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羞怯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2014-01-13杨正华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力

杨正华

【摘 要】孩子在成长阶段出现“羞怯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羞怯感,这种心理现象就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较大的副作用。所以,通过对羞怯学生的观察,掌握其心理动态,使用一定方法“矫正羞怯”必须得到更多教师、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羞怯 学习信心、学习动力、学习意志 保护敏感心灵、构建自我认同、创造和谐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当前学校教育中发现不少孩子表现出怕羞情绪:做什么事情都要由父母或他人陪伴,不愿单独外出,见陌生人就脸红心跳感到焦虑,说话办事都爱在别人后面,甚至有时连当众说话的勇气都没有等等。更有甚者,内心羞怯的孩子不愿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尽可能的不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意出头露面地在大型活动中展示自己……

心理学角度看,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羞怯除了与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由于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头缩脚,语言吞吞吐吐,表现得不自在;幼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曾经的挫折经历都会影响个人的情绪。这些情绪决定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承受心理压力即羞怯程度的大小。

如果长期在羞怯心理引导下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除了会引起交际困难外,还会严重地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对学习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发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羞怯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具有羞怯心理的学生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总是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与评估,对外界过度敏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做事学习时总是畏手畏脚,把心思过多地分散在家长会怎么看,老师会怎么说,同学会怎么想这之类的问题上,不能专心地解决当前所要做的首要任务,自然效率相对较差,收到的指责就多。这样容易使学生更快地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无能,看不到优点,失去学习的信心。

第二,羞怯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过分怕羞会使得学生产生回避情绪,在遇到相对难一点的习题时,他们会采取停滞思维的方式来应对。多数表现为:人云亦云,大家说什么我就跟着说什么;大家怎么做,我也跟着这样做,用一种消极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学习中不能形成自主思维的习惯,激不起智慧的火花,品尝不到收获的快乐。长时间的懈怠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动力缺乏。

第三,羞怯的学生学习意志容易薄弱。有羞怯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难题时,因羞于请教,内心会产生焦虑和孤独感,心情会非常沮丧。然而自己没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逃避、放弃。长期在这种情绪下学习,学生自然无法形成坚毅性格,遇到困难就退缩败下阵来。所以说:因怕羞而怯懦导致意志薄弱。

由于以上几种情绪的影响,羞怯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上显得比其他孩子更吃力一些。由羞怯造成厌学的现象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普遍的。

针对这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实践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关注和解决。

一、正视羞怯问题,保护好羞怯学生的敏感心理

怕羞的学生比较敏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戒备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安全感,希望通过退缩来保护自己。对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引导他们能正确地面对羞怯并认识到羞怯对于成长有较大的危害,从心里产生克服羞怯情绪的愿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直接触碰到学生的短处,采取一些迂回的、折中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

二、树立自信,帮助学生构建起自我认同观念

因为羞怯的本质是一种不自信、缺乏勇气。学生在做某件事之前就已预见自己不行,陷于总和别人比较的思维定势。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特点不同,能力也不同。在某方面不如别人也没有什么,世界上不存在样样都比别人强的人。不要过分注重别人的评价,因为他们的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要把别人评价当成自己行为的准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得到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正视自己,认同自己,从而不断促进其增强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逐步树立起孩子的自信。

三、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温馨、平等的家庭环境

资料显示:儿童羞怯感程度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父母个性不良特征、不重视因性格特征个别施教的教育模式等等家庭因素有高度的关系。所以对于羞怯学生的家长,教师要起一定的引导作用,要让家长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人勇气和自信。在孩子面前不要滥用家长权威,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家里的事尤其与孩子有关的事,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觉得在家庭中他与父母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克服孩子的自卑情绪,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当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就很容易摆脱羞怯。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羞怯情绪的研究对于教学的意义重大,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实现效果。因此,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中的有效调控、课后的情感延续都是充分、有效调动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孩子在成长阶段出现“羞怯感”是很正常的,但是通过对羞怯学生的观察,掌握其心理动态,使用一定方法“矫正羞怯”必须得到更多教师、家长的重视。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创建属于他们的美好精神家园吧!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那些有羞怯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乐自如地生活,轻松自信地学习,享受幸福美好的童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动力
决战高考重在解决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状况调查报告
物理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激发国防生学员学习动力的思考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力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普通二本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