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训练内容选取的建议

2014-01-13崔玉香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语文

崔玉香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习作训练是巩固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和很多同学都对习作课有一种抵触情绪。因此,如何让习作成为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小学生语文能力等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习作

小学语文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儿童学习各学科文化知识、塑造个人内在品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的新、全、实用和陈、偏、虚空直接关系到学生们所获知识的多寡及健康成长。目前,小学生习作时内容空洞、语言不流畅、缺乏真实情感等等现象无处不在,作为一线教师,我提出以下三个方面作为习作训练的内容选取。

一、内容情境性,进入体验感

内容情境性创造要求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观察及实践体验的现实环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习作就是要描述人们的真实生活,体现人们的真情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给小学生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而合适素材的选取可以让孩子在情境中产生表达驱动力与表现他们的情感。快乐轻松的生活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孩子们非常乐于各种玩耍及游戏,如果将各种玩耍及游戏设计成习作中的内容就可以将孩子的游玩与习作有机结合。在习作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喜欢把文章的字、句、段,文章结构与思想等等分开来训练,以完成每一个方面的训练任务为己任,而不考虑学生想象力是否得以真正开发与培养。学者李吉林曾指出:在习作编写时,应该减少固定与条例化的作文题目,而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采用各种形象的语言及诸多文字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想象力的空间。笔者认为教师在为学生选择习作题目时应该灵活多样,加强师生双方的交流,也在适当允许学生自己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造各种场景与氛围,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当中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在习作训练过程中要时时记住突破各种条条与框框,少谈各种习作技巧,让学生自己进行个性表达及写作方式方法的形成,让小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习作与生活,从而提升想象力及习作水平。

二、内容生活性,积累阅读感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学习理念,要将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进行教育。语文习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习作是人们对生活情感的倾诉。在近二十年,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取得了不小地进步,一些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如情境作文训练,童话引路教学实验,言语交际作文训练等等。这些方式方法在习作教学当中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要强调作文的学习与写作要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体现生活的真正需要,反映出作文的现实生活价值,将学生的写作及育人理念相融合,强调作文教学与深挖生活的需要相结合。《语文新课标》中曾提出写作教学应该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产生写作“冲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观察,表达自己的情感。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在阅读中认真积累各种素材。积累材料不应该只是随便用脑子看一下,而应该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将好的素材记录下来,比如可以让小学生将生活分为温馨港湾(家庭生活),快乐校园(校园生活),社会广角(社会生活)等等。生活与习作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只有将两者恰当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活动,主动贴近生活与大自然,如参观各种教育基地,举行各种写作比赛、郊游等等。小学生对新鲜事情都非常感兴趣,而且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让他们从内心深入抒发真实情感,把习作当成交流的对象与朋友。

三、内容跨学科性,诱发创造力

“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处处是作文”,跨学科习作教学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突破语文习作练习与其他学科之间所存在的界线,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氛围内进行习作训练。习作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其他科目的教师也有义务配合进行教学,比如说在美术课上,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给自己的美术作品填写创作说明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思想品德课上应该就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理想等。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各种素材,从而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联系,更好地让小学生到各学科中进行素材的积累,为学习而不断习作。因此,笔者认为习作教学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最好将这种结合进行制度化,创建跨学科习作的良好局面。在跨学科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开展这种习作,从各个方面来使小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爱国、爱自然、爱社会、爱亲人等情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语文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训练平台,让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平时的阅读训练当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更为大胆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想象空间的扩大,将其所想化成文章。促使学生在日常的观察及想象中去阅读与习作。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向社会,向社会要生活经验,比如通过服务社会来收集各种习作原材料,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长大。

【参考文献】

[1]陈敏. 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2011(3).

[2]荆仙玉. 重庆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文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田宝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4]陈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语文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习作展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