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

2014-01-13韦述海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小学

韦述海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小学正是孩子们思想启蒙和世界观刚刚起步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其心理难免会出现偏颇。本文试着从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出发,讨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小学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递增,而留守儿童则已达到5900多万,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起步期,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情感关怀和必要的心理关怀,遇到困难和委屈的时候也找不到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与外界多接触。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和行为孤僻等性格特征,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老师同学甚至家人多交流,凡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们的情商增长,也不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父母的生活照料,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在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同时,也危害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在乎他们,从而变得自暴自弃。并且,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难免会部分落到肩膀还很稚嫩的孩子身上,孩子们会因为过于繁重的家务负担旷课、辍学甚至因为厌学而退学,缺乏完整义务教育的他们更容易在社会中迷失,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此外,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有时也会受到威胁,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解决,还要从根源抓起。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个比较细致全面的了解,给全班每个同学建立一个“家庭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父母的工作职位和联系方式,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获取孩子们的家庭状况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事先准备一份表格,当家长领着孩子来报道的时候要求家长仔细填写表格;也可以平时和学生多沟通,和他们聊聊自己的家庭,对于留守儿童更要多沟通,通过沟通教师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还可以发现他们对于父母和目前生活状态的看法,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教师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家访,每个学期确定几个同学作为家访对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家庭生活,获取关于留守儿童家庭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教师还要和孩子们的父母多沟通和联系,争取取得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和理解,响应学校的号召,配合学校给孩子们更多关爱,给教育更多支持,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二)全面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

了解了孩子们的具体家庭情况只是第一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制定一套相应的应对措施,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更全面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应该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外地,即使他们再支持学校的工作,给孩子们的关爱也难以做到周全。在孩子父母外出务工期间,教师应当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孩子们的“临时父母”,在生活上,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例如组织全班学生给留守学生过生日,节日给他们送贺卡,生病感冒组织学生给他们补课、献爱心,等等;在学习中,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学习,因为“喜欢”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谁”或是“为了将来”学习,这样只会加重孩子们的心理负担,长久下去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厌恶的;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知识是使人快乐的源泉之一,在知识浇灌下,孩子们的内心会变得积极乐观、感情充沛起来,教师在学习方面需要为留守儿童做出的努力,主要从以上两点进行引申。

(三)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的价值观

对于孩子们的监护人来说,可以“监护”的方面似乎只限于物质方面,例如孩子们的吃穿住行,而对孩子们的道德和伦理教育关注较少,导致少数留守儿童崇尚拜金主义、爱摆阔、从小好逸恶劳等不良思想和习性的产生。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只要孩子们没有犯什么大错,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家长们都不大会过问,来自父母的约束和管制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孩子们的纪律散漫和行为越矩。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监护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不仅关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更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三、结语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新的课题,更是一项现实的任务。农村小学在对待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方面,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有效促进功能,更要联合家长乃至全社会来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文红,李作春. 浅议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有效对策[J]. 甘肃教育督导,2012(11).

[2]戴斌荣.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3).

[3]吴智中. 从心理教育入手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J]. 青海教育,20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小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