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中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效率的探索

2014-01-13李冰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改进实验设计

李冰

【摘 要】改进演示实验,增加部分实验,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实验 设计 改进

一、提高教材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

化学学科的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对于演示实验,必须做好“演”和“示”两个方面工作,“演”要精彩,精彩的表演让人记忆深刻,“示”要让人看得清楚,良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信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要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就得改进部分实验。改进实验的方法有多种,如改进内容、改进方法、改进药品、改进装置和改进步骤等。以下是几个例子:

1.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作如下改进:使用较大容量的集气瓶,原来瓶内水面位置和上部五等份位置都用黑色或蓝色胶布条作标记,烧杯内的水加入几滴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在实验时,即使坐在最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楚水是如何进入集气瓶中,以及最后水面的位置,视觉效果比改进前要好得多。

2. 有关酸和石蕊反应的实验,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在试管中加酸,后再滴加石蕊。由于稀释作用,又没有对比,石蕊变红的现象不明显,也没有说服力。如果稍做改进,效果就大不相同:先在两支大试管中各加5ml石蕊试液(其中一支用作对比),在其中一支滴入几滴酸液,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几秒钟,再轻轻振荡试管,学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上层的石蕊试液先变红色,振荡后下层的石蕊试液瞬间变红色,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看到石蕊试液变红的结果,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到“变”的过程。

3. 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先关好教室的门窗,在讲台侧面喷一些香水或空气清新剂,一分钟左右全班学生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实验具有说服力,而且占用时间短。对于教材中的品红扩散实验,由于学生在烧杯的侧面观察,容易受背景和光线的干扰,且占用时间太长,所以该实验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可留作学生实验。

二、结合教学增加的演示实验

一些教学内容不安排实验,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实验。

如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以往经验,总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为什么会使水进入集气瓶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中医拔罐”实验。

在进行分子和原子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原因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这时增加实验是必要的。如关于粒子间有间隔的内容,可以插入一个实验:选取两个容积相同的大广口瓶,一个装满拇指大小的鹅卵石,另一个装满干燥的细沙,用玻璃片盖好并倒放在第一个广口瓶的瓶口上,让两个瓶口对齐,然后迅速抽走玻璃片,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沙子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个瓶中,当沙子停止流动时,上瓶的沙子仅剩下一半。因此,从这个实验不难得出“1+1<2”的结论。实验不消耗药品,而且直观,效果很好。

三、增加有助于学生体验的演示实验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差距。为了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教学上可以设计对比实验。

例如关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小的问题,学生心中是有疑问的。他们认为玻璃易破碎,硬度应该很小,能切割玻璃并不能说明硬度就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找来一把菜刀、一把玻璃刀、一根木条和一块较大的玻璃,一一展示给学生看。第一步,先用菜刀割木条,证明菜刀比木条硬;第二步,用菜刀割玻璃的正面(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玻璃上没有刻划的痕迹,反过来用玻璃的尖角刻划刀的侧面,刀面上留下清晰的划痕,现在学生不得不相信玻璃比钢铁硬了;第三步,用玻璃刀割玻璃,当学生们听到清脆的切割声时惊叹不已,之后把玻璃展示给他们看,玻璃上有一道清晰的划痕,最后教师用手轻轻一掰,玻璃立刻分为两半,教室里一定响起一片惊叹声。就这样,金刚石硬度大小的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精彩的实验会让教师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上不能“照方抓药”,要大胆改进实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改进实验还是增加实验,都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勇敢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已向学生传递了这种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一卉.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兰觉明.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3]陈祝安. 中学化学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4]彭运锋,梁信尧. 中学化学教学疑难问题研究.endprint

【摘 要】改进演示实验,增加部分实验,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实验 设计 改进

一、提高教材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

化学学科的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对于演示实验,必须做好“演”和“示”两个方面工作,“演”要精彩,精彩的表演让人记忆深刻,“示”要让人看得清楚,良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信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要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就得改进部分实验。改进实验的方法有多种,如改进内容、改进方法、改进药品、改进装置和改进步骤等。以下是几个例子:

1.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作如下改进:使用较大容量的集气瓶,原来瓶内水面位置和上部五等份位置都用黑色或蓝色胶布条作标记,烧杯内的水加入几滴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在实验时,即使坐在最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楚水是如何进入集气瓶中,以及最后水面的位置,视觉效果比改进前要好得多。

2. 有关酸和石蕊反应的实验,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在试管中加酸,后再滴加石蕊。由于稀释作用,又没有对比,石蕊变红的现象不明显,也没有说服力。如果稍做改进,效果就大不相同:先在两支大试管中各加5ml石蕊试液(其中一支用作对比),在其中一支滴入几滴酸液,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几秒钟,再轻轻振荡试管,学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上层的石蕊试液先变红色,振荡后下层的石蕊试液瞬间变红色,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看到石蕊试液变红的结果,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到“变”的过程。

3. 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先关好教室的门窗,在讲台侧面喷一些香水或空气清新剂,一分钟左右全班学生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实验具有说服力,而且占用时间短。对于教材中的品红扩散实验,由于学生在烧杯的侧面观察,容易受背景和光线的干扰,且占用时间太长,所以该实验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可留作学生实验。

二、结合教学增加的演示实验

一些教学内容不安排实验,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实验。

如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以往经验,总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为什么会使水进入集气瓶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中医拔罐”实验。

