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印边境瓦弄反击战英模报告会

2014-01-14傅锡志

世纪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模英勇印军

傅锡志

英模报告团来到我们部队

1962年,东南沿海形势紧张,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图谋反攻大陆。当年,一批城市在读的学生响应打击美蒋解放台湾的号召,应征入伍,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哪知道,形势变化,迎来的战斗不是在东南沿海,而是在西藏高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当年10月,我所在的五十四军一三五师的兄弟部队——驻防雅安一线的一三○师奉军委命令,先后从四川省犍为、夹江、雅安等地紧急集结,在师长董占林的率领下昼夜兼程,向边界瓦弄地区进军,打响了中印边境东段的瓦弄自卫反击战。前后一个多月时间,从开进战区到进攻瓦弄入侵之印军,英勇的一三○师在军长丁盛将军指挥下,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断其退路,近战、夜战的手段,全歼了瓦弄地区的印军,差点活捉了亲临一线督战的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部队打到瓦弄机场前乘直升机逃窜)。我东线部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涌现出一批奋不顾身、英勇善战,勇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

参战部队凯旋归来,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国务院纷纷向参战部队发来贺电、致敬电。军区组织了隆重的庆功活动。总政文工团、西藏军区、成都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都先后到各部队进行慰问演出。英模们受到党和国家高度赞扬,上级组成英雄模范报告团到广大部队宣传英雄事迹并交流作战经验。

记得在1963年初夏,英模报告团来到我们所在的四○五团,分别到团直属机关和各个营作战斗报告。当年那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我军的胜利不仅打击了印度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更是在国际上大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展现出解放军英勇之师,仁义之师的光辉形象。但是,报告团所到之处却是热烈而不张扬,隆重而又简朴。团部的欢迎就是在操场四周插上彩旗,书写横幅标语:“热烈欢迎兄弟部队的英雄们凯旋归来!”“向英勇战斗的英雄模范学习致敬!”等。报告会是分片又集中,不影响营连的正常训练、学习。会场上看到的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场面。整齐的方块队列,一片绿色军装,闪亮的枪刺。一排排架设的八二迫击炮、七五无坐力炮、轻重机枪(当年很有威风的步兵武器)。响彻会场的是高昂的军歌和各连队之间的口号声和拉歌声如《我是一个兵》、《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为谁来打仗》等军歌,场地充满着生龙活虎昂扬斗志的战斗气氛。

英模报告团来到部队,一来宣扬为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二来就跟参战部队交流作战经验,推动战备训练。对于我们那批未经历实战的士兵来,大家交流得十分现实:初上战场的感觉,战斗打起来怕不怕?平常训练的科目在实战中如何运用?山地、丛林战斗如何发扬火力?印度军队的素质、装备、打仗的士气等内容。指挥员则是看地图,沙盘作业,推演兵力,传授指挥经验,战场带兵体会等等。通过传授、交流、谈体会,指战员们都感觉收获很大,如同经历了一场实战,看到了瓦弄反击战的战斗情况一样,大家备战、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笔者当时是连队的通讯报道员,常参加报道活动。那次英模报告会,也就特别细心关注,随记笔记,当面采访。英雄模范们那种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光荣事迹至今难以忘怀!

听英模们讲述光荣事迹

报告团里一位引人十分注目的英雄是三九○团五连九班战士陈代富。当时,团部受命不惜一切代价,打开通路,歼灭印军,保证主力直插瓦弄。当进攻部队前进到瓦弄西北侧的32高地,这里遍布密林荒草,印军构筑了母堡、子堡环形策应的地堡群。部队突然遭到地堡火力的猛射,九班班长即组织火力掩护,先炸掉两个子堡后,又以火力猛射母堡,投去手榴弹,但未获成功。此时的陈代富,巧妙地变换姿势接近地堡,又向堡内投掷手榴弹,却被堡内印军反投出来,他的腿和臂部被炸伤,此时他忘掉巨痛,奋力爬上地堡,用手指扒开地堡顶部蓄土,又将爆破筒插入堡内,印军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外推,他毅然拉燃引信,不顾安危以身体顶住爆破筒,待即将爆炸的瞬间,迅速滚下地堡,轰隆一声巨响,炸毁了母堡,消灭了这个印军指挥所,拔除了阻碍部队前进的火力点,保障了后续部队的前进。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被誉为“活着的黄继光”。而到部队作报告的他,却是多处讲到战友的掩护、配合,而对自己的忘我,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事迹却提到不多。到场的指挥员们十分感动,面对以血肉相搏的英雄,激情地高呼:“向黄继光式的英雄陈代富同志学习!”从内心高度赞扬英雄战士们的崇高品质。

