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原种催青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4-01-13王顺斌

蚕桑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催青蚕卵蚕种

王顺斌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北碚 400700)

做好原种催青工作的几点体会

王顺斌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北碚 400700)

蚕种生产过程中,催青作为原种出库后的首个工作环节,对今后制种工作成绩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阶段蚕卵接触高温开始向前发育,卵内胚子呼吸旺盛,容易受周围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发育不齐、死卵增多等不良后果。如何把好催青质量关,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际工作有如下体会。

1 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1.1 催青前环境消毒

首先,在消毒前对周围环境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洗,然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喷洒消毒,要求面面俱到、均匀喷洒、不留死角,因漂白粉液在阳光下易挥发分解,所以最好选在阴天或早、晚进行消毒,并保持湿润状态30 min以上,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之后还要对室内进行2~3%福尔马林液消毒和硫磺熏烟,以加强消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喷洒福尔马林液消毒后,必须密封门窗,保持室内温度24℃以上,密闭2 d后敞开,散尽药味。消毒工作一般在正式催青前10~15d就应彻底结束,以保证催青环境安全。

1.2 催青中室内外消毒

催青室内地面及走道每天用1%漂白粉澄清液拖地1次,结合开窗换气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防病工作。进入催青室内必须做到换鞋入室,防止从室外带入病原及有害物质。

1.3 卵面消毒

己4胚子开始可进行卵面消毒工作,用0.3%漂白粉澄清液刷消卵面,目的是清洁卵面,去除表面可能附着的各类病原物。

2 把握好几个关键胚子

2.1 升温催青起点胚子:丙2

这一阶段的胚子是升温的起点胚子,起点胚子的老嫩直接关系到以后各阶段胚子发育是否整齐一致,要掌握在大多数胚子到丙2,少数丙2+胚子,不见丙1为准。生产上一般将出库原种放在10~15℃中间温度中保护1~2 d,抑制发育较快的丙2胚子,加速丙1胚子向前发育,最大限度使其发育一致,然后再入催青室开始升温催青。刚入催青室的原种用温度20℃、相对湿度75~80%保护,结合开窗换气、上下左右换箔等技术处理,使原种感温感光均匀,创造适宜的催青环境条件。催青工作开始后每日定时解剖蚕卵胚子,掌握其发育进度,做到心中有数,随着胚子的不断向前发育,适时调整技术处理。

2.2 高温保护起点胚子:戊3

戊3胚子是蚕种化性转变的开始,过迟转入高温会影响化性的稳定,过早转入则引起蚕种后期发育不齐,生产上一般控制在多数为戊3,少数戊3+,不见戊2时及时进入高温,用温度25℃、相对湿度80~85%保护。为了提高黑种率,进入高温催青后,还需要人为增加感光时间,除白天自然光照12 h外,夜晚增加感光6 h,感光要求明暗一致,光线不可过强过弱。

2.3 黑暗保护起点胚子:己4

为使蚁蚕孵化整齐,提高2日最大孵化率,当催青至每张原种有30%左右点青卵(己4)时,要进行黑暗保护,这样对前阶段发育稍快的胚子有抑制作用,而又加快了发育较慢的胚子向前发育,减小了发育开差,最终促进蚕种孵化齐一。发育到孵化阶段的蚕种对光线极为敏感,黑暗保护要求绝对黑暗,将摊在蚕箔内的原种两张一格插入线架,卵面朝外,用黑布包裹,移入黑暗室,用25~25.5℃,相对湿度80~85%保护,至收蚁当日4~5时扫去苗蚁,开灯感光,达到孵化一致的效果。

3 落实催青技术要点

3.1 分清品种批次,防混杂错乱

原种进入催青室后,应根据不同场别、品种、批次等及时清点张数,分别挂上标签,逐张摊在蚕箔内,或插入线架保护,同一场别或同一批次原种摆在一处催青,便于区分。要注意在进行调种换箔或低温进高温室等操作时,必须有条不紊,仔细核对各批箔数或张数等,防止人为混杂错乱。

