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2014-01-13董其枋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效率初中数学教学

董其枋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分别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高效探究学习;联系实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效率

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取、并应用知识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样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需要方法和技巧。数学课堂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合的,并且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高效探究,并把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吸取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凡是有亮点的要及时给予赞赏,不足的地方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向这一方向努力,同样教师也可以引导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说一说,有哪些好的表现,哪些还需要努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建立一种鼓励机制,在数学课上,根据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用分值进行记录,每周、每月、每期评选各个时间段的数学学习标兵,在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给予推荐,通过精神奖励激励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遵守纪律,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同样,新课标也指出“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老师强塞的学习,而应采取符合学生兴趣的手段,主导获取知识,那么学生才能爱上数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去乐于接受知识、轻松地运用知识,那么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才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为了巩固等边的三角形的性质,老师可以拿了撕掉了一个角等边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边和另外半个边都掉了,能不能将这个三角形还原。这个问题顿时激起学生兴趣,这样正好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去解决。方法一:学生想到可以先用尺子量一量一个整边的长度,然后延长掉边和这个长度一样,最好再把另外一边链接上,这样就可还原了;方法二:还可以用圆规以两个角的顶点为原点,以边为长度划弧,两弧会交与一点,然后把残缺的边连好,这样就还原了等边三角行。(如下图)这样利用巧妙的问题设疑,让学习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高效探究学习

有位名人说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反过来想一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了那就是确定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大胆猜想,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探究中去,进而去验证。在数学书上每一节课都安排的有“思考”和“探究”,老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主动”中创新。采用教学案的数学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找到规律,然后自己去尝试证明验证。如果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做适时点拨,然后学生再一起研究,直到学生自己把问题解决。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学生的探究才能更持久、更有深度,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联系实际生活

学习数学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利用,然后再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学生数得的目的。同时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的到数学的作用,备受启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激情,这样就提升数学的效率。如,用方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某商场用36000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000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A 进价:120(元/件),售价:138(元/件); B 进价:100(元/件),售价:120(元/件);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B两种商品,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两倍,A种商品按原价出售,而B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是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元,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

1. 设:A的件数为x件 ,B的件数为y件。根据条件得:120x+100y=36000(138-120)×x+(120-100)×y=6000两元一次方程求解得:x=200件 y=120件

2. 设:B种商品最低折扣为z。根据后面的条件,x=400件 y=120件,获利不少于8160元,得:400×(138-120)+120×(120-100)×z≥8160计算得:z≥0.4所以B种商品最低为:100+(120-100)×0.4=108(元)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的数学教学当中,进行高效的数学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冯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教育界,2012(14):30.

[2]潘久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J].中学数学,2012(24):23-24.endprint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分别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高效探究学习;联系实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效率

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取、并应用知识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样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需要方法和技巧。数学课堂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合的,并且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高效探究,并把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吸取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凡是有亮点的要及时给予赞赏,不足的地方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向这一方向努力,同样教师也可以引导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说一说,有哪些好的表现,哪些还需要努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建立一种鼓励机制,在数学课上,根据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用分值进行记录,每周、每月、每期评选各个时间段的数学学习标兵,在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给予推荐,通过精神奖励激励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遵守纪律,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同样,新课标也指出“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老师强塞的学习,而应采取符合学生兴趣的手段,主导获取知识,那么学生才能爱上数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去乐于接受知识、轻松地运用知识,那么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才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为了巩固等边的三角形的性质,老师可以拿了撕掉了一个角等边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边和另外半个边都掉了,能不能将这个三角形还原。这个问题顿时激起学生兴趣,这样正好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去解决。方法一:学生想到可以先用尺子量一量一个整边的长度,然后延长掉边和这个长度一样,最好再把另外一边链接上,这样就可还原了;方法二:还可以用圆规以两个角的顶点为原点,以边为长度划弧,两弧会交与一点,然后把残缺的边连好,这样就还原了等边三角行。(如下图)这样利用巧妙的问题设疑,让学习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高效探究学习

