包耗子药是又打快板又唱歌。到了新世纪,冯小刚和他的朋友们已经不用为上次春晚增加些知名度费尽心思了,他更看重的是年夜饭。

除夕夜,先陪家人吃年饭,其实重点是,晚上十点钟以后,约上三五好友拌上几道凉菜,包上一盖帘饺子,喝着小酒抱团取暖。

冯小刚这代人不会做饭的少,尤其北方人,会包饺子是必须的,不会和面也会调馅,不会调馅也会擀皮儿,不会擀皮儿也会包饺子,不会包饺子最起码也会剥蒜剁肉馅。饺子馅三分之一的肉三分之二的菜,白菜里翘点韭菜,用花椒油香油料酒鸡蛋葱姜喂馅,关键是咸淡的把控,淡了不香。面不能软,包饺子不用手挤,要捏褶。

新世纪之后的春晚,没了当年的鼎盛局面,如春晚总导演郎昆所言,成了除夕夜的伴随和背景声。冯小刚张罗饭局,陆续来的朋友都聚在厨房海聊,电视里备不住就放着春晚喜庆的音乐。等菜上得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催做饭的人:行了,差不多了,够了,别忙活了,就等你丫上桌端杯子了。这时的冯小刚扎着油手接过杯子说:“走一杯走一杯,你们先喝着就差一汤了。”心里那叫一个美。

“俗点要不了人民的命”

又过了一些年,吐槽春晚也成了人们过年的一大乐事。美工出身的冯小刚对春晚的色彩不大满意。“从清朝开始,我们民族在色彩上就失去了调性,开始喜欢披红挂绿,镶金戴银,从庙会到春晚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四种颜色。咱能自信点儿、素点儿、雅致点儿吗?不是把所有鲜艳的色儿都堆一块儿就代表美了。那叫臭美。”

偶尔撇了眼电视,春晚的节目里,还是会有冯小刚的熟人出现。2008年央视春晚,王宝强参与了两个节目的演出。一个是歌曲《农民工之歌》,与农民工代表一起演唱。另一个是和冯巩、阎学晶等表演的相声剧《公交协奏曲》。王宝强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黄色安全帽,脖子上围着白手巾,嘴里喊着一 二 一,大步走上公交车。冯巩说:“朋友们,这哥们儿长得跟傻根儿似的。”

“傻根儿”是2004年王宝强在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中饰演的角色,一个单纯地认为天底下没有坏人的年轻打工者。冯小刚第一次约见王宝强时,王宝强在电梯里便开始心跳加速。见了面,冯导给王宝强倒了半杯红酒舒缓情绪。从未喝过红酒的王宝强为了表示对冯导的尊敬,先干为敬。冯小刚喊着:“不用全喝了”,杯子已经见了底。“憨、倔强、认死理儿”,是王宝强对角色的定位。春晚剧组选择王宝强也是看重了这一点。冯小刚对王宝强的栽培功不可没。

2012年,冯小刚看了春晚,人来人往没看全。印象深的首选杨丽萍,当然也有从天籁变回人声的前大仙王菲。刘谦的魔术匪夷所思,李云迪、王力宏的速度与激情让冯小刚澎湃了一小下。冯小刚觉着宝刀未老的是刘欢,没掉链子的是孙楠,“剩下的我听到的是一片哗啦哗啦的翻篇儿声。”

在春晚舞台上,还有一位让冯小刚牵肠挂肚的,就是郭德纲。在2013年之前,郭德纲能不能上春晚已经哄哄了好几年。郭德纲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相声的“俗”与“雅”展开。2011年11月,冯小刚在微博中发言,“前几天看到人民的日报上发了一篇和人民的趣味貌合神离的评论,核心是说郭德纲的相声庸俗,也贬低了拥戴群的品味。我不敢苟同。公允的说,郭的幽默绵里藏针,谐谑虚伪又不吝包容。他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化悲愤为可笑。”

2013年年末,郭德纲又被抵制了,这次是他自己惹的祸。因为在北京电视台台长过世时发微博说是“报应”,还贴出个大大的“喜”字,在北京电视台的申请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艺工作委员谴责了郭德纲。“中”字头的机构抵制,郭德纲还能上冯小刚的春晚吗?答案只能到最后揭晓。

不过,冯小刚从来不计较郭德纲相声里所谓的“俗”,在他看来,“相声,它就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汤,非得冒充御膳捧着金碗喝吗?俗点也要不了人民的命。”

2013年,郭德纲、于谦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相声的名字叫《败家子》。段子里,郭德纲急着往外扔了一串包袱—二大爷是科级干部,坐游艇出国考察,遇到加勒比海盗,给海盗100万赎金,要开200万发票。海盗说:“还是你们来钱快啊。”有钱买表,“不光敢买,我还敢戴呢。”隔壁办酒席,30人摆200桌,原来是单位年会,“人家是公款”。仔细地琢磨琢磨,到底谁是“败家子”呢?力挺郭德纲的冯小刚并未对这个作品做任何评论,只是有些观众觉得,郭德纲上了春晚,有点自废武功的意思,那么些个幽默讽刺,怎么就变成蜻蜓点水了呢?

2014年,冯小刚没机会以旁观者的心态评论春晚得失了,他得被人品头论足一番。导得好电影,可不见得导得好春晚。据说,春晚导演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国足主教练的最毁声誉的高危职业。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冯巩和牛群带着冯小刚创作的相声《我错了》上了一次很多国家领导人观看的晚会。相声里,因带领农民致富被匿名举报,调查组进了村,牛群作为村长,冯巩作为村支书你一句我一句地来认错。

“以前认为凡是干正事的,没写匿名信的;凡是写匿名信的,没干正经事儿的。现在我明白了,人家写匿名信是在偷偷地帮助我们。”

“自打我们村富了以后啊,这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就越来越多了。”

说到村里的公关小姐必须具备四条:“别人看着恶心,自己看着糟心,撒在外边省心,留在哪儿都放心”,掌声雷动,台下前排就坐的李瑞环等中央领导也笑得前仰后合。

这痛快淋漓的讽刺和笑声,不知能否在2014年的马年春晚上出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宝强郭德纲葛优
刘德华教王宝强洗手
“葛优躺”让葛优赚大了
郭德纲撤椅子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郭德纲的回应
郭德纲
《非常了得》非笑不可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
和葛优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