3.2 按时观察温湿度,做好记载

我院催青室安装有现代化的温湿度自控设备,配备有加热器、空调、补湿器等工具,只需在电脑上设定目的温湿度即可控制完成,相对于火炉、火缸等升温设备来说要更加方便易操作一些,温湿度也更加平稳可靠。催青值班人员需每隔1 h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做好记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检查处理。用于升温的加热器应注意不要离蚕种太近,也不要用风口直吹蚕种,以免温度过高,引起死卵增加,影响催青安全,应力求各个位置蚕种感温均匀平稳。此外,加湿器必须保证水量充足,定时补水,技术人员根据蚕种发育进度及时调整目的温湿度。

3.3 解剖蚕卵

胚子发育的进度必须要通过解剖蚕卵来观察确认,对于蚕种催青中的各项技术处理都必须根据胚子的发育进程来完成,所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需要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的技术操作,解剖方法通常采用KOH脱壳法。生产上一般掌握在10时前完成胚子解剖,解剖取样要求具有代表性,随机取样,戊2以前每日上午解剖1次,从戊2开始下午增加1次解剖,以便及时了解发育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4 调种与换气

为创造最佳的催青环境,必须按时调箔换种,开放门窗换气。若原种平铺在蚕箔内催青,应定时按上下、左右进行调箔换位,若插于种架内,必须掉头翻身,力求感温均匀。每班要求换气1次,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换气时尽量保持温度平稳,防温度激变,可采取多次短换气的方法。

3.5 补催青

若养蚕地点较远,需要运送催青卵的,要做好补催青工作,白天用24℃保护,到半夜12时加温至25.5℃,相对湿度80~85%,保护至收蚁。运送途中要注意勿接触有毒有害气体,防日晒雨淋,蚕种插线架遮光,并及时送达。

3.6 孵化日期预测

根据胚胎发育进度来说,从丙2起点胚子开始催青至高温临界胚子戊3大约需要4 d,从戊3胚胎开始,到见点需要5 d,见点后第3 d大批收蚁;从卵色变化来说,蚕卵整体转青后1 d见苗蚁,次日大批收蚁。

4 强化催青人员责任意识

责任重于泰山,所有参与催青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既要熟悉掌握各个环节关键技术处理措施,又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在工作中坚持规范操作,认真严谨完成各个阶段工作任务。作为管理者来说,有必要制定适当的奖惩办法,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约束,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展开。

5 小结

家蚕原种催青是一个新的生产周期的开始,在着手催青工作之前,必须制定好科学的出库和催青计划,拟定催青技术标准和要求,并合理组织安排人员分工,催青中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技术处理措施和消毒防病卫生制度,把好催青质量关,催青结束后做好各项收尾工作,为家蚕良种繁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表3 施用不同叶面肥对全年桑叶产量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er on mulberry leaf yield in the year

3 小结与讨论

叶面肥的施用是以水溶性的氮、磷、钾等肥料为主,喷洒液的浓度要适当;喷洒时间应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中午气温高,不利叶片吸收;喷洒部位以枝条中上部桑叶背面最佳,且要均匀,以水滴不落为度;喷洒次数为隔周一次,一般2~3次,用叶前10~15 d停止施用,以保证蚕作安全。也可结合治虫进行该项工作,以节约人工;如何正确使用叶面肥以提高桑叶产质量,本文就此做了些探索,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施用不同叶面肥对桑叶质量有何影响,限试验规模,有待今后进一步的试验和探索。

猜你喜欢

催青蚕卵蚕种
孵化蚕卵
蚕卵的等待!
不同催青条件对两广二号原原种产卵成绩的影响
温度刺激对催青期樗蚕卵中孵化酶基因PccHE表达量的影响
家蚕胚胎滞育的生理生化研究概述
桑蚕种催青中死卵的发生与防治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