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14-01-13何军强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何军强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是形象教育和直感教育,而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象,生动的质感。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情感美、景物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教学充满美,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桔子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背影》也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欣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作家在作品中灌注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是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之美。

课文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有亲情,也有爱国情、思乡情等,对于这些美的情感,教师要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二、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美

语文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和图画,给予学生自然美的教育。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如在《黄河颂》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黄河的图片或影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祖国江山的壮美,从自然美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比如《春》中的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段描写形象地勾画出春天桃、李、杏争芳吐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丽图景,仿佛使人置身于春花烂漫之中。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的美去领悟其中的理性内容。在《爱莲说》中领悟到君子的形象;在《紫藤萝瀑布》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天净沙 秋思》中感受到游子思乡之情……

我们还要通过自然形象让学生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如孙犁写的《芦花荡》,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是如诗如画的。这部作品所反映的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我们却看不到残恒断壁,看不到硝烟烈火。而通过景物描写展现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

三、引导学生体会人格美

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润土的落后愚昧,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贝多芬的执着顽强,鲁滨逊的积极乐观……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的鲜明性格,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让人领悟人格的魅力,使人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教师应紧扣作品的语言,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激发他们的爱憎情感。通过对人物人格的鉴赏,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学会鉴别生活中的美丑,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也要教会学生从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

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

语文教学就是体会、领悟语言美。作品中美的语言能让人精神愉悦。比如同是写“莲”,就有南朝乐府民歌中歌唱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的乡情爱情;周敦颐咏叹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朱自清描绘的似“亭亭的舞女的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优美……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等等;大量美文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五、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语文课文内容可谓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从课文中,我们就能领略到“安塞腰鼓”的豪放;“口技”表演的精湛;印度舞的完美,孔雀舞的唯美……课文将我们带到苏州园林,带到故宫,带到石拱桥,带到岳阳楼。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树立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