有位名人说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反过来想一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了那就是确定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大胆猜想,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探究中去,进而去验证。在数学书上每一节课都安排的有“思考”和“探究”,老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主动”中创新。采用教学案的数学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找到规律,然后自己去尝试证明验证。如果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做适时点拨,然后学生再一起研究,直到学生自己把问题解决。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学生的探究才能更持久、更有深度,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联系实际生活

学习数学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利用,然后再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学生数得的目的。同时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的到数学的作用,备受启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激情,这样就提升数学的效率。如,用方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某商场用36000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000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A 进价:120(元/件),售价:138(元/件); B 进价:100(元/件),售价:120(元/件);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B两种商品,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两倍,A种商品按原价出售,而B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是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元,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

1. 设:A的件数为x件 ,B的件数为y件。根据条件得:120x+100y=36000(138-120)×x+(120-100)×y=6000两元一次方程求解得:x=200件 y=120件

2. 设:B种商品最低折扣为z。根据后面的条件,x=400件 y=120件,获利不少于8160元,得:400×(138-120)+120×(120-100)×z≥8160计算得:z≥0.4所以B种商品最低为:100+(120-100)×0.4=108(元)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的数学教学当中,进行高效的数学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冯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教育界,2012(14):30.

[2]潘久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J].中学数学,2012(24):23-24.endprint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分别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高效探究学习;联系实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效率

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取、并应用知识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样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需要方法和技巧。数学课堂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合的,并且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高效探究,并把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吸取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凡是有亮点的要及时给予赞赏,不足的地方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向这一方向努力,同样教师也可以引导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说一说,有哪些好的表现,哪些还需要努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建立一种鼓励机制,在数学课上,根据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用分值进行记录,每周、每月、每期评选各个时间段的数学学习标兵,在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给予推荐,通过精神奖励激励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遵守纪律,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同样,新课标也指出“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老师强塞的学习,而应采取符合学生兴趣的手段,主导获取知识,那么学生才能爱上数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去乐于接受知识、轻松地运用知识,那么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才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为了巩固等边的三角形的性质,老师可以拿了撕掉了一个角等边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边和另外半个边都掉了,能不能将这个三角形还原。这个问题顿时激起学生兴趣,这样正好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去解决。方法一:学生想到可以先用尺子量一量一个整边的长度,然后延长掉边和这个长度一样,最好再把另外一边链接上,这样就可还原了;方法二:还可以用圆规以两个角的顶点为原点,以边为长度划弧,两弧会交与一点,然后把残缺的边连好,这样就还原了等边三角行。(如下图)这样利用巧妙的问题设疑,让学习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高效探究学习

有位名人说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反过来想一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了那就是确定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大胆猜想,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探究中去,进而去验证。在数学书上每一节课都安排的有“思考”和“探究”,老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主动”中创新。采用教学案的数学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找到规律,然后自己去尝试证明验证。如果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做适时点拨,然后学生再一起研究,直到学生自己把问题解决。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学生的探究才能更持久、更有深度,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联系实际生活

学习数学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利用,然后再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学生数得的目的。同时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的到数学的作用,备受启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激情,这样就提升数学的效率。如,用方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某商场用36000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000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A 进价:120(元/件),售价:138(元/件); B 进价:100(元/件),售价:120(元/件);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B两种商品,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两倍,A种商品按原价出售,而B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是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元,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

1. 设:A的件数为x件 ,B的件数为y件。根据条件得:120x+100y=36000(138-120)×x+(120-100)×y=6000两元一次方程求解得:x=200件 y=120件

2. 设:B种商品最低折扣为z。根据后面的条件,x=400件 y=120件,获利不少于8160元,得:400×(138-120)+120×(120-100)×z≥8160计算得:z≥0.4所以B种商品最低为:100+(120-100)×0.4=108(元)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的数学教学当中,进行高效的数学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冯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教育界,2012(14):30.

[2]潘久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J].中学数学,2012(24):2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率初中数学教学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