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性阅读

2014-01-15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夏洛克创新性本质

汪 吉

汪吉,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体味汉语言的美丽,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使学生疲倦的精神经历一次次远游,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本质上的升华。可是我们看到,虽然《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已经多年了,语文界也刮起一阵阵清新的课改的春风,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我们仍然摆脱不了分数的拘囿,为了我们急功近利的目的,使学生苦苦挣扎于升学的藩篱之中。

首先,阅读教学手段的单一。我们一次次地呼唤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一次次地倡导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对“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教学形式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地灌输着。

其次,阅读教学内容的教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挂在嘴边的熟语,但是真正的教学中,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了吗?标准化、结论化替代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萌芽之中。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能够发展自己创新性思维的环境,是语文阅读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倡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创新性、个性化的解读,学生只要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式的理解,都应当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所谓的“标准化”强加给学生,不能背离了学生的主观认识。教学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们对人物形象的传统解读是:安东尼奥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他重情重义、宽厚仁慈,为了朋友不惜向夏洛克借高利贷,最终落得个差点被割肉的悲惨结局;而夏洛克则是自私、贪婪、凶残的代表,他得理不让、冷酷无情,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的形象。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夏洛克也有其无奈和值得同情一面,在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打压下,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苦苦挣扎,几乎无法生存下去,他的报复和反击是必然的。这样的创新性的解读,本身就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超越了文本本身,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阶级矛盾的高度。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律动,是能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许多意外惊喜的星星之火。

二.尊重学生创新性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创新性阅读,要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孩子怯生生地回答:雪融化了是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多么丰富的情感,学生的思想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但是,这样的答案并不符合教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就这样被无情的否定了。试想,这个孩子以后还敢“标新立异”吗?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该为这样的教学行为感到愧疚吗?所以,教师作为平等地位中的首席,更要明白自己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和深远,更应该去肯定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注重学生对文本思想的多元开发

创新性阅读的本质意义在于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读者对文本材料进行重新的加工、整合,从而产生新的社会认识和价值判断。很多的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了,连教师自己都觉得语文课上得索然无味。试想一下,我们抱着前人给我们编订好的教参、教辅,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还有什么兴趣可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对文本的理解也随之出现了新的认识。在教学《愚公移山》 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认为新的时代,像愚公这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靠着一代代的“子子孙孙”来移山的迂腐精神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样在蒲松林《狼》 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也从狼的身上学习到了知己知彼、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的解读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特征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倡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阅读,才能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猜你喜欢

夏洛克创新性本质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