在进行分子和原子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原因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这时增加实验是必要的。如关于粒子间有间隔的内容,可以插入一个实验:选取两个容积相同的大广口瓶,一个装满拇指大小的鹅卵石,另一个装满干燥的细沙,用玻璃片盖好并倒放在第一个广口瓶的瓶口上,让两个瓶口对齐,然后迅速抽走玻璃片,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沙子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个瓶中,当沙子停止流动时,上瓶的沙子仅剩下一半。因此,从这个实验不难得出“1+1<2”的结论。实验不消耗药品,而且直观,效果很好。

三、增加有助于学生体验的演示实验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差距。为了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教学上可以设计对比实验。

例如关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小的问题,学生心中是有疑问的。他们认为玻璃易破碎,硬度应该很小,能切割玻璃并不能说明硬度就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找来一把菜刀、一把玻璃刀、一根木条和一块较大的玻璃,一一展示给学生看。第一步,先用菜刀割木条,证明菜刀比木条硬;第二步,用菜刀割玻璃的正面(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玻璃上没有刻划的痕迹,反过来用玻璃的尖角刻划刀的侧面,刀面上留下清晰的划痕,现在学生不得不相信玻璃比钢铁硬了;第三步,用玻璃刀割玻璃,当学生们听到清脆的切割声时惊叹不已,之后把玻璃展示给他们看,玻璃上有一道清晰的划痕,最后教师用手轻轻一掰,玻璃立刻分为两半,教室里一定响起一片惊叹声。就这样,金刚石硬度大小的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精彩的实验会让教师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上不能“照方抓药”,要大胆改进实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改进实验还是增加实验,都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勇敢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已向学生传递了这种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一卉.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兰觉明.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3]陈祝安. 中学化学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4]彭运锋,梁信尧. 中学化学教学疑难问题研究.endprint

【摘 要】改进演示实验,增加部分实验,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实验 设计 改进

一、提高教材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

化学学科的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对于演示实验,必须做好“演”和“示”两个方面工作,“演”要精彩,精彩的表演让人记忆深刻,“示”要让人看得清楚,良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信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要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就得改进部分实验。改进实验的方法有多种,如改进内容、改进方法、改进药品、改进装置和改进步骤等。以下是几个例子:

1.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作如下改进:使用较大容量的集气瓶,原来瓶内水面位置和上部五等份位置都用黑色或蓝色胶布条作标记,烧杯内的水加入几滴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在实验时,即使坐在最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楚水是如何进入集气瓶中,以及最后水面的位置,视觉效果比改进前要好得多。

2. 有关酸和石蕊反应的实验,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在试管中加酸,后再滴加石蕊。由于稀释作用,又没有对比,石蕊变红的现象不明显,也没有说服力。如果稍做改进,效果就大不相同:先在两支大试管中各加5ml石蕊试液(其中一支用作对比),在其中一支滴入几滴酸液,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几秒钟,再轻轻振荡试管,学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上层的石蕊试液先变红色,振荡后下层的石蕊试液瞬间变红色,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看到石蕊试液变红的结果,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到“变”的过程。

3. 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先关好教室的门窗,在讲台侧面喷一些香水或空气清新剂,一分钟左右全班学生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实验具有说服力,而且占用时间短。对于教材中的品红扩散实验,由于学生在烧杯的侧面观察,容易受背景和光线的干扰,且占用时间太长,所以该实验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可留作学生实验。

二、结合教学增加的演示实验

一些教学内容不安排实验,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实验。

如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以往经验,总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为什么会使水进入集气瓶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中医拔罐”实验。

在进行分子和原子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原因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这时增加实验是必要的。如关于粒子间有间隔的内容,可以插入一个实验:选取两个容积相同的大广口瓶,一个装满拇指大小的鹅卵石,另一个装满干燥的细沙,用玻璃片盖好并倒放在第一个广口瓶的瓶口上,让两个瓶口对齐,然后迅速抽走玻璃片,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沙子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个瓶中,当沙子停止流动时,上瓶的沙子仅剩下一半。因此,从这个实验不难得出“1+1<2”的结论。实验不消耗药品,而且直观,效果很好。

三、增加有助于学生体验的演示实验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差距。为了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教学上可以设计对比实验。

例如关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小的问题,学生心中是有疑问的。他们认为玻璃易破碎,硬度应该很小,能切割玻璃并不能说明硬度就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找来一把菜刀、一把玻璃刀、一根木条和一块较大的玻璃,一一展示给学生看。第一步,先用菜刀割木条,证明菜刀比木条硬;第二步,用菜刀割玻璃的正面(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玻璃上没有刻划的痕迹,反过来用玻璃的尖角刻划刀的侧面,刀面上留下清晰的划痕,现在学生不得不相信玻璃比钢铁硬了;第三步,用玻璃刀割玻璃,当学生们听到清脆的切割声时惊叹不已,之后把玻璃展示给他们看,玻璃上有一道清晰的划痕,最后教师用手轻轻一掰,玻璃立刻分为两半,教室里一定响起一片惊叹声。就这样,金刚石硬度大小的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精彩的实验会让教师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上不能“照方抓药”,要大胆改进实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改进实验还是增加实验,都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勇敢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已向学生传递了这种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一卉.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兰觉明.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3]陈祝安. 中学化学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4]彭运锋,梁信尧. 中学化学教学疑难问题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实验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