报告会上,讲述英勇战斗经过的另一位英雄是三八八团一连副班长张映安。他中等偏高的个头,黝黑的面庞,墩实的身体。在战斗中擅动头脑,机动敏捷,战术动作多变,勇猛又顽强。在印军构筑的环形地堡群猛烈火力下,他沉着机智地利用坡坎、草丛、树木,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屈身跃进,左右隐蔽,变换路线,使得印军火力四面向他射击都未击中。而此时的张映安在一名新战士的火力配合下,不顾生命,顽强抵抗印军火力,在二十多分钟内连续炸毁印军两座子堡,还全歼了母堡内印军连队指挥所的敌人。接着他又连续奋战,配合连队主力又摧毁了外围地堡,全歼印军三十八人,夺取了高地主峰。张映安荣获一等功,新战士被记三等功。

报告团动人的英雄事迹中,还有一个荣立二等功的集体,是三八九团一连全体指战员。他们在追击和搜剿深山密林中的残余印军时,十多天的艰难日子里,翻越了六座海拔四千米以上,坡度达到七八十度的大山。其中有六天断粮,三天断水,饥寒交迫。很多战士拉肚子,嘴唇干裂流血,极其艰苦。而全连一百二十多名指战员在干部、党团骨干的带领下却斗志昂扬,表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用自编的快板诗相互鼓励乐观忘我。同志们唱到:“瓦弄反击战,日夜翻大山。上山爬着走,浑身冒白汗。下山滑着行,两腿打颤颤。夜来围松火,个个笑声欢。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挖来鱼腥草,当菜又当饭。白雪拌糌粑,胜过大会餐。官兵团结紧,困难只等闲。当个解放军,是名党团员。消灭侵略者,责任重如山。再苦也不苦,再难也不难。”由于全连的紧密团结,该连第三排在搜剿过程中及时发现了印军残余,采用设伏围堵的方法,机智、灵活、果敢投入战斗,击毙、俘虏了印军中校营长以下四十一人。集体荣立二等功,排长荣立一等功,光荣出席了英模报告会。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英雄模范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为祖国甘洒热血,痛歼入侵印军的光辉业绩,当年张国华司令员在向中央领导汇报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多次插话,高度赞扬。解放军各部队也欣起了一个赞英雄,学英雄,见行动的战备热潮。

究竟是什么精神激励着指战员们奋勇杀敌?什么力量鼓舞着他们去顽强战斗?我想到当年的一首军歌,那高亢的词曲,道出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精神源泉:“我为谁来打仗/为谁来打仗/我为谁扛起枪/为谁扛起枪/为人民/为祖国/我为祖国来打仗/为了你/为了他/我为人民(嘿)/扛起枪/我为人民/人民为我/人民解放我解放/我为人民/人民为我(嘿嘿)/人民解放我解放!”

(作者为四川省邮政系统退休干部,曾在部队从事通讯报道工作)

责任编辑 肖阿伍

猜你喜欢

英模英勇印军
新时代学习宣传英雄模范的路径方法
江西寻乌:三举措开展英模教育
英勇的旧寨塔保卫战
跳伞
浅析关汉卿《单刀会》中关羽形象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天津市慈善协会主要领导慰问见义勇为困难英模
一天全歼“王牌旅”
巴基斯坦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形象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